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王义军临帖

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王义军,当代青年书法家代表人物之一。1978年3月出生于安徽郎溪,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现为川音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在读博士,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作品曾在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奖(未分等级),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二等奖,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艺术大展金奖,全国首届行书展二等奖,全国首届草书展一等奖,第二届"林散之奖"书法

大展中获"林散之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等,计全国性重大展览中获奖十余次。

先后两次分获巴蜀文艺奖一等奖、二等奖。2005年1月,接受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名校名师"栏目专访。

于2007年10月、2010年4月先后应邀参加首届和第二届 "中国书坛42人兰亭雅集",并两度被评为"兰亭七子"。

有专题在《中国书法》、《东方艺术·书法》、《书画世界》杂志发表。有多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发表。并多次参加全国性重要书法展览及书法类学术活动。

2007年06月,在由中国艺术品行情指数监测中心与中国收藏第一刊--《收藏》杂志社共同组织并主持,权威艺术市场专家评选的"AMI中艺指数·中国艺术市场书画年度排行榜发布会"上,被评选为"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的十大书法家",名列首位。

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王义军书法

王义军论书: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假使我和齐白石一起作画,彼此都正常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我画了一个美丽的仕女,而齐白石画了一个破落的乞丐。在有一定欣赏能力的人们眼里,优劣当是一目了然,但总有一些人,会更喜欢我的作品。画作表面(题材)的“漂亮”让我占了些便宜,而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尴尬的便宜当真,来证明我的水平呢?

但也有些人对齐白石的欣赏,并不是因为真懂。他们生怕自己不能说出对于“漂亮”的厌恶,而显得趣味太低级,于是便每每对眼中越是丑拙越是粗陋的作品,越是无限称颂。这当然是可悲的,这不仅仅没能使他们获得欣赏的能力,甚至连一点真诚也弄丢了。比如反过来我画一个破落乞丐,齐白石画一个美丽仕女,这些人还是一见乞丐的破落,便大家赞赏,哪怕他们眼里并不真的能够看出些笔墨的意趣。能说什么呢?这无疑是又一次的尴尬。

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我们对于书法的欣赏也有着类似的情况。“二王”和“丑书”或许也都因为这些定向的审美,得到过广泛的赞誉和追从。然而这样的赞誉追从,都不过增其热闹罢了,皆于书法无所相关。于书法的相关,在于书写的深度,不在于作品的面目。当欣赏只结缘于“漂亮”和“丑拙”的外衣时,对于书写是很难有深层触动的。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个人书写的面目,多取决于取法和师承,而性情却有待于书者长期的滋养。滋养过程中的取舍,才见出真正的追求,这些追求既迷人又难为人,往往比表面的风格样式要有意味得多,也让人难于理解得多。

有时候人们对同一件作品的“欣赏”,赞叹之词如出一辙,眼里所看到的却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其间有着很大的层次差别。据说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同时见到维纳斯雕像的时候,希特勒更多地注视着维纳斯的眼睛,而墨索里尼的目光则聚焦在维纳斯的胸部。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雅俗共赏”其实并不存在,雅俗在共赏一物时,总是同床异梦的。我们如果不能从表层面目的美丑脱离开来,就势必与偏见和浅俗同流,很难超越胸部审美的阶段。

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著名书法家王义军的逼真临摹和临创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