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声丨干得好不好 职工有本账

改革之声丨干得好不好 职工有本账

改革之声丨干得好不好 职工有本账

干得好不好 职工有本账

“今年棉花长得好,除了天气好,还得靠连队‘两委’服务到位。”6月28日,笔者见到六师土墩子农场二连职工马军时,他正在连队党支部书记马青的指导下为棉花打顶。

眼下正是农作物田管关键时期,在土墩子农场,到处可见连队“两委”成员与职工一同劳动的场景。6月28日一大早,该场一连党支部书记高红军检查完棉花病虫害防治、打顶等工作后,又急忙赶回连部,召集连队“两委”成员开会,挨家挨户走访扶贫对象。一连职工于文成说:“改革后,连队‘两委’成员的服务意识更强了,他们走家入户到地头,给我们讲政策、送信息,服务十分到位。”

今年以来,该场各连队“两委”通过“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方式,为职工提供水费收缴、贷款协调、保险费缴纳、联系订单等各项服务,解决职工承包土地资金短缺等问题。连队“两委”的管理更加民主、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赢得职工群众一致认可。四连职工李军学说:“我们有困难和事情只要给党支部书记、连长说,他们马上就能帮助我们解决。”

“连队‘两委’不但要做职工增收致富的服务员,还要当好‘引导员’和‘信息员’,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职工抱团闯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高红军说。一连有土地1.24万亩,主要种植棉花、玉米、打瓜、小麦等作物。为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今年,高红军积极与周边企业联系,引导职工签订棉花、制种玉米等作物种植收购合同,走“企业+农户”的经营之路,连队共种植订单棉花6780亩、打瓜1120亩,职工种地风险降低了,收入就有了保障。

今年年初,在农场和连队“两委”的积极引导下,一连职工来文杰与天山棉业公司签订了棉花种植合同,订单农业让他不再发愁销路,不害怕种出来的农作物贱卖,也不怕市场波动影响产品价格。“连队‘两委’成员处处为我们着想,今后增收致富的路越来越宽了。”来文杰说。

6月30日,看到自家地里有几行棉花出现了蕾铃脱落的现象,三连职工陈还正立即通过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上传到了连队微信群里,并描述了状况。几分钟后,连队“农技保姆”判定棉花进入蕾期后,需肥量逐渐增多,需要单独追施棉花专用肥,满足棉株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减少蕾铃脱落。

“以前凭经验种地,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现在有了连队‘农技保姆’,科学种田不用愁。”陈还正笑呵呵地指着手机说。他口中的“农技保姆”是连队的“两委”成员。“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以来,我们把信得过、头脑灵活、带领职工增收致富能力强的人选进了‘两委’,他们把服务职工放在第一位。”

“两委”服务好,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明显增强,该场职工水费及其他费用缴纳速度较往年明显加快,700余名职工一季度社保费缴纳率达99%。(王晓萍)

改革之声丨干得好不好 职工有本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