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城關街道位於濰城區東部,東瀕白浪河與奎文區相望,西連西關街道,南接南關街道,北臨北關街道。地勢中高周低,狀似龜背,有“龜城”之稱。面積4.1平方公里,轄16個社區,人口4.75萬。

城關歷史悠久,以位居古濰縣城裡而得名。漢築土城,明改築為石城。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濰州於此,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濰州為濰縣,明清兩朝濰縣治所設在城關境內。民國時期屬濰縣一區,1948年為濰坊特別市縣城市區,1949年為濰坊市縣城區,1950年與東關、南關合併為城區,1951年為第一區,1956年稱城關街道,1958年改稱城關公社,1980年復為城關街道,1984年隸濰城區。今為城關街道。

城關舊時既為官宦豪紳聚居地,古濰縣縣衙設於此,“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曾在此任濰縣縣令。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笏園,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印樓、郭味蕖故居“疏園”和城隍廟等。城關工藝美術製品歷史久遠,有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品,傳統的風箏、刺繡、核雕、仿古青銅器等藝術品馳名中外。

鄭板橋知濰縣。鄭板橋(1693~1765),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性情曠達,不拘小節,為著名“揚州八怪”之一。清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清乾隆七年(1742年)春知範縣。乾隆十一年(1746年)調任濰縣(今濰坊市濰城區)知縣。知濰縣7年,最大政績為賑災。時濰縣發生百年不遇大旱,大批災民流離失所。他採取果斷措施:先行開倉賑濟,令百姓具券借糧;對積粟之家,不分紳商,盡行封存,責其平糶;以工代賑,修築城牆,疏浚城河。鄭板橋同情民間疾苦,關心百姓,拯民於水火,觸犯了豪紳巨賈利益,被誣告擅自開倉賑濟且貪汙公款,乾隆十八年(1753年)春被罷官。他在知濰縣期間,案無留牘,邑無怨民,離任時除書籍外,“一肩行李,兩袖清風”。百姓為他建祠祭祀。

鄭板橋知濰縣期間,注意培養和發現人才。一次夜訪,聞民戶讀書聲達於戶外,知是貧寒學子韓夢周在夜讀。鄭板橋便用自己的薪俸資助他。後韓考中進士,任來安知縣,成為理學名儒。另一學子韓鎬,時縣考居榜首,亦得鄭板橋多方資助,並書贈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含義幽深,被作為創作精髓傳誦至今。

鄭板橋詩、書、畫皆有成就,號稱“三絕”。其畫秀麗蒼勁,隨意揮灑,筆趣橫生,尤善蘭、竹、石;詩文講究真情,傲放慷慨;書法則揉楷、行、草、隸而為一,圓潤古秀,自號“六分半書”。著有《板橋文集》《板橋家書》等。國畫大師徐悲鴻讚許“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與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且寓仁慈於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

十笏園坐落在城關境內胡家牌坊街。原址是明嘉靖年間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順治年間彰德知府陳兆鸞、道光年間直隸布政使郭熊飛曾在此居住。後被清末濰縣首富丁善寶以重金購得,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改建為私人花園。“笏”為古時大臣上朝時所執的狹長形手板,多為竹、玉或象牙材質。丁氏在《十笏園記》解釋:“名曰十笏園,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十笏園平面呈長方形,由中、西、東3條古建築軸線組成。中軸線建築及其院落為園之主體部分,東西部是住宅部分。十笏園面積雖僅2000平方米,但在有限的空間裡,能呈現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勝。園中假山池塘、曲橋迴廊、亭榭書房等建築共34處,房間67間,佈局嚴謹,疏密有致,勻稱緊湊,小巧玲瓏,既有北國粗獷、對稱、宏偉的建築特色,又有江南細膩、通幽、多變的園林風貌。十笏園主體建築是院中北樓,名“硯香樓”,系明代所建,其結構為二層,兩開間五檁,硬山頂;樓前有月臺,圓窗方臺,古色古香;樓上門窗外有前廊,設欄杆護之。硯香樓是原園主人藏書和讀書之所,其名取自唐詩人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的意境,謂書房溫暖如春,研出的墨汁發出松麝香味。站在樓上望去,十笏園全貌盡收眼底:“崖壁假山,飛瀑流泉,藕塘蓬蒲,蓮葉田田”。園內還有十笏草堂、四照亭、穩如舟亭、落霞亭、漪嵐亭、小滄浪亭、春雨樓、靜如山房、秋聲館、頌芬書屋、碧雲齋等眾多建築景物,並設有鄭板橋專題陳列室。

