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闫肖锋:《创造101》该不该火起来?

郎咸平&闫肖锋:《创造101》该不该火起来?


年轻人总有接过重担的一天,到那个时候,他们会懂得如何欣赏真正的艺术品,懂得如何从自身汲取力量。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最近许多网友都被《创造101》的小姐姐刷屏,这款女团选秀节目俨然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综艺,吸引了多个年龄段人们的关注。就像《创造101》选手刘思纤所说,大家都向往18岁的青春朝气,《创造101》里的小姐姐们,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郎咸平&闫肖锋:《创造101》该不该火起来?

但如果把她们看成一个产业,现实就要残酷许多了。这些造星运动就好像一个漏斗,筛选偶像要基于非常大的样本。韩国人口大约是5100万,但在韩国,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人曾有过做练习生的经历。成为练习生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艰苦的军事化训练和管理,能够走到最后的人少之又少。

郎咸平&闫肖锋:《创造101》该不该火起来?

他们需要控制饮食的摄入量,忍受不断重复的练习,每个动作都在摄像头的监控之下,不允许恋爱,不允许休假,不允许带手机,甚至不允许生病。周周要考核,月月要淘汰,长年累月看不到尽头。演艺公司就像一个大熔炉,所有人都在这里锻炼。

目前国内正式出道的女团数量已经超过了200多个,潜在练习生就有15000多名。然而除了SNH48这样极少数的团体之外,大部分女团都处在不红不火甚至在娱乐圈“查无此团”的状态。

从事艺术事业也可以像军人执行命令一样吗?在很多人看来,艺术的追求需要热情奔放、灵感和自由的想象力,而练习生制度则要求表演者接受各种规范和约束,进行标准化的训练和创作,如果把演艺公司比作一个机器,练习生就是流水线作业产出的一个又一个文化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与现代化工业生产是背道而驰的。

练习生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本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可以说练习生的每一步都是用金钱堆积起来的,资本决定了谁能成功,资本决定了大众关注谁。

过去《超级女声》火爆的时候,当时的选手很少有人经历过标准化的培训,很多选手身上还具有素人的个性。这种个性或许对艺术有利,但对资本不利,也许因为风格、潜力或者某些不可知的因素,艺人会很快被大众抛弃,这样资本参与其中的风险就比较高,所以从产业的角度,它需要设置一个标准化的可控制的流程,使得这个回报尽量能够可预期。娱乐行业的标准化痕迹如此明显,不免让人担忧。

中国的娱乐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我们一直在摸索一种属于自己的模式。作为一个娱乐产品,《创造101》确实有值得深思的地方,但如果回到社会心理的层面,我们也能看到这类选秀节目的不少亮点,取决于不同代际的人如何去考察它。

闫肖锋老师就说:“中国最大的歧视是年龄歧视。”什么叫做“年龄歧视”,就是年轻人认为年长的人out,一代一代,总是有更年轻的人来,去diss上辈人,说你out了,不断地去颠覆旧的思维模式。

《创造101》的力量在于颠覆,那些让人们觉得看烦了的东西,大家都会用脚投票。所以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厌了大长腿、锥子脸、A4腰之后,我们发现一个又黑又胖的王菊突然掀起了一波高潮,《新周刊》副主编唐元鹏老师都表示,自己没看《创造101》,但是关注到了“菊外人”这个媒体事件。

即使是持批判观点的郎咸平教授也承认:“虽然很反感韩国的练习生模式,可是我们真正研究中国90后、95后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好像并没有走向工业化的态势,我甚至都有点怀疑,这些年轻人有没有可能推翻资本的控制。虽然我想可能很难。”

郎咸平&闫肖锋:《创造101》该不该火起来?

自嘲是“油腻中年”的肖锋老师总结说:“千万不要用老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一定要俯下身来,跟年轻人去谈问题,千万不能‘我们那会儿怎么怎么样’,他听了就觉得讨厌,根本就没有对话的可能。”

事实上,我们仍然能从这些节目中看到人生积极的一面。正如《创造101》的总制片人邱越所说:“为什么节目的名字叫做‘101’,就是要比100分再多1分的努力,这也是整个节目需要传递出的点。”就像最近几年,粉丝们保卫偶像的标准语体叫做:“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换句话说就是“越努力,越幸运”。

一直专注个人提升的肖锋老师,结合了最近发售的新书《阶层跃迁》(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获取肖锋老师新作),对偶像经济学作出了解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迭代你的任务链的过程,没有一个第一步的任务,就不可能有下一个任务。而偶像就提供了这样一个人格的力量,靠的是成长的痛苦磨炼出来的魅力。”

而让刘思纤印象最深的是“爱”。“虽然各行业都有各行业的不容易,但这条路上的人,往往会承受更多。如果你能够爱这份事业,爱你身边的人,你就会看透、包容,这条路才能走得顺畅。”

郎咸平&闫肖锋:《创造101》该不该火起来?

颠覆、努力、爱。如果这些观念真的能通过节目,传递给每个年轻人,那么偶像经济学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是这个商业社会衍生出来的独特物种,它既裹挟这个商业社会的冷酷,也有作为年轻人的爱、热烈与激情。但无论是作为产业冰冷的一面,还是作为文化火热的一面,人们对此都不必焦虑。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社会里,年轻人总有接过重担的一天,到那个时候,他们会懂得如何欣赏真正的艺术,懂得如何从自身汲取力量。

郎咸平&闫肖锋:《创造101》该不该火起来?郎咸平&闫肖锋:《创造101》该不该火起来?

精彩回顾

联系我们

财经郎眼Daily

ID:cjlydaily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