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佛教中的晚餐叫做「藥石」?

為什麼佛教中的晚餐叫做“藥石”?

在佛制中,僧人必須遵循日中一食、過午不食的原則,尤其是中唐以前的中國僧人皆嚴格持午不犯。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為適應社會的各種變化,慢慢地,僧人的飲食原則與戒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如曾經的託缽乞食一般,經過時間的演變,最終而被放棄。由於中國地理的南北向幅員遼闊,僧人不僅需要日常修行,還需要出坡勞作,自耕自食,勞動量非常大。最終,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僧人漸漸放棄傳統的佛制,由大德祖師開啟方便,屆時,各寺院才正式提供晚餐。但是祖師稱,出家人不應把晚餐當做飯食來享用,而應以慚愧心將其當做延續色身生命的藥來食用,因此,佛教將每日的晚餐稱為“藥石”,藥石皆吃粥,所以也稱作“晚粥”。

此外,對於出外求法的行腳僧人來說,行腳的路途中,經常會遇到方圓幾里都沒有人煙的情況,因此,吃飯的時間和所吃的食物沒有辦法保障,因此他們可以暫時被允許不受過午不食的限制,何時能化緣得到食物,就何時進食。這是為行腳僧人單獨開設的方便辦法,當他們到寺院掛單時,就必須隨眾,根據百丈清規附旦過堂規的儀制,對雲水僧是這麼規定的:“一近午到,午飯隨眾;近晚到,晚粥隨眾;時過始到,補吃;晚到一宿,次日午飯即行。”

在禪堂禪打七期間,由於幾乎整日皆有佛事及法會活動,打坐、跑香均需要交替用功,體力耗損甚大,所以禪七期間,僧人們每日用餐次數也可達四、五次之多,除了早粥、午飯之外,下午吃午粥或點心粥,晚上八點還需吃一餐,這一餐也是隻吃饅頭或粥,這被稱之為“放參”。

明朝蓮池大師所著的《沙彌律儀要略》中提到“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意思是說出家僧人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嚴格行持過午不食的戒律,所以僧人用藥石時須心存警惕,時常具足慚愧和慈悲之心。

為什麼佛教中的晚餐叫做“藥石”?

五觀堂之食存五觀

在佛門中,學道者吃飯時,要觀想: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面對供養,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並思量粒米維艱,來處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藉著受食來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養嗎?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謹防心念,遠離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將所受的食物,當作療養身心飢渴的良藥。

為成道業,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飢餓,體衰多病,難成道業;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產生各種疾病。所以必須飲食適量才能資身修道。

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法結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鋼鐵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難以消化。因此,佛門中過堂有一語:“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