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伪勤奋”的3个表现

表现1:右手练习左手答案,边做边看

你有没有注意过孩子是怎么做题的?如果是静坐桌前,冥思苦想,反复演算,十分专注,那一定是进入了深度思考的状态。如果是抓耳挠腮、左顾右盼,边做题边翻看答案,那么学习效果肯定好不了。

因为他们做题不彻底,过于依赖参考答案,严重影响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习就变成低水平地重复,每当要突破的时候,却拿出了参考答案。

说得严重些,这样做的题都是废题,不但对提高能力没有作用,而且如此做题形成的心理依赖对考试危害巨大。考试没有答案可参考,遇到难题心慌意乱,没有思路,解题遇阻。

孩子“伪勤奋”的3个表现

表现2:不切实际,做题没有针对性

请翻翻孩子的练习册和辅导书,里面能反映出孩子很多的学习问题来。

我接触过一个数学成绩久攻难上的男生,他的练习册中选择题、填空题几乎空白,最难的几道题却写得满满当当。用他的话说,做难题才有成就感。可是就算如此,难题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吗?回答是也不算是。

很明显的,这样的心态就是眼高手低,不切实际。选择题、填空题何其重要,占到满分里的八十分,平时的轻视自然导致考场上的失误。

所以,这位同学数学考得惨,是因为客观题得分太低,而大题也少有做对的,成绩惨不忍睹。

表现3:贪多求全,为做题而做题

谁学得多?谁作业完成得快?这些是学生在学习上攀比的表现。多就一定好吗?不见得。有些学生一味地赶进度,刷出了速度和数量,却没有刷出质量。

我们也应观察一下,孩子写作业时,大量的时间是用来盲目抄写答案、机械地为写作业而写,一心追求结果;还是用来归纳总结,重视过程。

为了做题而做题的学生,并没有深入到学习的核心去,是内心浮躁和功利性强的表现,应当修正。

尊重原创,感谢原创,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随时联系做删除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