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爲衆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想來,今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口碑已經爆棚。文牧野導演,徐崢和他的賣藥五人組,想來是最近最熱的銀幕話題。

但是,我相信,也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不是藥神》都不會是一次愉快的觀影體驗——前半場時有笑聲,後半場則是全場唏噓。

生而為人,向死而生。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善良與愛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我剛病的時候,老婆才懷孕六個月,那個時候,每天都特想死。但看到他,我就不想死了。現在有藥有錢了,如果我兒子早點生孩子,我都可以當爺爺了。”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愛情公寓》裡高大帥氣的日本漫畫家關谷,在《我不是藥神》裡,成了捧著盒飯,畏畏縮縮,彎腰駝背,臉色蠟黃的呂受益。他是謙卑的討好型人格,總是堆著笑,被人懟了也不敢動怒,和人親近的手段主要靠請人吃橘子。

據說,多吃橘子能預防白血病。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王傳君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演員,據說為了出演《我不是藥神》,他推掉了續拍《愛情公寓》,而為了拍他和程勇的最後會面,他兩天兩夜沒有睡覺,以此來表現呂受益油盡燈枯的憔悴。

諷刺的是,呂受益從來不是這個世界的受益者,這個世界什麼好處都沒有給過他,而他卻一直奮力地活著,用力地笑,他是那麼地熱愛著這個世界——如果你看到他看向妻兒的目光,你就知道他要什麼了。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呂受益是穿起五人組的線索,是他告訴了程勇印度有仿製藥,也是他找到了單親媽媽思慧、慢條斯理的神父,就連熱血殺馬特黃毛的加入也是先和他不打不相識。當程勇解散五人組的時候,他留在了最後,討好地笑著試圖做最後的挽回。當心意已決的程勇吐出“滾”字的時候,他先是震驚,而後呆住,嘴角抽動了幾下,卻最終沉默地走進了屋外的冷雨中。

什麼是悲劇?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毀滅給人看。

什麼是絕望?絕望就是把曾經的希望給徹底熄滅。

哀莫大於心死。我想,那一刻,那個在雨中瑟縮的男人,定是心若死灰。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呂受益是劇中最善良的人,一年後,當程勇和他再次相見之時,他已病入膏肓。見到那個給他了無窮的希望,卻又把他丟向了深淵的人,他沒有怨恨甚至沒有抱怨——

“你頭髮剪得滿精神的,來,吃個橘子!”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那個看著新生的兒子傻樂的呂受益,那個憧憬著自己能當爺爺的呂受益,那個用自己的最大的愛保護著家的呂受益,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他曾經無比眷念的世界。

他離去的時候,該是有多麼得不捨,多麼得不情願,又有多麼得不甘心。他心懷著最大的善意對待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卻冰冷地回絕了他所有的好意與心願。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半夜起床,本以為他是要上廁所尿尿,鏡頭轉向熟睡的妻兒,他的臉上浮現出笑容——在決定不拖累家人,自己孤獨離開之時,他留給這個世界的,依然是微笑。

同樣作為一個父親,目睹這一幕,我已淚如雨下。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勇敢

“病的不是她,是她女兒。”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演思慧的女演員譚卓很美,出場已然驚豔。在此之前,我已在另一部神作《暴裂無聲》中見過了她,再看卻完全沒有認出。優秀的演員果然換戲如整容,而不是如某些錐子整容臉,幾十年如一日只會瞪著眼傻樂。

女本柔弱,為母則強。五人組中,思慧和程勇都不是病人,她在夜場跳脫衣舞,如此拼命,是為了她的女兒。得知了女兒的病情,老公已然沒了蹤影,只剩這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努力求生。

程勇掙了錢,帶著五人組去思慧“上班”的夜場“團建”。拿錢砸得對方自個兒蹦上了扭起了腰肢(這男人騷起來還真是沒女人什麼事兒了),臺下吼著“脫褲子!脫褲子!”最厲害的便是思慧,狂歡的背後,卻是落寞的悲傷。再轉眼,為了不得罪勇哥,又默認了上床。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這個世間,能完完全全地無條件地對待孩子的,也許只有母親。她這樣卑微忍辱地活著,卻又高尚地讓人仰視。

