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No.71」商業模式建立中的三個智慧

當生活方式決定了商業空間之後,如何建立商業模式以獲得新的商業空間,就是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索這個問題最多的人是公司的老闆。有人戲稱大老闆是玩人的,特大老闆是搞政治的,小老闆才是做生意的。這種割裂式的說法的確是戲言。事實是,真正具有領導力的老闆都同時具有這三方面的能力,而建立創新性的商業模式也離不開這三個緯度的智慧。

「商業模式No.71」商業模式建立中的三個智慧

“玩人”這個詞當然不好聽,但是我們可以把其理解為“用人”。 建立和完善積極向上的組織團隊。公司是人的組織,組織的好壞決定了公司擁有和實施創新性的商業模式的可能性。一家公司自身的開放性、包容性與合作性越好,公司就越是能夠主動地創造出發展的機會,從而導致新的商業空間和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出現。

這其中,老闆在發現商業空間和商業模式建立的作用中相當關鍵。但奇怪的是無論古今有許多老闆並不業務精通。這其中的緣由之一在於他們所站的全局高度,及由此產生的敏銳的判斷力和觀察力。第二就是會識人、會用人。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斷髮現人才,擅長獲取同事們的尊重與信任,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第三,是會做減法。人總有長項,但是有的人可能就是不能與組織文化相融,甚至產生更大的混亂,這個時候只能做減法。古時,孔明揮淚斬馬稷,分清大小,果斷堅決,維護了良好的組織氛圍;而劉備論武藝不如關羽、張飛,論謀略不如孔明,單憑會用人,就得了天下。

“搞政治”,也不好聽。但其內涵可以理解為,在公司外部開拓一個和諧的發展空間;在公司內部建立和保持組織的生態系統。

創造商業空間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對社會而言,意味著公司的價值體現。這需要有對市場和社會的深刻認識和把握,以及基於溝通能力基礎上的資源整合。否則,所謂商業模式只不過是抽屜裡的幾頁打印紙。

對於公司本身而言,為了保障商業模式的建立和落實,需要長期維護團隊良好的組織氛圍,不斷完善組織機制的設計和建設,使得組織儘可能地持續高效。一家公司為了適應新的商業模式,必然會做出調整,甚至是局部的犧牲。面對這一切,並不是所有組織成員都能適應的。此時的老闆,只能學會根據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去抓重點,去變通和取捨。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在聯想購併IBM的PC之後,柳傳志對愛將楊元慶千叮嚀萬囑咐的是要學會“妥協”。

“做生意”,仔細想想也有貶義在內,似乎有蔑視規模小的弦外之音。 從工業產業化的角度看,要講規模,要講資產,否則沒有規模效應,成本就下不來。但是在數字化個性化的時代,公司規模小,並不是什麼缺點。卻往往意味著更好的商業模式,投入少產出卻很高。與工業巨頭相比,Google沒有多少固定資產,卻讓股東們賺了盆滿缽溢。

現代經營思想體現的是“價值經營”,不僅要關注銷售額的增長,更為關鍵的是在細分的“藍海”中獨佔鰲頭,最大限度地以少的固定資產投入,賺取利潤和現金流。然而,也有很多公司貌似在做大買賣,以投資併購為手段開展大舉擴張行動,投資回報率卻難以保障,投入已經是曠日持久卻不見盈利。東拼西湊的所謂資產加在一起可能意味著更好的概念,但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