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调整 对你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个税是与每个人、每个家庭关系最为密切的税种之一,因此个税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6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草案拟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即每年6万元。

那么,此次税改,将会给每月的收入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月薪1万元每月可省240元

“从工资来看,除去五险一金,以前只要还剩下3500元,就得交税,但是以后就不一样了,超过5000元才需要交税呢!”个税起征点上调的消息一出,朋友圈便立马热闹了起来。

于是,按照草案中的最新表述,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以月薪1万元为例,在扣除社保和五险一金(按照1100元计算)后,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每月要缴纳个税525元。如果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在现行税率下,每月缴纳的个税降至285元,也就是每月收入多增加240元。

高敏是省城某国企的一名行政人员,这次调整她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将减少大半。“我基本工资大概是6000元左右,个税起征点提高后,我缴纳的税费几乎可忽略不计。当然,之前缴的也不多,现在大概能省下来一顿饭钱吧。到手的收入增加了,当然是好事。”

“目前我的收入为每月14000元左右,但我个人的消费并不算高,加上房租,大概只占到我收入的五分之一。所以个税少缴三百多块的话,对我的生活是没有影响的,只是存款上的数字涨了一点而已。”张锐是省城通讯行业的一名高级开发工程师,此前对个税并无明确概念,“反正相同收入下,大家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其实我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涨工资。”

税率结构将被优化

不仅仅起征点提高了,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变化——税率结构将优化。

按照草案表述,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那么,什么是“级距”呢?简单理解就是把个人收入划分成若干段的方式。个人的收入到哪一段,就要交哪个档次的税。

以扣除社保、公积金月薪为7000元为例,在减去此次提高到每月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后,月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元。按照原来的个税法,2000元应纳税所得额落在了1500-4500元的级距内,要缴纳10%的个税。

而改革后,按照“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的表述,2000元将要缴纳的个税便调整到3%这一档。也就是说,每月只用缴纳60元个税,这与原来缴纳个税245元相比,减少了185元。

工薪阶层受益较大

实际上,将要到来的个税减负水平还不止于此。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个税改革草案中,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其中,子女教育支出主要体现在学费上面,从小学到大学期间,这方面的费用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将能减轻一部分负担。

继续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之后面向成人的教育活动,放到这里指的是,在职人员如果想提高业务水平而进一步学习付出的费用,比如成人高考、在职研究生,以及律师、会计、银行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等费用。

大病医疗支出,简而言之就是得了规定之内的重大疾病,除去社保基金支付的金额之外,其他需要个人自费的金额,这些钱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

值得一提的是,住房贷款利息,并非住房贷款。如果贷款200万,月供12150元,每个月的贷款利息为5484元,每个月的个税可减少几百元。

此外,草案还拟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

据了解,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这样一来,对综合所得征税后,收入主要来自工资的单项收入者可能受益较大,而收入比较分散且金额较多的人或将提高缴税金额。(山西经济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