誰又願意為了五斗米折腰?誰又不想體面而又尊嚴地活著?但當災禍降臨,她們沒有逃避,而是選擇直面,並甘願為此付出一切。

羅曼羅蘭說:人最可貴之處在於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她們是真正的勇者。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慈悲

“May God bless you.”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在片子的前半部,那個說英文和中文都是慢條斯理的老神父,承包了前半部的大部分笑點。

神父自己也是個病人,而他卻用最大的努力心關懷著他周圍的人。假藥販子張長林開推銷大會,是他偷偷溜向主席臺搶到話筒,依然用那慢條斯理的聲音揭露騙局,只是不想那些病患上當受騙。程勇解散五人組之時,神父鞠躬沉默離去,無論決定是什麼,他都理解而尊重。

“違法的事情不能做,但救人可以。”

這個老人,是用自己慈悲的心腸對待著眾生。

情義

“不回去,他們都以為我早死了,回去了怕嚇到他們。”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黃毛,是這部電影裡,最重情義的人。

他的出場,是個標準的殺馬特青年,裝勇鬥狠從呂受益那兒搶來藥片,卻分給了周圍的病友;大鬧會場的熱血群架,神父被張長林的手下四仰八叉地抓住,黃毛第一個衝上去飛踹救人;程勇解散五人組,他感覺受到了背叛,捏碎了杯子第一個離開;呂受益的靈堂外,他噙著淚一瓣一瓣地吃著橘子——那是他兄弟生命的象徵,如今,已經沒了。

他就是這樣痛快地愛與恨著,不擅表達,卻從不掩飾。影片的末尾,上完廁所出來正好撞見警察前來圍堵,他氣喘吁吁跑回車邊,面對程勇的詢問,他只說一句“舒服了”,眼神裡卻充滿了決絕的堅毅——那一刻,他已決心以身掩護程勇,報的是勇哥的這份情義,哪怕豁出性命。

一聲巨響,戛然而止。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黃毛的遺物實在太簡單了,幾張錢幣,一張身份證,一張合影,幾粒染血的藥,和一張永遠不能抵達的車票。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他只有20歲,他只想活著,他有什麼罪?!”——這是程勇對警察的拷問,亦是觀眾想發出的吶喊——這個年輕鮮活重情重義的生命,他只想活著,只想再見見父母……

但為什麼就那麼難?那麼難?!

良心

“領導,我求你個事兒。您能不再追查了嗎?……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還能沒個病人,您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繡春刀》裡的邪魅師哥週一圍,成了片中的王牌神探曹斌。面對這樣的請求,他雙目圓睜,無言以對,眉眼間的肌肉微微抖動——那是劇烈掙扎的表現。《我不是藥神》的成功,不是某個演員孤立地出彩,而是全員的演技在線。

毫無疑問,那個之前在張長林的假藥發佈會上當托兒的老太太,顯然是今年最棒的龍套,她的臺詞寥寥,但僅這一句,卻讓全場唏噓。

無他,感同身受而已。前一陣《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度刷屏,因病致貧的例子,恐怕每個人的身邊,都不少見。身患絕症的老人為了不拖累兒輩,從高樓跳下的慘痛早已見諸報端。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法大還是情大?對於警察來說,這似乎不應該是個問題。但曹警官把人都放了,他也告訴領導,自己能力不足,這個案子自己辦不了,哪怕案情其實並不複雜,所有證據也都確鑿,但哪怕背上處分,曹警官也不辦了。

法不容情,但作為一個人,曹警官還是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這是“槍口抬高一寸”的良心,這個鐵血警官,其實並沒有那麼冷酷。

救贖

“告訴他,他爸爸不是一個壞人。”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最後,來說說程勇。

程勇的兒子叫小澍,“澍”這個字,是及時雨的意思——導演還真是在片中埋下了不少伏筆。

這是一個落魄的中年油膩男人的自我救贖。

在片子的前半部,程勇可謂地道的loser,中年已不是危機而是已經崩盤——生意失敗連房租都交不起,家中老人有病,前妻在爭奪兒子的撫養權。他自私、虛榮、貪財、敏感,甚至還有點好色。他倒賣印度藥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而在“同行”競爭者張長林的威脅下,對牢獄之災的恐懼,讓他決然地解散了他親手組建的五人組。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是啊,我不想當什麼救世主,我只是想掙錢而已,我又不是病人,為什麼要讓我冒這麼大的風險?

