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小哥

是“互联网+”给予我们的最好馈赠

拿一部手机,唤一声小哥

你就会收获一份开心到跳的快递

吃到一盘辣到想叫的小龙虾

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你先趁热吃

这只脚,我来顶上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你先拆快递

这活,我来干!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在这个时代

我们可以没有大神

但绝不能没有小哥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6月27日下午,在一场重要的大趴(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一位名叫“医疗救护员”的小哥宣告C位出道!

这场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首部急救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简称《急救条例》),利用特区立法的优势,用法治为医疗急救“护航”。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这个条例将于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为深圳的医疗急救带来很多新变化。

对整个行业来说,最重磅的莫过于在120院前急救中新设了“医疗救护员”岗位。这位“急救小哥”将成为急救医生的好帮手,只需要处理轻症时,还可以代替医生出车前往事发地点,大大缓解院前急救资源紧张的局面。

一起细数《急救条例》带来的十大变化!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为什么从百忙之中请来“急救小哥”?因为急救医生远远不够啊!

由于风险大、工作累、待遇差、晋升空间有限……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的医生严重不足,流失率也高,在这样下去,可是要出人命的!

所以,深圳《急救条例》借鉴英美等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经验,设立了“医疗救护员”岗位,在非危急重症的情况下,其可以代替医生的部分急救职能。

如同无所不能的“外卖小哥”,我们的“急救小哥”能力也必须杠杠的。

✎ 初阶版:

医疗救护员要求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必须接受深圳市急救中心组织的不少于两个月的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 进阶版:

第二十条 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院前医疗急救技术目录和操作规范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医疗救护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①身体健康;

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③已接受市急救中心组织的不少于两个月的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医疗救护员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另行制定。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有了“医疗救护员”这群“急救小哥”,一套与国际接轨的“院前急救分级调度”也就呼之欲出了。

过去,我国的院前急救理念是“把医生以最快速度送到病人身边去”,120出车必须有一名医生随行。但在医生不够的情况下,这显然不现实。而且,如果只是简单的中暑等轻微病情,医生去了,也会造成资源浪费,让其他危重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

此次,深圳《急救条例》引入了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多年的分级调度系统,120接报后,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属急危重症则安排医生出诊,如果病情轻微,可以只安排护士和医疗救护员前往。

近年来,杭州等国内部分城市已率先开始使用分级调度系统,据说效果杠杠滴!调度决策的准确性、急救资源优化利用、院前抢救成功率都在“加分”。

第二十六条 市急救中心接到呼叫电话后,应当对呼叫人提供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登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按照就近、就急、专业的原则,及时向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发出调度指令。

调度指令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②院前急救车辆和相应的医疗急救人员;

③送治的医疗机构。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得了急病需要看急诊,过去,患者在急诊科或者留观区的医疗费用,只能按照门诊的标准“报销”。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近年来,深圳街头屡屡有人心脏骤停倒地,不幸猝死。在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前,如何抓住黄金时间抢救患者?要知道在心跳停止后的3分钟内,迅速给患者实施电击除颤,成功率高达94%。

所以,早在2000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在公众场所广泛配备“急救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而我国的公共场所目前AED配置率几乎为零。

深圳《急救条例》决定对标发达国家,规定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机场、地铁、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口岸等公共场所配置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材的规划,并鼓励社会力量在人员密集场所配置AED等急救设备。

第四十六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机场、地铁、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口岸等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材的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已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公共场所在开放或者营业时间内应当有掌握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技能的工作人员在岗。

鼓励社会力量在人员密集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材。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光有AED,没人会用也不行。

深圳《急救条例》还规定,一些特定的行业、公共场所要为员工普及医疗急救技能培训,警察、消防员、保安、导游、公交司机和乘务员等尤其要参加。

各级学校要培训小学生正确拨打“120”,培训中学以上学生掌握基本急救知识。

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免费提供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培训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第四十七条 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医疗急救培训计划,免费向公众提供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培训可以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红十字会依法组织公众参加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第四十八条 人民警察、消防人员、保安人员、导游、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和乘务员等所在单位应当组织其参加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已配置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材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从事高危作业、易发生灾害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使其掌握医疗急救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技能,并定期开展急救应急演练。

第四十九条 重大群众性活动承办者应当将医疗急救服务保障内容纳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活动参与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急救服务保障。开展危险性大的竞技体育或者体育经营活动的场所,在开放或者营业时间应当配备掌握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工作人员在岗。

第五十条 各级学校应当组织开展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培训小学学生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培训中学以上学生掌握医疗急救基本知识。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120救护车接到患者后,该送到哪里救治?过去,这主要由院前急救人员自行判断和决定。

深圳《急救条例》规定,院前急救车辆和医疗急救人员要统一根据市急救中心的分级调度指令,将患者送往指定的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这样做,既避免了乱象,也有利于全市医疗急救资源的统筹安排。

第三十条 医疗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当根据患者症状,按照院前医疗急救操作规范对患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需要将患者送至医疗机构救治的,医疗急救人员应当根据调度指令将患者送往相应医疗机构。

因患者伤病情等原因需要送往其他医疗机构的,医疗急救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市急救中心,经市急救中心改变调度指令后送往相应医疗机构。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患者的选择权问题,一直以来都争议不断,也时常引起纠纷。

第三十一条 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要求送往指定医疗机构的,应当及时向医疗急救人员提出。

医疗急救人员应当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经患者或者其近亲属签字确认后,将患者送往指定的医疗机构并告知市急救中心,市急救中心应当予以记录。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仍应当执行调度指令:

①患者伤病情危急或者有生命危险的;

②指定的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的救治条件或者能力的;

③指定的医疗机构与急救现场路程距离超过十公里的;

④应对突发事件由政府统一指定医疗机构的;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把急救网铺得更大更密,深圳《急救条例》把“指定加入”模式调整为“法定加入”+“主动加入”。

  • 各级公立综合医院和符合标准的公立专科医院必须“法定加入”;
  • 符合标准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也可以“主动加入”。

第十三条 符合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与市急救中心签订入网协议成为急救网络医疗机构。

入网协议应当包括开展院前医疗急救的要求和规范、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退出机制等事项。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深圳《急救条例》补上了这个Bug,规定接诊医疗机构应当与市急救中心建立医疗急救工作衔接机制,在接到院前医疗人员的急救通知后应当做好接诊准备,并应当在十五分钟内完成交接手续。

第四十一条 医疗机构接到医疗急救人员有关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通知后,应当及时做好救治准备。

医疗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达医疗机构后,医疗机构应当在十五分钟内完成与医疗急救人员的交接手续,不得拒绝、推诿或者拖延,不得留滞院前急救车辆以及车载设备、设施。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急诊医生紧缺,让内科、外科、儿科医生到急诊科“轮转”是个好办法,一方面能缓解急救医生荒,还能有效快速提高内科、外科、儿科医生的应急能力。

点一下右下角的小心心才起来~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End-


喂,120吗?我想点个“急救小哥”!深圳首部急救条……

喜欢就赏深小卫一颗小心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