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塘約今夕變遷 探脫貧攻堅新路

大氣寬敞的村中文化廣場,紅頂黃牆的獨棟民居在塘約村隨處可見。很難想象,2014年以前,塘約村還是一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的貧困村。而僅僅過去4年,全村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達到了112

00元,差不多是過去的三倍。塘約村在脫貧路上的成功探索,被稱為“塘約經驗”。6月26日,市關工委主任李躍南,副主任郭應祥、蔣曉菁、肖林、沈昭碧、解克儉,市委離退局副局長楊志軍,副秘書長姜芬等一行10人組成學習考察組,赴安順市平壩區長樂鎮塘約村,就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助力脫貧攻堅的先進經驗進行學習考察。

看塘約今夕變遷 探脫貧攻堅新路

在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關工委負責同志的帶領下,考察組認真聆聽了塘約村基本情況及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的介紹,同時還參觀了塘約村村容村貌,觀看了有關改革情況的展板、紀錄片,瞭解了全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壯大集體經濟、致力脫貧攻堅、加強村民管理和民主監督、建設美麗鄉村等有關情

況。塘約村地處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西北部,

總面積5.7平方公里,轄10個自然村寨,11個村民組,總人口921戶3393人,耕地面積4881畝,森林覆蓋率54.41%。2013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40元,村級集體經濟不足4萬元,有貧困人口138戶600人,青壯年幾乎全部外出打工,是一個典型的“村窮、民弱、地撂荒”的國家級二類貧困村。2014年,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摧毀了脆弱的農業基礎設施,農田被淹,房屋毀損,很多農戶被這場大水衝得一貧如洗。關鍵時刻,村黨總支在上級黨委政府支持下,一邊組織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一邊思考窮則思變的良方。經全體村

民討論、認可,全村在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土地所有權等“七權”同確的同時,成立了“村社一體”的合作社,組織全體村民把承包地確權流轉到新成立的合作社,走“合股聯營”的路子,帶領村

看塘約今夕變遷 探脫貧攻堅新路

民抱團發展。塘約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0萬元,已經成為小康建設示範村。

學習考察結束,關工委考察組一行進行交流,就如何學習借鑑塘約經驗,進行充分討論,並提出建議

。大家一致認為“塘約經驗”的核心要義和亮點可以概括為“四個子”:一是黨建帶動,有一個好的班子。有一個堅強的、有改革創新精神、有凝聚力、有市場經濟觀念的黨組織是塘約村鉅變的根本保障;二是改革推動,抓住了牛鼻子。村支兩委按照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方向,率先在全省範圍內對全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和農村集體財產權“七權”進行了精準確權。抓好農村各類資源,推行確權、賦權、易權“三權”改革,激活農村沉睡資源,實現了“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是整體聯運,找準了發展的路子。按照“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

思路,成立村集體所有的“金土地”合作社,採取“黨總支+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組織村民用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實現合股聯營、合作生產,形成了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強弱聯合、共同富裕的發展格局。四是制度拉動,用好村民自治的法子。堅持把村規民約作為村民自治的利器,在廣泛徵求意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討論的基礎上,出臺了“紅9條”制度。規定村民“凡不參加公共事業建設者;不交衛生管理費者;亂辦酒席鋪張浪費者;貸款不守信用者;房屋亂建,不按規劃者;配合組委會工作不積極者;不執行村支兩委重大決策者;不孝敬父母,不奉養父母者;不管教未成年子女者”一律列入處罰範圍。“黑名單”制度,凡違反紅九條的村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考察管理,考察期間內,不辦理任何相關手續,不落實國家任何優惠政策,待考察合格才能恢復有關權利。最終達到的效

果是農村資源活了、農民腰包鼓了、村莊環境美了、社會風氣好了,塘約村今天的面貌展現的正是新時代一幅美麗和諧的新農村畫卷。考察組的同志紛紛表示參觀學習考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大家見有所思、學有所成,將來一定會把好的經驗帶到指導貴陽市各級關工委助力全市扶貧攻堅工作的實踐中去,充分發揮老同志的智慧和力量,為大扶貧工作添磚加瓦,發揮作用。