當他從呂受益的靈堂步出,門口是長長趕來弔唁的戴著口罩的病人,他像一艘孤獨的船從沉默的河中逆流而上——

《我不是藥神》的英文名叫“Dying to survive”向死而生,程勇腳步的方向是生命的鮮活,而那許多許多的口罩面孔所前往的方向,則是似乎已觸手可及的死亡,呂受益只是他們中的第一個而已。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呂受益的自殺喚醒了他,而黃毛的死則讓他下定了決心。

當憤怒的程勇撲向警察曹斌瘋狂質問的時候,他已經決定豁出去了。

“還是賣500,剩下的我來貼,就當還他們的。”

當程勇重新組建隊伍,並找出當年的病人名單時,我似乎看到了一箇中國的辛德勒名單。

資深假藥販子張長林對程勇說了一句片中最經典的臺詞:“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了,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你救不了,救不過來,算了吧。”

可程勇還是救了。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被警察審問的“張院士”,向審訊者要了一根菸,那時我幾乎認為他馬上就要說出程勇的名字時,他卻又露出了那幾乎標準反派的邪笑,“不知道”。

張長林對程勇,應該是有敬佩之情的。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這兩句當初遊說神父入夥時的戲謔,都回應在了程勇身上。

二上印度之時,他在煙霧繚繞的大街上見到了兩尊神像——迦梨女神和溼婆神。傳說迦梨女神殺死惡魔自身卻陷入狂暴,為了不讓其損害蒼生,溼婆神甘願匍匐在其腳下,任其踐踏發洩。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這是一場救贖,並不只是對病人生命的拯救,亦是對自己失敗人生的拯救,而這場拯救,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是的,救無辜人的性命,給予他們希望,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沒有錯的。

誰是反派?

這是一部沒有反派的電影。

電影中衣冠楚楚的醫藥公司代表,和受傷的警官握手時,粘上了紅藥水,掏出手帕擦掉——資本的每一頁,似乎都粘著人的血。

但醫藥公司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並沒有錯,警察秉公執法更沒有錯,合理合法——如果沒有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任由仿製藥氾濫,那下次還有誰會花力氣去研製新藥?這樣的說法振振有詞,甚至不容辯駁。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生命生而平等,但有些生命顯然更為平等。對於把持著專利權的西方藥廠而言,他們設置的價格對於富裕的歐美人士顯然不是什麼障礙,而在不富裕的第三世界國家,西方國家對印度侵犯專利權仿製藥持半默許態度,卻對中國仿製藥窮追猛打……片中有一句臺詞:“Life is money”,若要細究起來,“窮病”顯然是一大根源,但背後的原因,卻沒有那麼簡單。

資本從來是逐利而無情的,當某個藥品成為壟斷,咋舌的高價就會成為現實,哪怕很多人還眼巴巴等著救命。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但是,人類的文明,不應該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否則那與畜生又有何區別?!程勇說:“他們根本吃不起正版藥,他們就等著我把藥帶回去救他們的命。”對生命的尊重,才是最寶貴的。不能因為醫療體制的不健全和藥品專利權的不完善,就成為漠視生命的理由。

難道,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只要平凡

劇終,直到字幕放完,和我一樣坐到最後的觀眾,很多很多。

片尾的主題曲是張傑和張碧晨唱的《只要平凡》,裡面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寫的:

“無論在人群在天邊

讓我再看清你的臉

任淚水鋪滿了雙眼

雖無言淚滿面

不要神的光環

只要你的平凡”

對於有的人來說,光是活著就已經需要拼盡全力了,但好在有沉默的勇士,在替天行道,哪怕需要為此經受質疑、責難甚至牢獄之災。依然成為了這樣的人,

他們並不是神,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我們的社會才會一點點變好。

儘管有些人,譬如在十里長街送程勇的隊伍裡閃現的呂受益和黃毛,已經永遠永遠看不到了。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生而為人,向死而生。

願善良而正直的你,一生平安。

《我不是藥神》,為眾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