十笏園是我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奇葩,被專家譽為“魯東明珠”。著名園林專家陳從周在《說園》一書中評價十笏園:“北國小園,能饒山水之勝者,以此為最。”園內有清代“揚州八怪”之鄭板橋和金農,金石學家陳介祺、書法家桂馥、清末狀元曹鴻勳等名人書畫題刻多處。1925年,康有為曾暢遊並寄寓於此園,賦詩給予高度讚美。1988年,十笏園被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印樓位於濰城區增福堂街東首道北陳介祺故居內,為典型的清代建築。清代金石學家陳介祺居濰城時舊宅規模佔地約1萬平方米,現僅存東樓及南北兩座大廳。東樓即聞名海內外的萬印樓,是陳介祺收藏文物和研讀著錄之用房,以藏有古璽印過萬方而被陳介祺命名為“萬印樓”,又因藏有商、周古鐘11件,故取其整數名之為“十鐘山房”。萬印樓為兩層,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磚木結構,上下各5楹,坐東朝西,底層明間闢門,上層洞開圓窗。萬印樓內儲藏過商周青銅器248件,秦漢銅器98件,石刻119件,銅鏡200件,古磚326件,瓦當923件,封泥548方,陶器63件,陶文5000片,古璽印達萬方,還藏有秦漢權、碑碣、造像、古籍、書畫等文物逾萬件。陳介祺曾在萬印樓自書楹聯一幅:“陶文齊魯四千種,印篆周秦一萬方”。1992年,萬印樓被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此設立陳介祺故居陳列館。

陳介祺陳列館大門位於羅家巷(今芙蓉街)北首路西。藝術大師劉海粟題寫了“萬印樓”匾額,書法家啟功題寫了“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館名,書法家沈鵬題詞“源溯先秦,功垂後世”。現陳列館收藏有陳介祺生前所用印章、毛筆及玉印摺扇扇面、對聯等16件,其父陳官俊用漆硯、印章及手書摺頁9件,《十鐘山房印舉》散頁26頁及《十鐘山房印舉》《封泥考略》等著述古今版本近100冊,青銅器、古陶文、石刻等古今拓片24件,古鏡6件,《陳氏祠堂碑記》石碑1塊,全套陳氏祖譜,複製毛公鼎、天亡簋、井人鍾等古青銅器15件,複製陶文、瓦當、漢磚等12件。南北兩廳,各為3楹,前廳用以翰墨會友,後廳為陳氏宗祠。陳介祺故居陳列館建成後,北廳命名為“十鐘山房”,廳內陳列仿古編鐘11件。

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濰縣(今濰城區)人,著名金石學家。他自幼隨父在京城生活,19歲即“詩文名都下”。其父陳官俊曾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陳介祺為道光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方略館分校等職,咸豐四年(1854年)借母喪辭官歸裡。在他後半生30年中,專心致力於金石文物的收藏、考釋、研究與傳播,與江蘇學者潘祖蔭被並譽為“南潘北陳”。其著作50餘種,所收藏的西周時期的毛公鼎為稀世珍寶,是我國傳世銘文最多(497字)的青銅器,1948年運到臺灣,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郭味蕖故居“疏園”位於濰城區東風西街繁華地段,1992年4月,濰城區政府在此按舊日風貌建成郭味蕖故居陳列館。陳列館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南北兩處院落、瓦房17間。北院正中立有郭味蕖半身銅像,正房懸掛齊白石篆書“知魚堂”匾額,西側有郭味蕖親手所蓋“愛竹茅堂”畫室,院內臘梅、丁香為其親手所植。南院西側有荷塘,池邊紫荊、迎春、百合等繁花似錦。南屋5間常年展出郭味蕖數十幅代表作,東屋陳列著國內外書畫名家饋贈的幾十幅書畫精品。郭味藻故居“疏園”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位於境內城隍廟街北側。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祝茂、縣丞張傑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678年)知縣鄭板橋又倡捐大修,並於廟前添建戲樓一座。廟設正殿、寢宮、兩穿(側)廊、兩廡、過廳等。正殿內有城隍爺泥塑及木雕像,懸鄭板橋書“惟德是輔”大匾。正殿後是寢宮,內塑城隍奶奶臥像。正殿前為過廳和甬道,另有東西兩穿廊及兩廡,兩廡內有傳說中的十殿閻羅王等塑像。院內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菸行經記》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廟》碑,碑文皆為鄭板橋書。城隍廟門前,東西各有中軍亭(樓),亭外跨街有兩座木牌坊(又稱牌樓),上嵌橫匾,東題“福綏黎庶”,西書“保障金湯”。廟前越街建一廣場,可容數百人,廣場南端戲樓隔廣場與城隍廟大門南北對峙,戲樓面北朝廟,正中懸掛鄭板橋所書“神之聽之”匾額。1949年前城隍廟兩廡泥塑被毀掉,繼戲樓又毀。後廟內神像全毀,正殿及殿後寢宮尚存。1982年曾對破舊磚牆加以修葺。1980年,城隍廟被確定為濰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他地區城隍均為孤身,而這裡的城隍卻有妻室,曰“臥奶奶”。傳說清朝末年,有一次城隍出巡(民間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舉辦的大型活動),人們用轎子抬著木雕城隍周遊至濰城西南關時,一少女見轎中城隍向她微笑致意,遂大恐臥病,不久身亡。時有人認為這少女是去陰間做了城隍夫人。因此,便在城隍廟內增塑了城隍夫人像,臥於炕上。

