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五穷六绝后,七翻身抓住确定性品种

落地五穷六绝后,七翻身抓住确定性品种

【牛邦投教研报】从外围不确定性来看: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7月6日此前美国确定的一些贸易制裁征税将生效。而央行特意在最近安排降准在7月5日开始正式实施,注入流动性。央行的意味很明显,刚好卡在美帝搞事情的时候正式发挥利好的药效。虽用心良苦,但实际效果还得看市场是否买账。毕竟央行把时间有意安放在这一天,届时多空交战的力度不可小觑。

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诉求是“贸易对等”,而中国的对外贸易核心诉求则是“互利”,这明显不是美国政府的真实需求。所以后期中美贸易摩擦还很难言结束。但是可以期待的是,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决策层如何在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上出台政策化解难题,打破僵局则令我们感到期待。

从内在来看:

放眼7月份,如何将“讲政治”实落到“发展实体经济”上来,应是此次“年中总结会”的主要议题!而以“内需为导向的全面振兴经济新政”,将在三季度确立!金融环境应有所解冻,6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运用‘定向降准’工具”,应该就是一个信号!

后期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如果中美贸易摩擦难解,则中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之时会适当地增加货币流动性的投放,届时对于股市而言则是边际潜在流入资金在增加,市场的长期趋势有望逐步好转。而这种路子也会使股市的反弹斜率更大。

另外一种路子就是中美贸易摩擦化解,双方影响不大,中国继续推动海外建设,而对于股市更大的方针是依靠金融开放政策来引进外资为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提供资金支持。这种角度看市场中长期也还行,但是股市反弹的斜率将稍小一点。

主题前瞻:

经过梳理分析,对于5月份有几类概念值得关注:

首先是芯片在内的科技股

此前一段时间,上市公司频繁暴露债务问题,市场流动性也较为匮乏,而且多数债务问题的公司都出在小企业身上,所以这次针对小企业的定向降准暂时能够缓解一时的饥渴。

而基于本次定向降准对于市场产生的利好刺激,对于受益于流动性改善的金融股、地产股、周期股等值的重视其修复机会。叠加此前数月,这几个板块都相对弱势,且跌幅较大,后期补涨的概率较大。

将上述这些现象结合在一起,都会让投资人“联想”到传统意义上的“稳增长”举措,有可能再次让周期品受益,相关板块或再度展现出“事件驱动力”。

其次,在周期品的催化几方面,主要是基于环保和需求超预期旺盛的原因,多个周期品种都获得了驱动力。

今年6月11日~17日,我国迎来了第28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节能降耗 保卫蓝天”,全国多地都开展了环保大检查,导致部分周期行业生产大省纷纷停产,对周期品种供应产生了较大影响。

★钢铁概念股西宁特钢涨停。而在消息面上,工信部6月上旬在河北开展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

★6月以来,沉寂已久的稀土价格开始回升,镨钕镝铽价格持续上涨。截至6月中旬,氧化镨钕出厂含税报价34.4万至3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6500元/吨;氧化镝出厂含税报价117.5-119万元/吨,上涨2万元/吨;氧化铽出厂含税报价305万至315万元/吨,上涨5万元/吨;合金镨钕出厂含税报价43.9-44.5万元/吨,涨1万元/吨;镝铁出厂含税报价118-120万元/吨,涨1.5万元/吨。而在催化因素方面,广东、福建等地方政府网站透露,近期正在严打盗采稀土行为。

分析指出,相对于北方地区,环保核查、稀土打黑对于南方地区的供应影响更大。各地停产限产措施都使稀土价格面临上涨预期,且鉴于前期沉寂已久后期有向上修复的动能。

★昨日造纸概念股银鸽投资涨停,中国严禁洋垃圾入境,废纸进口收紧或推升纸价。

★维生素概念股兄弟科技涨停,近期部分维生素品种出现持续上涨。其中维生素D3上周价格从250-300元/kg大涨至360-500元/kg,一周涨幅逾60%,6月以来涨幅高达80%。逼近历史高点。

而维生素上涨的逻辑是一样的:供给方面,全国大部分产能集中在浙江,而浙江一直面临较大环保压力。使国内维生素供给也在收缩。目前相关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环保成本偏高背景下,短期内新进入者可能性较低,供给端形成缺口且细分领域趋于寡头垄断,带动维生素价格进一步上涨。需求端看,维生素下游是饲料添加剂、医药、化妆品和食品饮料等消费类,对维生素涨价并不敏感,所以需求比较稳定。此外,环保加码导致小企业逐渐退出,剩下的大型企业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议价能力也在加强,龙头企业基本进一步改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就在A股持续回调、国内投资人“纷纷避险”的同时,海外资金则在持续流入A股,开始“抄底”优质低估的标的。

最近30个交易日内,外资通过“陆股通”已经累计买入784.82亿元左右国内股票,除了6?19大跌那天之外,其它交易日外资均呈净流入状态。2月份陆股通录得资金净流出26.3亿元之后,便开始加速流入。

据统计,3月陆股通净流入97.13亿元,4月386.5亿元,5月达到508.51亿元的规模,创下记录新高。截至6月15日,今年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164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843亿元,今年同比增加95%。

而数据显示,外资“抄底”的对象,除了“消费白马”这类有业绩稳定性的品种外,也同时对化工、钢铁、采掘类加大了布局。

综合上述因素看,短期内,受股市在下跌当中,结构性分化加剧的影响,周期股相对受益;中长期看,有关方面可能在下半年加大“稳增长”举措,也有利于发挥“基建”等周期行业的“余热”。

其次是白马股

2018年以来,即使A股出现了调整,海外资金增配的趋势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在经济高增长阶段,社会实体回报率高,小公司获得了比大公司更高的成长,导致高风偏的资金流向小公司,低风偏的资金流向实体,大量蓝筹无人关注,蓝筹消极造成股市指数滞涨。

但是当经济过度到瓶颈,甚至下滑的阶段,小公司开始逐渐淡出市场,社会实体回报率开始下降,而行业龙头开始受益于集中度提升。因此在经济的低增长阶段,行业龙头为主的蓝筹股开始体现稀缺性,获得资金更多的关注,带动指数上涨,出现指数牛市。

资金方面,A股未来的增量无法指望国内放水,更多的增量来自于外资和内部资金的集群效应,更多的烂公司会被抛弃,增量只是相对于少部分行业龙头。

2018年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过去极端分化的资本对接局面,取而代之的是让更多的新兴产业的细分行业龙头也能够享受到资本溢价。而这对于证监会而言,就是要让A股出现业绩驱动,大小共舞的新时代价值投资的和谐局面。

可以注意到的是,7月份中报窗口渐行渐近,市场在内外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选择白马等确定性大,流动性好的股票仍然是大势所趋,所以白马股依然是7月份值得重点观察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