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以靜,繩以法——談談古代的造謠傳謠和懲戒方式

“周禮八刑,造言居一”。“造言”即造謠。造謠早在周代就被列入八種重罰之一。謠言包括造謠和傳謠,造謠稱為“謠”,傳謠稱為“諑”,合在一起叫“謠諑”。

最初,“謠言”並非目前的意思。歷史文獻關於“謠言”二字的最早記載見於《後漢書•杜詩傳》,其中有一句是“詩守南楚,民作謠言。”此處的“謠言”便是歌謠、頌讚的意思。 在信息不甚發達的古代,簡潔、易於傳播的謠言,甚至還承擔著大眾傳媒的作用,統治者可以從民間謠言瞭解人民對政事的訴求。《列子》中有記載,堯就曾微服大道,知謠聽政。然而,謠言常常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謠言”真實性也越來越低,最終成為打擊他人的攻擊武器。

“亂世多謠”,政權更迭和國內動盪,都伴隨著謠言為開路先鋒,“謠言”從最初樸素的預言吉凶,到後來有針對性的政治利用,謠言的屬性和傳播方式愈加複雜,變得多樣性。

古代農民起義大多都是利用“謠言”先製造輿論。

鎮以靜,繩以法——談談古代的造謠傳謠和懲戒方式

《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勝用硃砂在白綢布上寫下“陳勝王”,然後塞進魚肚裡,並有意讓士兵買去宰殺。未出意料,看到從魚腹中剖出的“丹書”,士兵都感到十分驚奇。陳勝又安排吳廣半夜跑到附近的荒廟裡,點燃篝火裝作鬼火,模仿狐狸聲音,大聲叫喊“大楚興,陳勝王”。這些信息第二天就廣為流傳,大家對於陳勝稱王深信不疑,民心逐漸轉向陳勝。

鎮以靜,繩以法——談談古代的造謠傳謠和懲戒方式

在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前夕,起義策劃者散佈和流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唐末曹州王仙芝起義前,市井中流傳“金色蝦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元末韓山童紅巾軍起義前則是“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借讖語這種形式,試圖告知天下他當皇帝是天意。當時社會上出現一則謠言,“白楊樹頭金雞鳴,只有阿舅無外甥。”據《隋書•五行志上》記載,當時楊堅故作不解,讓同僚給他分析,同僚稱,白楊是指楊堅,金雞代表皇冠,“白楊樹頭金雞鳴”連起來理解就是,皇冠將戴在楊堅的頭上;下面一句“只有阿舅無外甥”,是說周家天下的氣數盡矣。這則謠言是楊堅散佈的,為避嫌才將童謠出現時間提前到了北周初。公元581年,楊堅終於廢黜他的外孫周靜帝,自立為帝,改國號“隋”。值得一提的是,楊堅從“謠言”裡獲得了很大成功,得到了天下。在他當了皇帝以後,擔心他人再利用“謠言”來推翻隋朝政權,便開始禁謠了。

960年,趙匡胤讓部下在東京城內散佈了一則“謠言”,“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等到大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的親信又在將士中散佈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於是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裝作不情願,“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

鎮以靜,繩以法——談談古代的造謠傳謠和懲戒方式

朱元璋利用“謠言”有兩例。《元史•五行志二》記載,在他的起義規模越來越大、勝利在望之時,河北一帶突然出現了一則童謠,“塔兒黑,北人做主南人客;塔兒紅,朱衣人做主人翁”。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大都北京街頭流傳童謠,“陣黃風一陣沙,千里萬里無人家;回頭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馬。”這裡的“三眼和尚”,暗指曾當過和尚的朱元璋。蒙古人自稱“馬上民族”,“瞎馬”代指腐朽的元朝廷。

民間人士也同樣可以通過造謠獲取利益。比如,一些學子出於考取功名、擴大影響等目的,於是有意利用造謠形式進行炒作。

例一:“眾人知不知,今年狀元是彭時。”