關侯廟位於境內胡家牌坊街中段北側的關帝廟巷北首,十笏園外西北角。建於宋代,祀三國蜀將關羽。元天曆二年(1329年)重修,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重修。廟基拔地5米,廟堂建於青石砌成的高臺之上,高臺面積148平方米。堂前兩側方形柱上刻有“扶正統而彰信義功業同天地不朽”“完大節以篤忠貞令名與日月常昭”之楹聯。廟堂為磚木結構,琉璃瓦屋脊上有蛟龍浮雕,四周飛簷鴟角,雕花斗拱。大殿內原有高大的關羽、周倉、關平塑像,關羽為坐像,周倉手持大刀立於其右側,關平手執大印立於左側。民國時期塑像被毀。大殿前院左右兩側原有東西廂房各3間,院中有古槐一株,院南側設影壁,另有山門3間,上有門樓。院東南角有一鐘樓,內有一口大鐵鐘,鐘樓北有古建1間,內設供進香用的大香爐一個。廟前巷口有元代敕建石坊一座,後毀。關侯廟今尚存。

孔相祠位於濰城區胡家牌坊街中段北側關帝廟巷北首,關侯廟西北側。亦稱孔北海祠,祀東漢末年北海相孔融。孔融,字文舉,東漢末年魯國(今山東曲阜)人,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三字經》中“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他在北海郡任郡守六載,政績卓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濰州太守韓浩、通判慕容公在濰州公署後北城牆上(今向陽路中段古城牆開口處)建孔北海祠,並立《孔相祠堂之記》碑,同時建“論古堂”,將鄭玄、韓熙載等30名賢達畫像繪於堂中,合祀堂中。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孔相祠堂之記》碑、論古堂碑移於關侯廟西北側(即現址)。孔相祠為古建3間,祠內塑像早已毀掉,殿中有民國二年(1913年)濰縣畫家丁東齋所繪孔融白描石刻像嵌於北壁。孔相祠今已重新翻建。

石佛寺原位於境內向陽路東,勝利西街以北,位置在舊濰縣城內(今濰城)南寺前街北端,故俗稱“南寺”。石佛寺是史料記載中濰城區最早的寺廟,建於宋鹹平二年(999年)。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石佛寺內曾設置朝廷管理佛教事務的衙署“僧會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成為僧眾聚居講經的寺院,在山東境內頗具知名度。明代永樂九年(1411年)、成化二年(1466年)、萬曆十九年(1591年)先後重修和增修。清順治年間,濰縣知縣羅承胤親筆書寫了“石佛寺”三字,刻嵌於寺門正中上方,字體端莊,渾厚遒勁。乾隆年間濰縣知縣鄭板橋對“石佛寺”三字極為推崇。

