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司考限制专业、开卷考,我看到了注会的未来……

司考和注会考,都是本行业的第一大考,一方的动向很可能预示着另一方的改革方向!

前段时间,司法部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重大变化,主要提出了四点举措,其中的每一点对新晋法考来讲,都是一大变革。

从新司考限制专业、开卷考,我看到了注会的未来……

一直以来,司考和注会都会被很多考生拿来比较,司考限制专业,考生就关注CPA会不会限制专业,尤其对想考双证的考生来说,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对考试难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此次司考新政出炉以后,不少考生也拿司考和注会做了对比,其中最关注的点就是,司考将要在考场为考生配备法律法规汇编,这种“开卷”形式瞬间引来了热议。接下来,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对比一下,两者在考试形式上有哪些区别,或者是可以互相借鉴的点吧。

01

注会五科变六科,司考四卷变三卷

熟悉注会考试的人肯定都知道,现在注会的考试形式是“6+2”,即专业阶段的6科考试,加上综合阶段的2科考试,才算完成了全部的CPA考试,可以拿到全科合格证。而在2009年之前,注会是5科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基本是从财管的成本管理中拆分重组出来,形成的新的科目。

司考的话,从现在开始实行“2+1”模式

,即客观题的2张试卷,加上主观题的1张试卷,全部通过后才算拿下了司考全科。

客观看上去,注会的科目变多,司考的试卷变少,但是司考的主观题考试时间长达4小时,增加了论述题、法律文书相关考察,综合性更强,难度如何变化还未可知。

02

注会全面机考,司考客观题机考

目前,注会考试是全面机考的形式,很多会计、财管、税法中的计算题,或者是经济法、战略中的综合题,都需要通过机考来完成,对考生来讲其实算是比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对公式运用不熟悉的考生,机考的难度可能会比较大。

而司考的话,从今年开始实施客观题机考,主观题笔考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考试方式,未来也不排除主观题机考的可能。

03

注会五年过六科,司考实行分阶段考试

在考试成绩的有效期上,司考今年也进行了调整,原来是需要在一年时间内考过全部的四卷才算合格,分成“2+1”的形式后,司考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注会的一种“借鉴”,先考出客观题才能考主观题,主观题的成绩有限期延长一年。

注会的话也是,先考出专业阶段才能考综合阶段,而专业阶段的有效期是5年,5年内考出6科即可。

04

注会闭卷考试,司考配备法律法规汇编

最后一点,是考生争议最大的地方。

注会所有的考试都是闭卷考试,而司考从2018年开始,将会在考场内配备法律法规汇编,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在回答主观题的时候有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这种新形式的变化其实有利有弊。一方面,开卷考试确实是对新制度下考试的一种尝试,至少对部分考生来说还是极大的方便了法律法规上的记忆问题。

从新司考限制专业、开卷考,我看到了注会的未来……

从新司考限制专业、开卷考,我看到了注会的未来……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只是改革初期的一种尝试,至于体验如何谁都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而且,无论是否开卷考试,司考的主观题都不可能是简单的名词解释,记住法律法规就能完全回答正确的,所以前期对法规的理解依然很重要。

而CPA虽然经常被拿来和司考比较,但未来是否会开卷还是一个未知数。也有些高顿CPA学员觉得,要知道开卷的初衷是什么,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才会有意义。司考毕竟不同于CPA,一门考试的发展变化必然要符合社会和行业对它的需求和期待。

所以,无论司考的变化是好是坏,对注会未来的发展而言都只是一个简单的借鉴意义,开卷也好,闭卷也罢,考生还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努力,才有机会拿下属于自己的那张证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