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收復百萬疆土卻爲何守不住,左宗棠竟甘願將湘軍成果拱手讓人

眾所周知,收復新疆成就了左宗棠的千古功名,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左大帥連同湘軍在新疆的所有政治成果竟拱手讓給一位甘肅籍悍將,他就是甘軍首領董福祥。

董福祥本是一方豪強,陝甘叛亂之初,他曾奉命組織團練,但苦於官兵壓榨,被迫收集流民叛亂。到左宗棠揮師西進時,董福祥已聚集了數十萬之眾,成為西北最大的漢人義軍。

能收復百萬疆土卻為何守不住,左宗棠竟甘願將湘軍成果拱手讓人

左宗棠在進軍之前就敏銳地意識到,湘軍皆為南人不習北方水土,不善馬隊騎戰,所以他曾說道:

“初意南人用之西北,本非所宜,只可多挑營官哨長之才,入秦後再將陝甘現存各營兵勇分別汰留,而勻撥膽技稍優棄勇充當親兵護哨,編列成營,以倡勇敢之氣”。

然而到了陝甘後,左宗棠卻發現西北原有軍隊腐敗冗雜,不堪任用,這才有了招降義軍的想法。左宗棠認為董福祥部皆為流民僅為“掠食自保”,並無堅定反清意志,於是命劉松山將其招降。

董福祥所部起於草莽之間,多年戰爭磨鍊讓他們的膽氣和謀略遠勝於一般將領,而且長期與回民義軍打交道,對其內部瞭若指掌,因而備受左宗棠的青睞。在湘軍先進兵制的加持下,董部猶如一支強心針注入西北戰局。

能收復百萬疆土卻為何守不住,左宗棠竟甘願將湘軍成果拱手讓人

陝甘平定後,左宗棠又著手準備收復新疆。新疆地域遼闊,為了不打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左宗棠制定了“緩進速戰”的戰略,即戰前做好充分準備,不要忙於進兵,一旦決定出擊就要速戰速決。

為此左宗棠吸收大量陝甘軍士進入湘軍馬隊。董部因此前作戰勇敢,因為被委以先鋒重任,收復了和闐和伊犁以外的新疆所有領土。

新疆收復後,湘軍因成軍日久,將士思歸,而又加之兵源難以為繼,左宗棠上書朝廷“換防之兵可由土著客民挑選。惟暫時客軍不宜逮撤。其久後思歸,缺額則以本地土著客民之壯健者補伍,久之自可化弱為強”。

能收復百萬疆土卻為何守不住,左宗棠竟甘願將湘軍成果拱手讓人

左宗棠認新疆百姓不可入伍,甘肅之勇雖為客民,但兩地風土人情相近,易於紮根。從長遠來看,又能充實邊疆。所以在左宗棠和劉錦棠的大力保舉下,董福祥升任喀什噶爾提督。

甲午戰爭爆發後,朝廷為防備日軍進逼京師,從甘肅抽調馬步八營,交由在京述職的董福祥統領。然而清廷沒想到了的是,此舉導致甘肅兵力空虛,河湟地區又再次爆發了大規模起義。

能收復百萬疆土卻為何守不住,左宗棠竟甘願將湘軍成果拱手讓人

在新疆和陝甘總督的連番催促下,朝廷命董福祥赴甘肅平亂。董福祥繼承了左宗棠“以回制回”的方針,大力扶植回將馬安良,非常順利地平定了叛亂。

這次事變不僅讓董福祥將勢力從新疆深入甘肅,從而繼承了湘軍在西北的所有政治成果,還讓馬安良等回民將領借平亂之機,篡奪了西北的宗教權利,為馬家軍日後的軍閥事業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