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錢的不一定有錢,卻闖出一位好國王

在《百家姓》中,開篇四姓即“趙錢孫李"。這個排名是有原因的,因為《百家姓》是在宋朝成文的,當朝皇帝姓趙,自然趙姓要排在第一,因為作者是吳越國人,便把吳越國“錢”姓排在了第二位。

姓錢的不一定有錢,卻闖出一位好國王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由杭州臨安人錢鏐創建。據說他出生時樣貌太醜,父親認為這娃不吉利,打算扔掉,是祖母不忍留下他一條命,他的小名便叫“婆留”。有了小名自然要起個大名,乾脆也發音為liú,是為錢鏐。

錢鏐姓錢,卻真心沒錢,曾靠販賣私鹽為生。24歲的他趕上了兵荒馬亂的世道,當時的石鏡都鎮將董昌招募士兵,錢鏐因自幼學武,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便應募投軍,跟隨董昌平定王郢之亂,自此受到重用。

姓錢的不一定有錢,卻闖出一位好國王

公元895年,董昌腦門一熱,在越州自立為帝。雖是亂世,但朝廷名份還在,自然不會認可董昌胡來。錢鏐看事通透,寫信勸董昌:“與其關起門來當皇帝,與九族、百姓同受塗炭,不如當一個節度使,能得終身富貴!”

董昌看了信卻不聽勸,錢鏐急得跑到越州,再次苦口婆心一番勸,董昌表示會向朝廷請罪服個軟,但他態度不堅定,朝廷自然視董昌為隱患,要討伐冒牌貨。

這次討伐任務派去的不是別人,正是錢鏐。 董昌不是錢鏐的對手,被俘獲押解途中跳河自殺了。唐昭宗覺得順了氣,給錢鏐升了職位,還賜了免死鐵券。

姓錢的不一定有錢,卻闖出一位好國王

錢鏐平定了一些地方上的反叛,逐漸坐穩浙江,而且還控制了當時的蘇州和現在上海轄區,形成割據勢力。

904年,錢鏐向朝廷上書,請封為吳越王,被朝廷拒絕,後來在朱溫的斡旋下,改封吳王。不到3年,朱溫篡唐稱帝了,建立後梁。

姓錢的不一定有錢,卻闖出一位好國王

後梁和吳越國中間夾著一個吳國,為了對付吳國,梁越達成合作。朱溫要封錢鏐為吳越王,兼任淮南節度使。錢鏐的下屬們聽到這個消息均不樂意,勸錢鏐自己當國王多帶勁,幹嘛要俯首稱臣呢?

錢鏐卻想得更長遠,吳越國地盤有限,三面強敵環繞,不如依靠中原王朝以求庇護,得到梁朝在戰略上的支持。

在這樣的格局下,錢鏐安心打理著自己的吳越國,將浙江境內每一畝土地都開發利用,年年豐收。他還修建各地河道以及錢塘江石塘,幫助百姓發展經濟,深得吳越百姓的愛戴。

唐末五代十國,大多數王朝內部都奪利不休,殺伐不斷,各地百姓都深受戰亂之苦,而吳越國卻是亂世中的桃源,日子過得相當穩定,百姓們數十年未見戰火。

姓錢的不一定有錢,卻闖出一位好國王

錢鏐修身治家,十分謹嚴,宗室中兄弟友愛,沒有內部矛盾。在錢鏐的影響下,錢氏家族始終書香綿延,他的後代幾乎個個是才子,活的有滋有味。

錢鏐告誡子孫,做為一個小國,早晚都會被中原大王朝吞併,到時候納土歸順就好。公元978 年,末世錢弘俶順應時勢納土歸宋,以最和平的方式結束了吳越國的歷史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