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少年的聲音

教育的目的在於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 哈欽斯

最近,國內一檔綜藝節目很火,少年們走上屋頂“喊話”家長、老師、同學。

形式上“借鑑”了日本的“屋頂告白大會”,內容卻大相徑庭。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原版圍繞著青春期少年的懵懂之愛,主打“告白”、“愛之初體驗”,而國內則更像“屋頂吐槽大會”,或者換個更嚴肅的詞——“屋頂控訴大會”

從一年級至高三的00後們,“控訴”的對象有家人、老師、同學,訴求各不相同,折射出的教育議題卻不分年齡。

01

“你為什麼要來擾亂我的生活?”

一個六年級女孩走上來,“控訴”媽媽一心照顧二胎的妹妹,完全忽略了她。

一次放學,媽媽遲遲不來接,直到六點半老師給媽媽打了電話,電話那頭的媽媽卻說:“我忘記了,我以為你回家了。”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小時候自己受了傷,爸爸也會很著急擔心,現在似乎也感受不到那種關懷了。

小女孩的情緒從平穩開始失控,眼淚已經滾出來了,她幾乎是哀求:“能不能就分給我一點點時間。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媽媽的回答則是全中國父母都會說的那句,“妹妹還小,需要更多的關心。”

女孩的語氣很著急,哀求的成分更多了。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妹妹的到來,瓜分走了大半應得的父愛、母愛,而手忙腳亂的父母顯然顧此失彼,對敏感的姐姐疏於照顧。

二胎的出生,會引發一孩的焦慮,這樣的問題並不少見。

另一位即將迎來家中二胎的姐姐,對著媽媽腹中還沒出生的“二寶”喊話。

(完整視頻請戳)

她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也並非空穴來風。

以前想讓山區的外公外婆來家裡陪住,卻遭到了拒絕。而“二寶”還未出生,二老就來家裡陪護,甚至不惜賣掉了做生意用的寶貝冰箱。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但她話鋒一轉,可以為了“二寶”做一個理想中的姐姐,日後為“二寶”保駕護航。

由此可見,孩子們並非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有對新生命的期望,隨之而來的也有深深的惶恐,忙於二孩的家長很可能會疏忽這點。

身為弱勢的一孩,只有站到高高的屋頂上,才能勇敢地朝底下父母喊話。

願意參與到這樣一場活動中來的父母,顯然又是少數,那麼實則有更多少年只在內心進行這場無聲的抗爭。

把漫長的青春期,都浸泡在無休無止對愛的渴望中。

電影《奇蹟男孩》中,弟弟奧吉天生面部缺陷,佔據了父母的大部分關注,媽媽是漫畫家,筆下的人物也都是圍繞奧吉來創作。

就連她的好朋友也說,他們一家人都是圍著弟弟奧吉轉的。

姐姐雖然愛弟弟,但也苦惱於媽媽時常對她無意識地置若罔聞。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最終爸爸媽媽和弟弟,還是如期出現在了臺下,給女兒的話劇首秀捧場,母女二人也隨之化解心結。

家人是生來就有的,也是我們默認的親密關係,正因如此,才會忽略了親情也需要維護,而所有關係的良性發展,都離不開溝通。

02

“你暑假旅遊不想去了,

是不是?”

但也並不是溝通都能解決問題,溝通是雙方平等地交換意見,顯然節目裡大部分父母並不懂得何為平等。

一個女孩子“控訴”爸爸在家抽菸,她和媽媽被迫吸入二手菸,這麼合理的要求,而爸爸第一反應令人大跌眼鏡。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在家抽菸,對我跟媽媽的身體很不健康。你可以在陽臺上抽菸,或者抽電子煙,我都沒關係。”

父親卻要把話題引開:“你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有一點我最不能忍受,你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趴在沙發上看電視。”

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最後兩人交換了彼此的條件,才算達成了“共贏”。

小女孩說得條條是道,對爸爸的回答更是見招拆招,這樣的溝通想必在家已經屢見不鮮了。

明明顯而易見利弊的事,還要在屋頂上,在鏡頭下,在一群人的矚目之中,甚至是視頻那頭億萬觀眾的圍觀之下,施與各方壓力才能得以解決。

這就是大部分中國家庭的現狀,父母的行為沒有對錯之分,哪怕有也不能直言,否則換來的多半是權力的壓制。

正如另一個小女孩吐槽,她的捲髮被同學喊泡麵頭,爆炸頭。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這不是你自己選的髮型嗎?”

“你只是喜歡照片上那個女孩是這樣的髮型。”

最後爸爸拿出殺手鐧。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小女孩迅速搖搖擺擺地溜了下臺。

當我們打算和父母談論一件事情時,他們總會強行跟我們說到另外一件事。

比如很多人都會遇到一種情況,上學時,跟媽媽說學習好累,往往收到的回覆是“做什麼不累,我還得養你累不累。”甚至上升到人生高度,“你這孩子年紀輕輕,吃點苦就受不了了。”

此話一出,勢必拉開了雙方的距離,其實孩子這時候,只是想要一句肯定,和一些鼓勵,並不是真的想就此罷手了。

如果父母能夠解讀出孩子釋放的求救信號,站在平等的立場上換位思考,那麼青春期的叛逆問題少說也會減少大半。

03

“你成績這麼差,

她怎麼會跟你做朋友?”

