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有些人认为古代书法都是实用,古代书法家没有创作意识,书法是"唯手熟尔"之后笔迹的自然流露.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看看这些古代书法大师是如何说的?

先上一个古人有创作意识的实证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米芾

米芾在帖中前后共抄录诗文两次,中间加入一行批注:“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对书法求好、反复创作的态度。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米芾对一首诗写三四次,肯定不是无想法的重复抄录,而是每写一次在笔法、字法、章法上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修改前面的不足,这难道不是创作吗?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孙过庭在中说:"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用心不厌其精,动手不忘其熟。倘若运笔达到精熟程度,规矩便能藏解胸中,自然可以纵横自如,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笔势飘逸神飞了);孙过庭虽然强调写字要精熟,但他更强调精熟后,在写字时要"意先笔后",换句话还是在写字之前有构思,这构思不是创作意识吗?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王羲之在《题夫人后》中写道:"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这难道不是创作构思吗?

即使《题夫人后》是后人伪托王羲之的,但它更能说明古代许多书法家有创作意识.

学书法离不开精熟,但是没有创作创新意识的熟练,往往是越精熟,点画结构越千篇一律,这一点练字的人会深有体会。看看王羲之"点"的变化,你还认为王羲之书法是没有想法的写字吗?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言”字的点长度骇人人,形状是S形。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古代纸张不像现在这么物美价廉,米芾写书信空出一行,难道没有布白上的对比考虑?

古代的书法家到底有没有创作意识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题的匾额"退一步斋",把"一"字写得那么高,我就不信没有章法上的设计?

由于科技所限,古人不像现在没有这么多的娱乐活动,古人在科技方面不及当代,但古人在人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在许多方面当代人是无法企及的,他们把在人文科学方面耗费的心思有些方面远远超过当代人,如唐诗宋词魏晋书法等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