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军队要称作“三军”

在戏文里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将军在阵前喝令:“三军将士听令!”另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勇冠三军”、“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语句。


为什么古代军队要称作“三军”

古代从西周起的部队编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一军是一万两千五百人。又天子(即周王朝)置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又次一军。像晋是大国,国君地位也高,就有三军。这三军,分别叫中军、上军、下军,中军元帅就是三军统帅。先秦时期衡量国力,又常说乘(shèng),比如我们常看到齐、楚这些大国被称作“万乘之国”;
为什么古代军队要称作“三军”​《论语·侍坐》中子路就自认能治理一个“千乘之国”。乘在古代就是一辆车。春秋及其之先战争主要是车战,能装备多少辆战车就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当然,简单说好像一乘就是一车驷马,就像现在的好多国家买武器、买飞机军舰就可以。但我国古代注重人力因素,首先兵车上有三个人,一个驾车一个执戈一个射箭,车下还要配备72个士兵(包括负责造炊打水采薪的),就像现代战争中装甲车需要有步兵协同作战。


为什么古代军队要称作“三军”

三军的其他寓意:

在现代社会中,三军是指海陆空三个军种,也代表全国武装部队统称。在战役战术机动作战中,三军是指前锋部队、中军主力、殿后部队。在古代阵地战中,三军是在指中军主力,以及左右两翼的左军、右军。春秋战国时,按兵种分步、骑、车三军种。
为什么古代军队要称作“三军”​春秋战国另一种意思:壮男为一军、妇女为一军、老弱为一军,是为三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