石佛寺坐北朝南,規模宏偉,殿宇壯觀,寺內古木參天。寺門位於前殿之左側,為硃紅色,門前建有石階多級,門兩側築有花牆。前殿三間天王殿,出簷,設斗拱,結構奇妙,造型典雅。正殿為大雄寶殿,高聳巍峨,氣勢磅礴。殿內正中供奉坐式石佛,金身逾丈,莊嚴肅穆。東西配殿分祀十八羅漢彩塑,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內西牆上嵌有北宋崔白畫、蘇軾題的布袋和尚像刻石。民國以後,石佛寺香火漸稀,年久失修,1964年被拆除,致石佛露天。濰坊市博物館修建了石佛亭加以保護。“文革”期間,石佛被砸,身首分離,不知去向。1978年夏,在石佛寺舊址上挖掘防空道時,發現了被埋藏於地下多年的清代大鐵佛,遂移置到濰坊市博物館內。大鐵佛為石佛寺遺存的唯一實物,高3米,寬2米,約重5噸。造像盤腿趺坐,面部豐腴端莊,鼻端隆起,寬額豐腮,雙目微合,呈慈祥微笑狀,美髮高髻,穿博帶式大衣,造型優美,是我國罕見的巨型鐵佛造像。

北宋文學家蘇軾,與石佛寺情緣深厚。宋熙寧九年(1076年)十二月,蘇軾自密州知州改任河中知府(今山西省永濟縣),赴任途中,避雪石佛寺。宋熙寧十年(1077年)正月初一,在青州館驛,寫了《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一詩留念。元豐元年(1078年),蘇軾在徐州太守任上,曾在《送孫勉》一詩中傾訴了對濰州的思念。元佑三年(1088年),蘇軾把畫家崔白贈給他的布袋和尚畫像,附上親筆題跋,送給濰州石佛寺住持。

郭味蕖(1908~1971),名忻,濰坊市濰城區人,著名國畫藝術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畢生從事中國畫的創作與研究,對金石、考古、文學、書法亦有研究,著作50餘部。部分美術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郭味蕖曾為毛澤東休息室創作多幅繪畫,作品曾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外賓。在花鳥畫的藝術創作方面,主張花鳥與山水相結合、白描和點染相結合、工筆和寫意相結合、重彩和潑墨相結合。其《被澤之陂》《大好春光》《驚雷》《銀漢欲曙》等作品,立意清新,構圖新穎,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表現了新時代花鳥畫風格。

中國風箏發祥地。濰坊民間扎放風箏習俗始於宋代,普及於明代。明末清初,濰縣的“麻姑獻壽”“五福臨門”等風箏精品曾進入宮廷。有清一代,每年清明節前後,風和日麗,濰縣百姓,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踏青登場,競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藍天。清代濰縣縣令鄭板橋有詩曰:“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反映了當時濰縣一帶清明節放風箏、打鞦韆的歡樂情景。此俗久盛不衰,沿習至今。1984年4月,舉辦了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1988年4月,第五屆國際風箏會主席團將濰坊定為“世界風箏都”。

舊時濰縣風箏有城鄉之分,濰城風箏有城派風箏之稱。城派風箏有歷代城區畫家的參與,以國畫技法繪製圖案,形成了精巧細緻、形象活脫、造型優美、畫工精細、重於寫實的特點。因此,城派風箏既是放飛的娛樂品,又是供人欣賞的裝飾藝術品,還是饋贈友人的禮品。城派風箏與寒亭楊家埠鄉間風箏,像一對姊妹花,構成了濰坊風箏的兩個流派。

