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贫困家庭需要9代人才能达到平均收入水平

【南美侨报网编译王晗7月5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出生在巴西贫困家庭的孩子很难有机会摆脱贫困。在巴西10%最贫困的人口中,平均需要9代人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收入水平。

巴西网站“Gazeta do Povo”7月5日报道,在经合组织分析的30个国家中,巴西和南非的表现一样,都排在倒数第二位,仅好于哥伦比亚。哥伦比亚的贫困人口平均需要11代人才可能达到平均收入水平;在智利和阿根,平均需要6代人才能摆脱贫困;而30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代人。

调查还显示,出生在贫穷家庭的巴西子女很有可能继续和父母处于相同的社会阶层。在巴西20%最贫困家庭出生的子女中,有35%仍然会继续处于20%最贫困的阶层,只有7%会跻身收入更高的阶层。而富有家庭的情况则相反,在父母收入较高的子女中,有43%的收入会比其父母更高,只有7%会降到比父母收入低的阶层。

这说明巴西的社会流动性非常差,也就是说穷人很难有机会增加自己的收入,而富人则有很大几率保住自己的财富。经合组织表示,收入不平等的增加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尤其是在新兴国家当中。

“社会流动性差意味着损失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这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也致使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社会凝聚力变差。此外,中产阶层也有很大风险会滑入到低收入阶层。”经合组织称。

经合组织表示,尽管过去20年巴西经济的飞速增长让数百万巴西人得到了更好的就业机会、生活条件改善,但社会不平等性仍然是长期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质量。收入低的家庭总体上接受的教育质量较差,这影响了他们的自身发展,因此也只能找收入更低的工作。

为了减少不平等性、增加社会流动性,经合组织提出了三点解决措施。第一是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把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转移一部分至小学及中学教育,并集中资源投入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第二是增加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是通过税制改革来优化资源分配,保护最脆弱的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