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手工紫砂壺能不能收藏得兩說

紫砂壺的本質是什麼?想必大家都知道紫砂壺的本質就是用來喝茶的,是泡茶的工具。

基於此,在挑選紫砂壺的時候,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講,只要這把紫砂壺符合制壺要求,是自己所喜歡的壺型和泥料就可以了,半手工或者全手工的差別也就並非那麼重要。

半手工紫砂壺能不能收藏得兩說

現今紫砂製作有些雖冠以全手工製作,但實際還是或多或少地藉助現代化手段在製作加工,這也不要去否認,紫砂藝術是一個總的範籌,也沒有必要去過分強調全手工、半手工,即使用模具在製作,模具還是在制壺初級階段應用,大量工程還是靠全手工在做,也應該算全手工,藝術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看作品是否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品,其價值標準(市值)要看作品的藝術含量和市場投放數量的多少而定,物以稀為貴只是最樸素的道理,至於製作的過程可以忽略不計,若要使紫砂藝術進一步發展,就要採用更好、更精、更美的輔助工藝,工具,這也是每位從藝人的額外課題,而不是停留在前輩原始製陶、制壺方法上固步自封,只有想辦法進步,才能超越過去,只有積極調動每個紫砂藝人的聰明才智,才能使紫砂藝術更精、更好、更美。

半手工紫砂壺能不能收藏得兩說

紫砂藝術是個傳統技藝,作為一個制壺藝人,在主張全手工制壺的同時要更多的用腦去做壺,全手工制壺是一個基本功,是必須具備的應有素質,不會全手工制壺的藝人,也不能算真正的制壺藝人,也不會使自己的壺藝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若能定期舉行一些傳承性的全手工技藝表現或比賽活動,應該要提倡,也是很有必要,這樣可以更好的瞭解傳統技藝精華,發展技藝,使古老的技藝傳承下來,發揚光大。總之,紫砂需要傳承也需要創造,在藝術多元化的今天,不需要誇大所謂全手工紫砂器的絕對工藝價值,而影響紫砂藝術的發展方向。紫砂藝術需要全手工維繫,但不是衡量紫砂藝術的唯一標準。讓我們用更多的精力去倡導人文紫砂,藝術紫砂,文化紫砂,共同為紫砂創造美好的明天,為後人留下一點可值得鑑借的東西。

半手工紫砂壺能不能收藏得兩說

茶壺用模具製作受非議,並不是模具本身的問題,這是社會發展需求,是工業文明帶來不可抗拒的壓力和動力,使用工具、模具是手工工藝批量製作中的一種進化現象,為什麼非要將模具排斥在藝術創造之外,為什麼非要用原始的製作手法來評價衡量藝術價值的高低。有些原創藝術品設計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製作的特殊性,藉助一下模具也是必要的方法,有些設計需要改進完善,往往完善的過程,就意味著重複,藉助模具情有可原,手工與模具的問題,終結是質和量的問題,如用模具創作了一件藝術含量很高獨一無二的壺具作品,我想不會比最精緻的全手工仿製品的價值來得低。還有其它借用特種工具製作的藝術作品,如現代的玉雕、木雕都用機械化製作,那麼用這種手法制作的作品算不算藝術品。

可想而知,不算也不行,一切藝術都是智慧的結晶,用智慧創造取勝,紫砂壺也不例外,所謂全手工制壺並不是壺藝的全部,也不是價值的全部,更不是創造與發展的全部。

半手工紫砂壺能不能收藏得兩說

汪寅仙的光貨《曲壺》,圈內眾所周知是藉助半手工成型,可做出了力度美與味道,誇張的詮釋了曲線的張力與優美,且做工非常紮實到位,曲壺成為了汪寅仙的代表作,為眾多壺友所喜歡。由此可見,全手工半手工並不是鑑別好壺的標準,是要多方面相結合而論的。

一把壺的精氣神韻是否充足飽滿,壺型是否做的規整、比例是否和諧、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細緻,才是決定一把壺價值的綜合標準。

看壺,不能以偏概全。一把可收藏的好壺,是由泥料、做工、壺型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