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当地时间7月3日,根据当地法院通报,原苏联最大的造船厂,曾经建造了苏联时代全部9艘航母的现乌克兰黑海造船厂正式宣布破产。虽然按照现代商业法规,黑海造船厂可以申请破产保护,从而“起死回生”。但是早在两年前黑海造船厂就已经进行了资产重组,但是没能挽救回来,法院已经确定其进入破产程序,在传统意义上,这家与中国结缘的功勋船厂已经凉了。

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1900年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这家历史悠久的船厂建立时还是沙俄时代,而在日俄战争后,曾经建造了玛利亚女王级战列舰等俄军主力舰艇。苏联时代则建造了大批舰艇,最为著名的就是其建造了苏联4级9艘航母。从最早期的2艘莫斯科级直升机巡洋舰(俄国人称之为巡洋舰还真不是谦虚)到后来的4艘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到2艘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乃至最后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可以说是二战后建造航母数量仅次于诺斯罗普的航母生产基地。

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的战列舰

事实上,作为一个建造军船占比很大的造船厂,其盈利主要依靠军方订单,从这一点上来说,苏联解体的那一天,注定了尼古拉耶夫船厂最后的命运。这也是马卡洛夫所说的“需要一个伟大国家”的含义(虽然这段话目前看起来特别像是编的)

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船厂中的两艘库兹涅佐夫级

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新罗西斯克、巴库、第比利斯(库兹涅佐夫)、瓦良格(辽宁)、乌里扬诺夫斯克。这些军迷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来自于这样的一个功勋船厂。而作为军工企业,其兴衰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其发展自然受到整个苏联的上升与衰落的影响,也与其自身的发展有关。在其中也能看到一些经验教训。

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建造中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工业时代以来的后发国家不可避免的需要更多的投入精力于最能体现并提升国力的重工业领域。后发国家当然在这一领域在经济中的占比会高于先发国家,但是也不能过度提高这一比例。 在这一点上,尽管我们经历了情感上很憋屈的“部队要忍耐”的时代,但是在综合国力提升上来的当今,我国开始大规模更新舰队,其背后的经济根基远比苏联时期要稳固的多,这样才能保证这样的盛况不是昙花一现。

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发展海军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则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团结。这种大型工程需要多方面力量共同完成,无论是在国人传统观念上还是现实的需求上,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这种话看起来与普通大众无关,实际上却是最根本的保障。毕竟,民安不觉国泰幸,国祚不兴民流离。

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刚回国的瓦良格和清理后的辽宁舰

而对于造船厂而言,多进行一些技术攻关,在不影响重点项目进度的情况下重视民用领域的发展,多条腿走路,也会分摊一定的风险。这一点国内各主要舰艇造船厂做的都比苏联时代的老厂要好,但是这一前提是在保障重点项目的前提下,否则也可能出现为了局部利益影响了整体国家海洋权益的情况。

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距完工只有一步之遥的一艘光荣级,却再也没有机会完工

尼古拉耶夫船厂的历程与俄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在万里外的中国,近两个月不断被刷屏的两艘航母同框,则体现了另一番景象。当然前文也提到,可持续发展,推进科技、工艺的创新,才是长久之道。穷了几十年的中国海军,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更新更好的装备,但是在人才培养与船只天然的老化、保养客观规律之下,戒骄戒躁,稳步推进才是最终登顶的必由之路。

建造过9艘航母的百年船厂破产,遗存在亚洲重放光芒

大连厂的辽宁舰和首艘国产航母

当然,尼古拉耶夫船厂的另一个遗存现在在印度,成为了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尽管我们经常嘲笑印度的奇葩,但是相对于乌克兰的窘境,印度的发展情况、军备情况无疑会让乌克兰人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