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自行车的变速器档位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LA824KB

山地车速别的发展:

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主流的山地车的速别一直在进行着改变,发展历程大概是这样的:3x8=24速→3x9=27速→3x10=30速→2x10=20速→2x11=22速→1x11=11速→1x12=12速。


SRAM的1x12变速系统:

我制作了一个折线图,从左到右代表时间的递进。可以看出,虽然会有小幅的上升,但山地车的整体速别,是在呈下降趋势的。曾经流行的3x9、3x10等较多的速别,目前已经被前1-2速、后10-12速的较少速别所代替。


为什么速别越来越少?

用不到那么多档位:

经常骑山地车越野的朋友都知道,在骑行过程中,3盘片的配置实际上用处并不大。以我个人为例,在3盘时代,我基本上会用大盘骑公路,中盘爬坡或越野,对于前后速比的调节,更多地应用在后拨上,22齿左右的小盘基本是用不到的,因为它实在是太“轻”了,感觉像蹬空一样。而且在使用中,3盘系统会有很多的前后速比重叠,实际上是过于冗余的。


轮径越来越大:

另外,现在的专业山地车轮径多为27.5或29英寸,比传统的26寸大了许多,大轮径再配上较大的牙盘,脚感非常重,对于越野骑行来说并不适用,所以厂商便会将牙盘齿数压缩,降至更适合越野的齿数,例如34-36齿的单盘,或加上一片26齿左右的小盘。


这样做能够让骑行者在越野骑行中获得更合适的踩踏力度。

飞轮档位逐渐增多:

目前,主流山地车的飞轮均为10、11速,SRAM更是在近期推出了12速的飞轮,对于已经过时的8、9速飞轮时代,现在的飞轮涵盖了更多的速别,配合双盘甚至单盘,都已经完全够用,而且齿数递增区间较小,能够获得非常精细的齿比递增/递减——精细的变速更多地体现在飞轮而不是牙盘上。


便于操作:

过多的档位会让你操作起来觉得非常复杂,特别是在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并随时应对多变地形的越野骑行中,简便的操作尤为重要。所以,精简变速系统,能够让车手更多地将精力集中于骑行当中。而且,越高强度的山地车骑行,越偏重于下坡,变速系统的使用频率也就越少。


实际应用:

目前,3x9、3x10的速别仍然还在使用,但多集中于26寸的硬尾山地车,3x9的速别基本只应用于入门级山地车。双盘变速系统多见于中高级别,27.5或29寸轮径的硬尾山地车,越野强度较大的软尾车(带有后避震的山地车)基本都使用单盘变速系统。

山地车的变速档位,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对于某一种车型来说,最实用,才是最重要的。



摇滚骑士

不是,档位越多只是证明现在的机械制造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了,说白了就是更贵了,它可使你骑行时可选择的档位更多了;

然而,这并没什么卵用,因为你最常用的档位还是那几个!你可以不相信,但时间会证明这个是事实!

实际上,选择多档位山地车是一种心理作用,是一种虚荣心作怪,总觉得自己多档位的车比别人少档位的更高级!前三后七谁敢说不够用?难道人家装单盘是假的?只要练好发动机加大力金刚腿,山崖也能爬上去!


好景常在35

第一个山地车银白色的,就三个档位。但是比当时的十八速的好多了。我那个是只有一个轮子有三个齿轮,但是实在的很。高低中都有,基本完全够用。而后来买了十八速的,除了链子经常掉,丫的上坡切换速度后省力了,但是脚蹬的转的速度烦躁。完全不实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