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变成“金条”,年入千万,贾亚芳的凉皮生意经

凉皮变成“金条”, 贾亚芳的凉皮生意经

1998年,贾亚芳下岗了。告别了每月400元工资,上下班就是聊天、喝茶的生活,39岁的她反而一身轻松。因为在下岗前,贾亚芳就想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凉皮店。

凉皮变成“金条”,年入千万,贾亚芳的凉皮生意经

下岗的第二天,贾亚芳就马不停蹄的骑着自行车到处找门面房,在一个卖凉皮的地摊前,和摊主聊天的得知一碗凉皮赚4毛钱,贾亚芳打起了凉皮的小算盘:卖凉皮投入又小,一张长条桌、一个玻璃罩、几个竹筛子、几个盛装油盐酱醋的盆盆罐罐、几十个碗和一辆三轮车就足够了。一天卖50碗就能赚20元钱,一个月赚600元。盘算好的一切的贾亚芳没和丈夫商量,就自己跑到旧货市场掏508元配齐了卖凉皮的全套家当。

就这样,贾亚芳的凉皮小摊就开始营业了。出人意料的是,她的小摊第一天就卖了69元钱。刨除40块钱凉皮的成本、5元钱的绿豆芽、2元钱的摊位费和油盐酱醋,贾亚芳净赚20元钱。做生意的就得多盘算。于是她不顾家人的竭力反对,开了一个凉皮店,然而开店不到两个月亏损了3790元被迫关门。

凉皮变成“金条”,年入千万,贾亚芳的凉皮生意经

首次创业失败的贾亚芳开始了反思,在西安市转了一圈贾亚芳发现每一家的凉皮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色。贾亚芳在对陕西秦镇凉皮和汉中凉皮的深入调查之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两派凉皮的优点综合在一起。从此,贾亚芳起早贪黑,亲自洗米、泡米、打浆、蒸制,每一个细节认真地做记录,采用不同的方式蒸制出的 “实验凉皮”香不可耐,贾亚芳决定再次租房进店经营。这次开店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品牌。“捷尔泰凉皮店”, 贾亚芳认为捷就是快捷,泰就是安泰、健康。捷尔泰就是让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吃上最健康好吃的凉皮。第一个月下来,小小一碗凉皮,贾亚芳赚了1万多元钱,第二个月的纯收入将近2万元。第三个月时,出现了顾客排队等凉皮的现象,贾亚芳动员丈夫王云飞辞职,夫妻同心一起经营凉皮店。半年之内,贾亚芳就赚了将近10万元。

凉皮变成“金条”,年入千万,贾亚芳的凉皮生意经

1999年,贾亚芳的“捷尔泰凉皮”店在西安声名鹊起,贾亚芳当机立断的去注册了商标。一年后,“捷尔泰凉皮”和“捷尔泰肉夹馍”被评为中华名小吃。现今,贾亚芳在全国20多个省180家“捷尔泰凉皮连锁店”。

2005年,贾亚芳被评为“2004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作为下岗女工的贾亚芳从来没有气馁,她用她的生活智慧把凉皮变成“金条”,现年收入已近千万。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