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幅照片若干年后看,还会让我们心生感动和温暖


有些照片看过即忘,不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有些照片看后永远刻在我们心里,无论多少年后看,都能让我们感到温暖。这里的8幅照片就是属于后者。图1:安徽省亳州市区里仁街儿媳,为公公婆婆端屎倒尿,擦拭身体,洗澡、剪指甲,几乎寸步不离。公公摔跤骨折卧床不起,婆婆患病瘫痪。图为主敬在家里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洗脚。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岚山区中楼镇,提起敬老院院长陈荣祥,老人们都竖起大拇指。到敬老院工作20多年,她把孤寡老人当亲人,让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里,处处充满温暖和爱。回家后,她又要照顾瘫痪的公公。图为陈荣祥给公公庄子茂穿衣服,准备搀扶到院子里晒太阳。

河北临西县大张庄村,81岁老人解玉梅和儿媳在一起。12年来,老人靠捡拾废品、用自己省吃俭用节省的钱以及儿女们给的零花钱,养活着瘫痪在床的儿媳。年过八旬的农民解玉梅,十二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儿媳,无怨无悔,感人至深。现在,在解玉梅的照料下,儿媳的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而且身体保养得较好。


江苏南通,10年前俞锦江的岳父去世,他和妻子将岳母接到家中奉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5年前妻子得病离世。也许是无法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89岁岳母先后两次中风,又不慎摔倒,以至于瘫痪在床。 从此,俞锦江独自承担起照顾岳母的重任:买菜做饭、清洗衣被、端屎端尿。

张宜民是淮北市段园镇牛眠村农民,儿子张龙18年前因患脑炎成了植物人,当时张龙只有8岁。18年来,张宜民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希望孩子的病情能有所好转。家庭的不幸也导致妻子与张宜民分道扬镳。张宜民承包了地方煤矿的矸石山,尽管很忙很累,张宜民还是会挤出时间回家照看儿子,唯恐出现什么意外。

郑清文的父亲在煤矿打工因煤矿塌方被砸,导致下半身瘫痪,在医院住了2个月,赔了8万元,再也站不起来的父亲回到了家。父亲被抬回家后,郑清文去煤矿打工,挖了整整10年煤。有人问郑文清:“父亲在煤矿出事后,怎么还敢去煤矿?” 郑清文说:“不去不行,要生活。”回家后就照顾瘫痪父亲。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陵阳镇小官河口村,70岁的村民吴文信把刚煮好的一碗面条凉透后,一小口一小口嚼碎,慢慢用筷子送到瘫痪在床的母亲嘴里。 吴文信98岁的母亲张芳荣10多年前患脑出血卧病在床,每天的吃喝拉撒都由吴文信伺候。因为母亲牙口不好,每顿饭都是吴文信嚼食喂。吴文信十多年如一日用咀嚼方式反哺赡养母亲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宽阔的梁鸣路边,两个身影紧紧叠在一起,一起迈步,一起前行。这是43岁的陆勤霞和她83岁的父亲陆在发。陆勤霞从父亲的背后,紧紧的抱着父亲的胸口。将父亲的脚,垫在自己的脚背上,父亲所有的重量,全部压在她弱小的身上。父亲瘫痪,只为了让父亲早日康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