明代彭時的《彭文憲公筆記》記載,正統年間,彭時參加會試,就在考試結束後、公佈名次之前,傳出了一則民謠:“眾人知不知,今年狀元是彭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發榜後,彭時真是第一名,成了狀元。對此,連彭時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當時主考官常與考生進行權力交換,接受學生的賄賂,一些成績不太好的考生,最後也能取得很好的名次。為了掩飾這裡面的內幕,他們便會以讖語、童謠等形式,散佈謠言,擴大該考生的影響。

例二:“三人兩小,太陽離島。”

萬曆年間有一則事關科舉成績的童謠傳出,而且最後童謠竟驗了。據《池北偶談》所記,徐海曙(字日升)參加在山東舉行的鄉試,不久濟南便傳出一則童謠,只有短短八個字:“三人兩小,太陽離島。”發榜後,時人才知道,這童謠說的是新晉解元徐海曙。徐海曙字日升,童謠就是將他的姓名拆開來形成的。“三人兩小”是“徐”字;“太陽離”是“日升”。這則謠言極有可能是徐海曙與主考官幕後交易,為掩蓋真相精心炮製出來的。

例三:“不要輕,不要輕,今年解元翟永齡。”

清代褚人獲《堅瓠集》裡記述了一名叫翟永齡的考生故事。當時翟海槎欲赴南京趕考。但由於沒有盤纏,他買棗數十斛出售,籌集費用。如何將棗兒賣了,又能擴大自己的影響?他便想到造謠。翟海槎每次經過街市,便會喊來成群的孩子,給他們每個人分一捧棗兒。但是有條件的,要在沿街唱喊童謠:“不要輕,不要輕,今年解元翟永齡。”當時聽到這童謠的勢利者,還真相信了,急著往翟的居所來拜訪未來的解元。為了拉近關係,紛紛買翟的棗兒,翟靠賣棗兒大賺了一把。

還有一些人通過造謠傳謠混淆視聽,製造混亂,趁機從中漁利。

西漢建始三年(前30年),長安城的百姓中哄傳著一個謠言:大水即將淹沒京城。雖然還沒有看到水,但長安城的百姓紛紛逃跑,引起了嚴重的踩踏事件,很多的人被踩死,長安城大亂。後來經過核查,這起引起長安城極大恐慌的事件是一個謠言。

唐代開成年間,京城傳說將遭受大軍攻擊,百姓紛紛逃亡,官員也混亂起來,開始跟隨百姓一起逃亡。當朝宰相鄭覃甚至也想逃跑,可是大臣李石的阻止了鄭覃,他說:“事情到底如何,我們還不清楚,所以現在要穩住自己,等待秩序恢復,如果宰相也跟隨百姓一起逃跑,那麼亂局將一發不可收拾”。鄭覃聽從了這個建議。而就在一片混亂的時候,京城的無賴準備大肆搶劫一番,因為鄭覃鎮定,才避免了一場大亂。

宋太宗時代,益州流傳一則謠言:有一個白頭髮的老頭午後吃人的兒女。百姓人人自危,到了晚上路上不見一個行人。這個謠言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知州張詠派人抓出了造謠之人,將他繩之以法,才平息了這場混亂。

歷來當權者造謠傳謠者施以嚴刑峻法,因為廣泛傳播的謠言對日常秩序、民眾情緒、國家安定和社會信任體系都有很嚴重的危害。秦滅六國後,朝廷明文立法防控謠言。《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曾下令: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謠言誹謗者族誅。

謠言雖為無中生有,卻極易混淆視聽,顛倒黑白,引起混亂。古往今來,謠言難以杜絕,一直在興風作浪,“防謠就是防災,防謠就是防禍”絕非小題大做。

“謠言止於智者”,無論什麼形式的謠言,都經不住仔細推敲,理智地加以分析,謠言自然被識破。“鎮以靜,繩以法”,鎮以靜就是處變不驚,不被謠言蠱惑;繩以法就是對造謠者繩之以法,嚴禁造謠傳謠。這六個字,自古至今都是破解謠言的“真經”。

鎮以靜,繩以法——談談古代的造謠傳謠和懲戒方式

鎮以靜,繩以法——談談古代的造謠傳謠和懲戒方式

【部分材料來自圖書和網絡】

【如感興趣,請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