多年前引出的“中國式虎媽”,與“挫折教育”理念相似,節目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個例子也恰恰是最真實的縮影。

一個初一的女孩“控訴”媽媽,總是將她與自己的學霸女閨蜜作比較。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母親甚至貶低女兒。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這樣有幾分人格侮辱的話,很難相信是至親的人說出來的。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而這位母親依舊沒有理解女兒的重點,還在一板一眼地空談教育。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這樣的母親,這樣的教育,如果一方出現極端化行為,不就是女博士跳樓的悲劇嗎?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抑或是年初熱議的北大學生髮長文控訴父母。

這三個例子共通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嚴苛,孩子長期活在父母挑剔的眼光之中,很少收到

正面積極的反饋,久而久之,父母成為了一種揹負的壓力。

父母視角卻理所當然認為“孩子太小,一誇就飄了”,“越挫越勇”才是正確方向,由此不斷試探孩子的心理底線,最終培養出了高學歷人才,卻缺乏成熟的人格。

一旦遭遇挫折,再受到父母雪上加霜的指責,崩潰一觸即發。

圍觀者往往傾向於指責孩子玻璃心,心理承受能力弱,有了高學歷也沒發展出完善的人格,缺乏健全穩定的自我認知。

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正確的指引,沒有人告訴他犯錯是可以接受的

當他看到面前是無窮盡的進步,每走錯一步,還會迎來劈頭蓋臉的謾罵,心中的絕望可想而知。

04

“女孩子生活平平淡淡,才幸福”

一位高三的女生,夢想是要當一名建築師,而媽媽覺得“女孩子就應該找一份平平淡淡的工作,這樣的生活才幸福。”

可這位女孩一開始就強調,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是不同的

“你們都說我不撞南牆不回頭,可不撞南牆,就不知道南牆和自己哪個厲害,不知道南牆另一邊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被迫選了一份不喜歡的專業,後來走了一段彎路才回到自己的選擇中,我由衷地佩服這個高三的女孩子。

少年們的訴求多種多樣,縱然不乏搞怪,但也邏輯清晰。

這個做義工的15歲女孩,講述了曾被40多歲的大叔喊“阿姨”的經歷。惹來一片鬨笑,當她解釋大叔是位殘障人士,智力只相當於4、5歲的孩子時,人群陷入了沉默。

最後女孩以這個經歷,來呼籲大家一起參與公益。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有個男生說自己的照片總是被同學做成表情包,流傳在班群裡。但是即將畢業了,以後同學想他了,就可以用這些表情包,他願意當大家的開心果。

還有男生叫劉清華,這樣的名字頂著“考清華”的壓力,但他卻解釋媽媽取這個名字並不是為了讓他上清華,而是他剛出生是“白白滑滑的”。

節目中展現出了00後這一代,是豐富多樣的。

我們曾經嘲諷他們的童年沒有自然的童趣,但這些在城市氛圍里長大的孩子,做義工、熟稔地運用網絡、有主見、追求自我,他們享受到了科技的便利,也並沒有成為電子產品的俘虜。

他們有完善自我的需求,有大聲表達自我的勇氣,這都是往前幾代人集體缺失的。

05

“太懂事的孩子,

失去了應有的放肆和任性”

朋友曾說,她在初中時,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給父母寫封信,等到家長會的時候統一發放,她就花了幾個晚上完成了這封信。

一股腦把學習上的苦惱、生活中的困擾,都寫了出來,滿滿兩大張信紙,塞入信封裡,鼓鼓囊囊的。

家長會開完,她守在教室門口等媽媽,就看到媽媽隨手把信紙留下,只拿了發下來的期末試卷走了出來。

一見面,就對她數落不止,成績退步云云,對信的內容隻字不提。

直到說教完,朋友小心翼翼地問:“媽,你看信了嗎?”

“看了幾行,你寫那麼多,密密麻麻的,我看不下去。”

她描述,那是跟媽媽關係的第一次斷裂。

上一季《爸爸去哪兒》中杜江的“慈父式”教育,一直被詬病為太溺愛孩子。

可不得不承認嗯哼是天性發揮最自由的一個,他會對人表達喜歡、想要親親女孩子、能和大人平等地溝通,不卑不亢,還能把人家帶入自己獨特的思維裡。

如果目的都是讓孩子明辨是非,那麼為什麼不能以一種平等溫和的方式讓他知道呢。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有些‘太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看大人的臉色,失去了應有的放肆和任性。”

傳統教育裡,父母著眼於孩子的成績排名,關係孩子能否吃飽穿暖,他們教育孩子就像馴養寵物一樣,只管“聽話”,而不是幫助子女發展出獨立的自我。

著名教育學家哈欽斯曾說:“教育的目的在於,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06

家人的尊敬,也是需要賺取的

中國式父母最典型的特徵之一,就是將孩子當做私有化的“財產”。

以此為出發點,操縱孩子的人生方向,插手孩子的選擇,彷彿就是父母們理所當然的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憑藉自身經驗偏執地指導,未必就能過濾掉所有的蕪雜,何況世界日新月異,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在迅速變換。

父母的出發點自然是好的,但是過於執念,把自己當作權威,則是過猶不及。

《請回答1988》裡面,德善爸爸曾說:“爸爸也不是一生來,就是爸爸。”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這話一出,聽得很多人淚流滿面。

李安在採訪中說:“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並不代表說,我就可以很自然地獲得他們的尊敬,你每天還是要賺他們的尊敬。

看完這檔節目,我又重溫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懼

世界級導演也知道事業和家庭是分開的,外面的光環在家人面前都是不作數的。

何冰曾說:“如果兒子怕我,那我覺得自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這些理想開放的教育觀念,也有個共同點,家長都沒有高高作態,他們能夠站到孩子立場,沒有強權,沒有執念,平等地交換意見。

其實相比我們的父輩,家庭教育理念已經有了很大程度地突破了,但是要做到真正平等溝通,依舊任重道遠。

如果這一天能夠到來,那我們的下一代也就不用藉助一檔節目,來對父母們“喊話控訴”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