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王凌为何要服毒自尽?

聊聊关于宋朝的那些事

高平陵事变,是司马氏取代曹氏的开端。司马懿政变能取得成功,与一帮朝臣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看不惯曹爽及其爪牙的倒行逆施、作威作福。相比之下,司马懿给人的印象是沉稳、低调,加上多年南征北战的赫赫战功,着实可说是众望所归。然而,所有人都错了,司马懿远比大家想象的更加残忍无情。他独揽大权后,立即将曹爽及其亲信一网打尽,诛尽三族。

太尉蒋济被司马懿的血腥屠戮惊呆了,他年事已高,回天无力,良心备受谴责,以致一命呜呼。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屈服于司马懿的淫威,司空王凌就是其中之一。

王凌是汉末司徒王允的侄子,曾经历任兖州刺史、青州刺史、扬州刺史、豫州刺史,是一个政绩卓著的地方大吏。曹爽上台后,为笼络地方势力,任命他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成为魏国最有实权的军区司令员之一。公元241年,迁升车骑将军;公元248年,升为司空,位列三公。

从上面这份简历可以看出,王凌是个实力派人物,魏国军政巨头之一。他与曹爽关系比较密切,当曹爽党羽皆被夷三族时,他岂能不心惊肉跳?可是现在朝廷已控制在司马懿手中,能怎么样呢?王凌左思右想,想出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另立皇帝,再造朝廷!

在王凌看来,皇帝曹芳太弱了,就是个任人玩弄的木偶。曹芳不行,谁行呢?王凌找来找去,找到一个人:曹操的儿子、已经五十五岁的曹彪。据王凌的说法,曹彪智勇双全。怎么智勇双全,史书也没写,反正他这么认为。

另立皇帝不是件小事,光靠王凌一人不行。王凌早有准备,把外甥令狐愚拉下水。此时令狐愚官拜兖州刺史,驻军于平阿。舅甥两人控制扬州、兖州,就算事情没搞成,足以割据自立,把三国演义变成四国演义。王凌的计划,是迎立曹彪于许昌,宣布洛阳政权为非法政权。

这个计划看上去有几分把握。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政变还没开始,令狐愚居然病死了。无异于砍掉王凌的一条臂膀。没办法,王凌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时间已是公元251年。为了瞒得过老奸巨滑的司马懿,王凌上书朝廷,请求出兵讨伐吴国。他的算盘是这样的:以伐吴为幌子,大张旗鼓发兵,迎立楚王曹彪,在许昌另立朝廷。

算盘打得不错,然而,朝廷没有批准他的军事行动。事情坏就坏在一个家伙的身上,此人名唤杨康,本是令狐愚的亲信。令狐愚死后,杨康到首都洛阳,在司徒府谋了个差事。这个老哥是个大嘴巴,守不住秘密,口风不紧,于是令狐愚与王凌的一些阴谋,便传到司马懿耳中。

王凌的征吴方案被朝廷否决后,他也察觉到司马懿怀疑自己了,必须要先下手为强。不过,光靠扬州的军队,还不足以同朝廷对抗,必须把兖州拉下水。问题是令狐愚死了,兖州已经换了一个新的刺史,名叫黄华,人家愿意干吗?王凌决定赌一把,派亲信杨弘前往兖州,把起事的计划全盘托出。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惊得目瞪口呆的黄华一纸文书送抵朝廷,检举揭发王凌谋反。 司马懿行动果断,一面亲点大军,走水路大举南下;一面以皇帝名义,下诏免除王凌的罪行;同时他写一封私人书信,以老朋友诚恳的语气安慰王凌。

如果王凌聪明点,最好的出路,就是卷铺盖走人,头也不回向南逃窜,投奔吴国,这才是保命的路。可是他被司马懿骗了。不是有皇帝诏书免除死罪吗?不是有司马懿诚恳的亲笔信吗?有这两样,天大的事砸下来,也有人顶着啊。

但是,王凌真的很不聪明,真的很愚蠢,蠢得不可救药,蠢得无话可说。只要了解司马懿这个人,就知道他的“诚恳”跟放屁没两样。以前孟达叛变时,司马懿就写过这样“诚恳”的信;在高平陵事变,他也“诚恳”地表示,只要曹爽放弃权力,荣华富贵依旧。现在,他已经第三次使用“诚恳”的套路,王凌还是上当,你说能怪谁呢?

王凌实在算不上英雄,为了保住小命,他放弃抵抗,把自己捆了,等候司马懿发落。当他看到司马懿目露凶机的眼神时,哪里有半点朋友的“诚恳”呢?他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不由得恨恨道:“你骗了我。”司马懿喝斥道:“我宁可骗你,也不能对不住国家。”

天真的王凌怎么不想想,孟达只不过想投降蜀国,曹爽只不过擅权,都死在司马懿的屠刀之下。而你,你是要谋反,要另立皇帝,另立朝廷!这是什么罪?这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之罪。这种罪行能轻易被免掉吗?

王凌被押上囚车,押往京师洛阳。行至项县时,他掏出秘藏在身上的毒药吞下,毒发身亡。司马懿显然对未能在法场公开处决王凌大为不满,便把其尸体剥光衣服,裸暴三天。一同被暴尸的还有已经病故的前兖州刺史令狐愚,他的坟墓被挖开,棺材被劈开,与王凌尸体一同示众。两人的家族都遭灭顶之灾,被夷灭三族。

参与其事的王凌、令狐愚旧部,凡有牵连者,全部夷灭三族。令狐愚的亲信杨康是密谋的主要泄密者,王凌事败后,他指证别的参与者,试图脱罪。只是司马懿没那种耐心,把他一并绑赴刑场砍了。楚王曹彪好歹是曹操儿子,没被公开处决,被朝廷勒令自杀。其他曹氏亲王公侯,一律迁往邺城,实际上被软禁起来。

这是曹爽事件后,魏国又一起大案,被夷灭三族者甚众。司马氏则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并坚定不移地向着最高权力的目标迈进。


君山话史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成为魏主曹芳手下第一权臣。王凌不满魏主曹芳软弱,司马懿专权,起了谋反之心,打算另立楚王曹彪为帝。但王凌显然并非司马懿那样的雄才大略之主,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他的另立新主计划,首先遭到儿子王广的反对,王广的见识远超王凌,但王凌不听王广之谋,一意孤行,与同意他谋反的外甥令孤愚合作。但令孤愚不久病逝,令孤愚的谋士杨康告发了王凌与令孤愚的谋反计划,令司马懿有所准备。王凌独自谋反,又拿不到将兵的虎符,最后在司马懿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为免生灵涂炭,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

司马懿接受了王凌的投降,因为二人之前是好友,王凌又是将近八十岁的老人,所以一路押送并没有受多大罪。王凌不知自己被押送到京城后的结果,试探性地问司马懿要钉棺材板的铁钉,司马懿给了他,所以王凌知道自己押到京城必死。为了免受污辱,所以选择服毒自尽。王凌其实也是大魏的忠臣,他没有自立为帝之心,而是想立有勇有谋的曹彪为帝,但他的行动不慎,不但自己作死,一家人遭殃,还逼的曹彪自杀了,成为历史的悲剧。王凌败在杨康告密,实力不济,谋略不足。实际上他不具备谋反的条件,王广给他分析的很清楚,可惜不用其言。最终他斗不过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死在老相识之手。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