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秋色阑珊,王熙凤曾心生退意?

那时秋色阑珊,王熙凤曾心生退意?

文/张远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急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喧,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这首《赞会芳园》的诗词出自《红楼梦》第十一回中,是王熙凤去探望生病的秦可卿回来的路上,以她的目光所及,看到一派秋天景象。

在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用此方法介绍场景,《水浒传》以及《金瓶梅》等小说也常常在文中用优美的赋体诗词描写风景,很可能这些作者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似乎不写上几首诗词,就显得不够高雅。曹雪芹也是如此,譬如书中描写大字不识的晴雯死后,贾宝玉竟然为她写就一篇《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泣涕而祷,我想不但晴雯听不懂,就是日后许多看官阅至此处,也觉艰涩难懂。

作者虽然借宝玉之笔,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洋洋洒洒写了一千三百多字,名曰杜撰,实则展现一下自己的不世文才。有心的读者很容易看得出,这首词是化用《西厢记·长亭送别》戏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但在此处,没有了离别之苦,却是另外一种雅致的秋景。

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那么作者为什么以王熙凤的视角而写出这么一段风景诗词呢?如果是林黛玉袅袅地走在会芳园内,随口吟出这首诗词,您会觉得恰如其分;王熙凤可是不大识字也不会作诗的人,这样的词话是她的真实感受吗?

还是作者在此又一次显露他的文采呢?

当然不是,如果我们这些读者以揶揄作者的心态来读红楼梦,恐怕你读不透《红楼梦》,毕竟《红楼梦》是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毕其一生而写就的名著,是“字字看来都是血”的经典文章,胡适说过,我们当把《红楼梦》作为佛经看。

其实《红楼梦》开篇就以一首《好了歌》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点明了本书的主旨。

还有贾雨村罢官之后来到一座破庙前所见一副对联:

“身后有欲望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都是劝世谕人的意思。

那么,王熙凤从秦可卿病房出来,她的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王熙凤说到秦可卿的病时,眼圈红了半日,半天才说了一句话,她用的不是同病相怜,而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下边,“这个年纪倘或就因这点病上怎么了,人活着,还有什么趣儿。”

那时秋色阑珊,王熙凤曾心生退意?

是啊,正当青春年少的秦可卿得此不治之症,很是让人感到人生无常的悲凉。王熙凤和秦可卿可谓惺惺相惜之人,两人都是光彩照人袅娜风流的窈窕少妇,一个是东府的当家少奶奶,一个西府的主管二奶奶,有说不完的衷肠话儿,相似的年龄和相似的地位,“娘儿们素日相好。”但此时秦可卿深陷病魔折磨之中,已是苟延残喘,奄奄一息,不光是秦可卿那要强的心一分也没有了,就是同样争强好胜的王熙凤也倍感心寒。

她和秦可卿和秦可卿又低低地说了许多衷肠的话,真是难舍难分,尤氏打发人请了两三遭才和秦可卿道别。

从秦可卿房里走出的王熙凤,心里肯定是唏嘘不已,泪花已是扑簌而落。眼前又是秋色渐浓,不觉有一种蜃楼仙境之感:黄花满地,白柳横坡。至于那耶溪之桥,天台之路,都是传说中的隐退安逸的生活寓所,

人啊,活着不易,就别处心积虑地去争名夺利啦,也应该享受眼前的美景,看篱落飘香,看疏林入画,建几处依山之榭,结三间临水之轩,与世无争,这样的生活该是多好啊!

这一闪念瞬间涌入王熙凤的心头。

就像贾政看见稻香村数楹茅屋,两溜青篱,分畦列亩,佳蔬菜花,陡然勾引起他归农之意一样,人都有一种逃离纷争杂论的追求,特别是在悲悯人间苦难之时。

王熙凤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周瑞家的说她至少有一万个心眼子,以她的眼光看到这样的场景,想到未来能有一处休养安逸之所是很容易的。

只可惜王熙凤太聪明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接下来的几件事的办理得如此顺手和圆满,让王熙凤感觉好像胜利永远属于她,一件事是毒设相思局,害死淫贼贾瑞;二是协理宁国府,办完了秦可卿的丧事;三是弄权铁槛寺,坐享赃银三千两。这些事刚办完,接踵而至的是元春封为贤德妃,不日将有省亲盛事,所以她连秦可卿托梦嘱托之语也忘到九霄云外。

如果王熙凤从秦可卿短暂的生命经历得到启示,休养生息,爱护身体;如果王熙凤记住秦可卿的梦中之托,行善积德,勿贪短利,作长远计,也不至于后来“哭向金陵事更哀”!

那时秋色阑珊,王熙凤曾心生退意?

人生没有如果,胆小怕事是贾迎春不是王熙凤,守拙藏愚是薛宝钗不是王熙凤!

一向要强的王熙凤曾说“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竟叫这小孩子笑话我不成!”

其实王熙凤真的不如一个丫头红玉看得透彻,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王熙凤虽然一刹间看到了会芳园的美丽的秋景,也憧憬“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奈何“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喧,又添蛩语。”她仍然由着自己的性子逞威弄权、滥施刑罚 ,聚钱敛财,媚上欺下,最后是“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会芳园的盛景在《红楼梦》里一闪而过,王熙凤走过不久,就因为修建迎接元春省亲的大观园而拆掉。秋景不再,最后只见“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萧瑟冬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