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越來越難做,獨立站就好做嗎?

亞馬遜越來越難做,獨立站就好做嗎?

傳統的出口電商主要驅動力是什麼呢?是平臺主導的一個曲線。而平臺、獨立站、線下……多渠道佈局,改變著跨境電商的格局。平臺集結了大量商戶,擁有海量的SKU並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而獨立站可以說成了更為小眾的品牌認知。那麼獨立站如何在第三方平臺中搶佔流量,又如何生存呢?

近日,筆者走訪了重慶的一家獨立站(以下以“T站“代指),本身網站成立時間較早,但是前行的路總是艱難的,面對各種問題,騰飛(化名)作為管理者想要重構獨立站,他講述了T站的“變形記”。

獨立站搞砸了 得慢慢來修葺

目前,T站的月交易額在200萬美金左右,並一直在這個數字左右波動,整體處於盈虧平衡的狀態。對於一個有基礎的獨立站而言,做到現在這個體量主要還是源於更多的歷史遺留問題。做獨立站步子不能邁的太快,還是要從基礎著手。

目前,T站就在做一步步的優化,而優化的內容不僅僅是面上的問題,更多的是從底層的系統著手,例如,網站的系統、後端的運營支撐系統、運營的整個流程以及市場投入等方面都要做精細的調整。

騰飛介紹稱,以前T站的市場投入非常高,一個月達3000萬人民幣左右,而騰飛接手以後,一個月的市場費用在100萬人民幣左右。目前非常急於優化市場,以保證T站在非常低的投入下能夠帶來更高的產出。所以現在主要工作內容是在修修補補的基礎上再做改進,爭取在後期改良以後加大市場投入,以得到更好的效益。

獨立站引流要找準自己的優勢

獨立站相對於第三方平臺如Amazon、eBay、速賣通等都屬於競爭關係,如何獲取更多的流量,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從平臺上購物呢?

相較於平臺而言,平臺有流量優勢,但是商戶卻參差不齊,平臺需要在管理N多商戶的情況下,對商戶的服務質量以及產品的質量都會較弱一些,並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而獨立站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單獨推廣品牌和去推廣獨立站的難度是不一樣的,單獨推廣一個品牌的話,難度會高很多。

另外,消費者同時在平臺和獨立站購買產品時,獨立站的價格可能會偏高一些,在這種情況下,獨立站是沒辦法去跟平臺競爭的。但是,獨立站可以規避這一點,去發揮獨立站自身的優勢,比如說品牌以及價格優勢。平臺一般都會收取平臺費、廣告投入費等從而無法保證價格很低,這正好是獨立站的切入點。

再次,獨立站要想在流量池中瓜分更多的流量,要尋找獨立站有競爭力的產品,鎖定用戶群體。中國外貿的成長以及國家的政策都是扶持、鼓勵出口退稅等等,更多的是扶持品牌化,商家本身如此,獨立站也是。

專業的站點做專業的事情

電商的衝擊讓實體經濟遭到重創,跨境電商行業也正在面臨洗牌。第三方平臺加強優化自己的服務,電商巨頭也紛紛佈局新興市場,獨立站可謂夾縫求生。

獨立站應該有自己的態度,專業的站點做專業的事情,發掘自己的優勢,並鎖定以後的發展方向。

第一,產品方面。獨立站應從產品品類去做優化,專注於自己的核心產品。把銷量高的、供應鏈穩定的、可以把控好的產品鎖定下來。

第二,建立品牌形象。其中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網站的購物體驗更好,其二,在客戶群體裡打造品牌認知度。在服務好的基礎上,不斷向消費者灌輸在獨立站可以獲得什麼體驗,品牌是做什麼的,能夠為消費者解決什麼問題等,讓消費者形成這種印象,以形成一定的信任度。

獨立站的供應鏈把控應異於平臺

在T站的整個運營體系中,供應鏈的問題也比較多,雖然有母公司的供應鏈支撐,但是對於獨立站而言,有一些不合適的點。首先平臺的運維可能是做爆款,但是獨立站的銷售比較均衡,並不會有所謂的爆款出現,因此,做平臺的供應鏈,並不適合獨立站的供應鏈。

通常,工廠出貨或者供應商拿貨兩種途徑,前者賣家需要下到工廠去做質控,後者則需要在自己的倉庫做質控。T站目前兩種途徑都有,但是核心產品會直接跟工廠對接,並且給工廠提具體的更改要求。前期會對工廠進行調研,並選擇一些優質工廠,在質控環節會加到合同裡面,授權工廠做質控環節。

在提及以後T站的發展重點時,騰飛表示,T站目前的目標就是保持盈虧平衡,做好基礎的優化,把以前團隊積累下來的問題一點點去修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