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见清”却造就了最好的井柏然

看了刘若英处女作《后来的我们》,主演是井柏然和周冬雨,周冬雨依然是玩世不恭的江湖女子路线,演得驾轻就熟;让我收获惊喜的是井柏然,他的角色乍看平平无奇,然而其中的层次感,却无法让我用一两句话概括。


不完美的“见清”却造就了最好的井柏然

回溯井柏然演艺生涯之始、他当然是个标准的偶像派,俊眉修目肤若凝脂,在各种商业大片里充当小鲜肉的角色,直到《捉妖记》和《盗墓笔记》上映大卖,井柏然已然成为斩妖除魔,正义勇敢的励志偶像。

不完美的“见清”却造就了最好的井柏然

所以在看《后来的我们》之前,我也会有点担心,作为新人导演的刘若英,会不会消费井柏然的偶像光环,拍出一部狗血爱情剧。结果看到开头春运火车上的片段就稍稍放了心,井柏然饰演的见清扮相朴素,人设草根。不是什么霸道总裁或是阳光鲜肉的样子。喜欢周冬雨却不敢表白,只默默在背后守护。难道是个暖男?

好在刘若英并不预备塑造一段完美爱情,全片的质感异常写实,到处是琐碎的对话、庸常的背景,从东北大风大雪里的筒子楼,再到北京遍生青苔的地下室,电影有早年张艾嘉的影子。见清的“暖男”人设也一点点崩塌,变成一个有点脆弱,有点庸碌,有点大男子主义的普通男人。因为没房,因为没事业,因为男人那点可笑的自尊心伤害了最爱自己的女人。

不完美的“见清”却造就了最好的井柏然

有一瞬间会怀疑,这还是《捉妖记》里的那个井柏然吗?他把自己的偶像包袱毁得够彻底:从少年时期的憨傻可爱,再到毕业多年不得志的郁郁寡欢;从细数岛国女优时目露精光的猥琐样,再到沉迷电脑游戏时对女友冷暴力的老爷们儿姿态,在整个电影十年的跨度里,井柏然诠释出足够丰富的层次。他似乎是那种下死功夫的演员,相信勤能补拙,没有套路没有模式,他就是连倒杯茶都掏肝掏肺地演,每一场戏都有新的变化,新的细节。缺点是会演得很累,优点就是让人看着走心。

不完美的“见清”却造就了最好的井柏然

偶像的转型从来都不容易,赵薇靠小燕子一夜成名,却花了整个演艺生涯来摆脱小燕子。中间演过大家闺秀,也不惜扮丑自毁形象,直到在打拐电影《亲爱的》里演一名村妇,赵薇才算真正从小燕子脱胎换骨。无独有偶,井柏然亦曾突破形象,在《失孤》中饰演一名被拐青年,尽管影片褒贬不一,可至少让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看出了井柏然在演员道路上的努力。

《失孤》的题材虽然很有意义,可里面铁板钉钉的悲剧人物还不算难演,最难演的就是见清这样随处可见,再寻常不过的小人物,因为缺乏大起大落的波动,必须演出平淡近自然的境界。如果说传统的爱情电影是红配绿的强烈对照,那么《后来的我们》就是昏黄配灰蓝的参差组合。昏黄的是小晓渐渐黯淡的心,尽管还在亮;灰蓝的是见清堕入尘俗的心,已变质多时。

不完美的“见清”却造就了最好的井柏然

一个不完美的见清成就了一个最好的井柏然。曾经好不容易建立的偶像光环也渐渐淡去,然而井柏然明显并不在意,他始终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在自己的节奏里。迈向真正的演员之路。

不完美的“见清”却造就了最好的井柏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