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爲何最後沒拿狀元?

原文標題:《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為何最後沒拿狀元?》

在中國古代,人才選拔一路演變。剛開始是夏周的推舉制,選人才都是先看品德,這個人孝順,那麼就是品格高,適合做管理者。後來到了魏晉時代,就開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把一個人才用一個指標量化,根據考核結果給職務。不過這還是有弊端的,這個制度一度成為豪門望族自身爭官斂財的工具。再到後來,隋朝的開國皇帝就首創科舉制度,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這一制度科學且相對公平。我們現在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都是借鑑了這一合理先進的制度。

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為何最後沒拿狀元?

科舉制度在唐宋年間,尤為被當權者重視,往往都是鄉試-縣試-府試-州試-殿試這麼一個程序,一輪輪的檢驗人才,一輪輪的淘汰書生。寒窗苦讀數十載,就盼科舉有恩科。

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為何最後沒拿狀元?

很多書生讀書一輩子,都不見得能高中一次,所以每年的科舉都有白頭書生參加,大家可以想一想競爭有多激烈。當然啦,考上了就是跨上紅頭大馬,錦衣加身,胸口大紅花,長安街頭逛一下,功名美聞傳回家。

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為何最後沒拿狀元?

曾經白居易高中之後,扶了扶帽簷,手指皇榜笑道“十七人中最少年”。說的是這年的科舉只有單單的一十七人從數千應試者中脫穎而出,可見這個競爭多激烈。要知道如果想進京趕考也是需要“資格證”,要想拿到這資格,首先就必須先通過層層考試選拔;而且在這麼些個人當中,白居易是最年少的,別人努力數十載才可能有的功名,白居易在弱冠之年就能實現夢想,這是何等的自豪和自在啊。

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為何最後沒拿狀元?

說過唐朝的科舉故事,我們再重點來說說今天的主角,北宋年間蘇軾那年科舉,這一榜可真是千年年罕見。為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年參加的考試的都有哪些牛人。應試者有蘇軾、蘇澈兩兄弟、程顥、程頤兩兄弟,還有曾鞏和曾布兩兄弟。這些人都不得了,蘇軾兩兄弟和曾鞏名列唐宋大家之列,曾布後來位居人臣之極做了宰相,程顥和程頤成了宋代的理學大家,奠定了宋代理學的基礎,可以說是宋代理學的開山祖師。

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為何最後沒拿狀元?

你說說這些牛人彙集一堂,又會產生怎樣的龍虎交泰。就算是競爭激烈,蘇軾還是從其中冒尖拿了彩頭。這一年的應試者都是牛人,所以朝廷也安排了一位重量級別的人物在考場坐鎮,這個人就是歐陽修。當時歐陽修文學修養出眾,連曾鞏都是他的學生,由他作為主考官那是最合適不過了的。

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為何最後沒拿狀元?

歐陽修在點評考生的文章的時候,拿到了蘇軾的試卷,對蘇軾的文采讚不絕口。實際上當時閱卷為了公平都是謄寫密封閱卷,一開始並不知道哪篇文章是誰寫的。歐陽修準備把這篇文章列為第一,但當時自己的弟子曾鞏也在其中,歐陽修一直以為這篇文章是曾鞏所作,如果給了第一擔心別人說閒話。所以就把這個成績改成了第二名。於是蘇軾就這樣成為榜眼。

蘇軾那年科舉千年罕見,主考歐陽修判其第一,為何最後沒拿狀元?

大家說說蘇軾是不是也是冤得很,明明是狀元就因為避嫌就恁給錯過了。說明當時這樣的人才選拔制度還是有其侷限性。不過好在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的,三百六十行也不見得就考試這一條出路,那些落榜的考生也不要灰心,只要肯努力,未來一定會等著你。這一年的科舉因牛人眾多,主考官和應試者同列唐宋八大家傳為一段佳話,也被後世推舉為千年第一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