城派風箏按其扎制結構可分為串式、筒式、硬翅式、軟翅式、板子式五大類。城派風箏藝人把精巧的竹篾扎制藝術同傳統畫技熔於一爐,吸收了木版年畫的特點,博採京津畫技之長,線條優美,色彩鮮明,善以誇張手法突出主題,風格獨特,栩栩如生。城派風箏仿形有各式人物、飛禽走獸、魚蟲花卉、日月星辰、宮燈、鳥籠、文玩器物、戲劇臉譜、喜壽文字、幾何圖形等,範圍極廣。尤以龍頭蜈蚣、蒼鷹、仙鶴童子、雷震子為代表作品。其中大型串式“龍頭蜈蚣”,長百餘米,由龍頭、軀幹、龍尾三部分組成,放飛時先將尾閭和軀幹漸次放起,靠幾十節“腰子”所產生的提升力將首部拉往高空,在空中蠕動騰飛,扶搖藍天,狀似噴雲吐霧,氣勢千里,蔚為壯觀。通過舉辦濰坊國際風箏會,城派風箏文化氛圍更加濃厚,題材更加廣泛,且品種繁多。風箏小的可放在掌上,大的有幾百米長,造形、色彩也各不相同,從簡單的白紙糊身、紅紙糊頭、不畫一筆、不染一色的“蜈蚣”風箏,到色彩繽紛、繪金描銀的“九頭神龍”風箏;從構思奇妙的“二龍戲珠”風箏到三條巨龍在空中呈“y”字形飛行的“哪吒鬧海”風箏。“梁山一百單八將”風箏,把梁山的108位好漢做得儀態紛呈,栩栩如生,放上天去排成一隊,各持兵刃,隨風飄動,隱約似有戰鼓催陣,“千變萬化,奇巧百出”。“運動”風箏,由玻璃鋼及機織面料製作而成,能在空中做各種特技動作,並伴有翁鳴聲。今城派風箏產業在繼承發揚傳統基礎上,引進國外理念,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品種多樣,款式新穎,年產各種高、中、低檔風箏達千萬只,吸引了國內國際眾多客商。

濰城刺繡始於清代,原是濰縣城鄉廣泛的家庭副業,素有“九千繡花女”之譽。時濰縣婦女吸收南繡的技藝,形成了圖案簡練生動,色彩鮮明熱烈、繡工精緻細膩的刺繡特色。清光緒至民國前期是濰縣刺繡的興盛時期。時濰縣經營繡貨的作坊、店鋪達30餘家,繡製品由簡單的枕套、門簾、桌圍,到華麗的裙衣、禮服、霞披、戲衣、轎衣等。1956年,濰坊刺繡廠(廠址在城關)建立後,成為濰繡生產基地。將傳統刺繡技藝與現代抽紗針法相結合,繡制了一些具有民族風格的拖鞋、靠墊、睡衣、檯布等產品。並與青州花邊相結合,研製了彩繡高檔大套及機套、枕套等出口品。繡製品“窄帶百帶麗”,玲瓏剔透,美觀大方,暢銷日本、意大利和香港等地。刺繡藝人還研製了花鳥、山水、走獸、魚蟲等濰繡欣賞品。為人民大會堂繡制的“盤金仿古銅器掛屏”四幅,莊重典雅,富麗堂皇,為濰繡藝術精品。手繡“武梁祠漢畫”,古色古韻;“老虎”“百花齊放”“蓬萊日出”“大明湖”等形象逼真;“松鶴獻瑞”“南湖”“延安”“早春”等意境幽深。不少濰繡佳作,在全國和省工藝美術展覽會及旅遊品展覽會上獲獎,受到各界人士的讚譽。濰坊刺繡已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工藝濰坊核雕。清朝晚期,濰縣人都渭南師從諸城著名核雕藝人張大眼學習核雕,後以嫻熟技藝聞名鄉里。都渭南把絕技傳給兒子都蘭桂。都蘭桂授徒考功卿,考功卿又把技藝傳給王續德。濰坊核雕工藝代代傳承,又有創新發展。1950年後,都蘭桂創作的“水漫金山”“赤壁泛舟”等作品,曾遠銷捷克、印度、英、美等國家。1955年周恩來總理出國訪問,曾帶去都蘭桂與其徒弟考功卿創作的“八駿圖”等7件作品送給外國朋友。1957年,都蘭桂被國務院授予“全國老藝人”稱號。考功卿繼承發展了濰坊核雕藝術,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作品有“採蓮船”“西廂記”“牛郎織女”“常娥奔月”“嘉興南湖紀念船”等。1956年,考功卿為毛澤東誕辰創作了“松鶴延年”等4件核雕禮品。1963年,考功卿與徒弟王緒德雕刻的4只核舟“百萬雄師過大江”,在1964年4月山東省工藝美術展覽會上參展,受到各界人士高度讚譽,考功卿被評為“山東省老藝人”稱號。考功卿與王緒德師徒所作的“赤壁夜遊”,較明代王叔遠的“核舟”又有發展。核舟人物由原作5人增加到7人,還增加了酒桌、酒壺等器物。其師徒二人的核雕作品已被世界各國友人收藏。