看塘約今夕變遷 探脫貧攻堅新路

大氣寬敞的村中文化廣場,紅頂黃牆的獨棟民居在塘約村隨處可見。很難想象,2014年以前,塘約

村還是一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的貧困村。而僅僅過去4年,全村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達到了11200元,差不多是過去的三倍。塘約村在脫貧路上的成功探索,被稱為“塘約經驗”。6月26日,市關工委主任李躍南,副主任郭應祥、蔣曉菁、肖林、沈昭碧、解克儉,市委離退局副局長楊志軍,副秘書長姜芬等一行10人組成學習考察組,赴安順市平壩區長樂鎮塘約村,就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助力脫貧攻堅的先進經驗進行學習考察。

在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關工委負責同志的帶領下,考察組認真聆聽了塘約村基本情況及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的介紹,同時還參觀了塘約村村容村貌,觀看了有關改革情況的展板、紀錄片,瞭解了全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壯大集體經濟、致力脫貧攻堅、加強村民管理和民主監督、建設美麗鄉村等有關情況。塘約村地處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西北部,總面積5.7平方公里,轄10個自然村寨,11個村民組,總人口921戶3393人,耕地面積4881畝,森林覆蓋率54.41%。2013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40元,村級集體經濟不足4萬元,有貧困人口138戶600人,青壯年幾乎全部外出打工,是一個典型的“村窮、民弱、地撂荒”的國家級二類貧困村。2014年,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摧毀了脆弱的農業基礎設施,農田被淹,房屋毀損,很多農戶被這場大水衝得一貧如洗。關鍵時刻,村黨總支在上級黨委政府支持下,一邊組織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一邊思考窮則思變的良方。經全體村民討論、認可,全村在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土地所有權等“七權”同確的同時,成立了“村社一體”的合作社,組織全體村民把承包地確權流轉到新成立的合作社,走“合股聯營”的路子,帶領村民抱團發展。塘約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0萬元,已經成為小康建設示範村。

學習考察結束,關工委考察組一行進行交流,就如何學習借鑑塘約經驗,進行充分討論,並提出建議。大家一致認為“塘約經驗”的核心要義和亮點可以概括為“四

看塘約今夕變遷 探脫貧攻堅新路

個子”:一是黨建帶動,有一個好的班子。有一個堅強的、有改革創新精神、有凝聚力、有市場經濟觀念的黨組織是塘約村鉅變的根本保障;二是改革推動,抓住了牛鼻子。

村支兩委按照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方向,率先在全省範圍內對全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和農村集體財產權“七權”進行了精準確權。抓好農村各類資源,推行確權、賦權、易權“三權”改革,激活農村沉睡資源,實現了“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是整體聯運,找準了發展的路子。按照“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思路,成立村集體所有的“金土地”合作社,採取“黨總支+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組織村民用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實現合股聯營、合作生產,形成了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強弱聯合、共同富裕的發展格局。四是制度拉動,用好村民自治的法子。堅持把村規民約作為村民自治的利器,在廣泛徵求意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討論的基礎上,出臺了“紅9條”制度。規定村民“凡不參加公共事業建設者;不交衛生管理費者;亂辦酒席鋪張浪費者;貸款不守信用者;房屋亂建,不按規劃者;配合組委會工作不積極者;不執行村支兩委重大決策者;不孝敬父母,不奉養父母者;不管教未成年子女者”一律列入處罰範圍。“黑名單”制度,凡違反紅九條的村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考察管理,考察期間內,不辦理任何相關手續,不落實國家任何優惠政策,待考察合格才能恢復有關權利。最終達到的效果是農村資源活了、農民腰包鼓了、村莊環境美了、社會風氣好了,塘約村今天的面貌展現的正是新時代一幅美麗和諧的新農村畫卷。考察組的同志紛紛表示參觀學習考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大家見有所思、學有所成,將來一定會把好的經驗帶到指導貴陽市各級關工委助力全市扶貧攻堅工作的實踐中去,充分發揮老同志的智慧和力量,為大扶貧工作添磚加瓦,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