如今王緒德在桃核雕刻藝術上又進一步創新發展。如作品“八仙壇”“鹿鶴同春罐”“松鶴延年壺”等,是把桃核先刻成各種器皿型,再在其上雕刻圖案。作品“吹簫引鳳”“十八羅漢鬥悟空”等,則是將圖案雕刻在各種造型的核桃鼻菸壺上。用桃核刻成的戒指,有各種花紋、十二生肖和福祿壽喜圖案等。還有用核雕鑲嵌的屏風和堆雕而成的“百花齊放”。濰坊核雕藝人以核桃為原料,吸收繪畫和雕塑藝術的精華,巧妙地運用桃核的自然形狀和麻紋,雕成各種生動的景物形象,精緻典雅,玲瓏剔透,馳名中外,為國之瑰寶。濰坊核雕被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濰城仿古青銅器工藝。早在清代中葉,著名金石學家陳介祺與城南大胥家農民胥倫,採用撥蠟翻砂法,仿製古代青銅器製品,屬特種工藝的藝術欣賞品。濰城仿古青銅工藝主要仿製商、周時期的出土青銅器珍品,能保持原物的風貌神采,鏽跡斑斑,維妙維肖,足以亂真。仿古銅產品主要有各種爵、鼎、卣、爐、佛像、禽獸、人物等。老濰縣仿古銅的極盛時期在民國前期,作坊店鋪有20餘家。1950年後,建立了專門車間,產品主要有“馬踏飛燕”“長信宮燈”和“毛公鼎”等。1979年試製成功浮雕古銅器與紅木漆器相結合的屏風、掛屏。四扇博古畫屏在1979年山東省工藝美術展覽會上獲設計創新一等獎。1990年後,以濰城區金石藝術研究所為依託,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研究開發了40多個仿古銅工藝品種,如“新世紀寶鼎”“書院標”和一些實用器皿,打破了單純仿古模式。1999年,濰城區金石藝術研究所製作的大型銅製工藝品“齊魯風情迎荷瓶”被山東省政府作為唯一禮品贈送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為古代藝術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代表作。濰城仿古銅製品集歷史、文化、藝術、工藝價值於一身,遠銷美、德、日和東南亞諸國。小巧精緻的觀音菩薩、笑面臥佛像、馬踏飛燕、古錢幣等仿古銅製品作為旅遊紀念品,深受國內外旅遊者的喜愛。

朝天鍋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民間早市。一說是城內店家為起早進城趕集的人煮菜熱飯;一說是時任濰縣縣令鄭板橋命人為之。因大鍋無蓋,露天支放,俗稱“朝天鍋”。鍋內煮的有豬下貨、肉丸子、豆腐乾、驢肉等。湯沸肉爛,顧客圍鍋而坐,由掌勺師傅舀上熱湯,加點香菜和醬油等,並備有薄面餅,隨意自用。並根據顧客要求,把腸、肚等切碎,放在餅上,捏上細鹽,捲成火筒狀,送到顧客手中。因其經濟實惠,肉湯隨喝隨舀,深受群眾歡迎。後經營朝天鍋的業戶,為避免顧客遭受日曬雨淋,便把朝天鍋從集市搬入店內。1980年代,朝天鍋開始登上大雅之堂,在市內一些招待所、賓館、酒店設立。1997年,濰坊朝天鍋於分別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

雞鴨和樂是濰坊傳統名吃,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原為農家日常食品,是用蕎麥麵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麵條。老濰縣人對此作了改進,用小麥面代替蕎麥麵,並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滷子,用其諧音取名“雞鴨和樂”。今為喜聞樂見的麵食。其製作方法為:把麵粉、澱粉和成的面用和樂床子壓入雞、鴨共煮的湯內,熟後撈出,再配入原湯、雞鴨肉、旱肉、甜蒜、鹹香椿、鹹韭菜、辣椒油等即可。特點是:柔韌有勁,肉香湯醇,別有風味。1997年,雞鴨和樂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評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鄭板橋墨竹圖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鄭板橋書法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十笏園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萬印樓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郭味蕖故居“疏園”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毛公鼎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蒼鷹風箏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龍頭蜈蚣風箏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民間藝人在刺繡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馬踏飛燕”

「鄉村記憶」濰坊市>濰城區 城關街道

“齊魯風情迎荷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