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王菊的社会级现象,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因为工作原因,我能接触到许多娱乐圈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或是初出茅庐的艺人经纪,或是整日码字的宣传策划,或是鞍前马后的明星助理……形形色色,鱼龙混杂。

然而这些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怀明星梦。

不同于他们江湖深远的前辈——在圈子刚起步的年代,靠着独一无二的野路子起家,用背景和人脉推出一个个大腕儿——现在的娱乐圈人士越来越多地从普通家庭走来,规规矩矩地一路数理化读到大学毕业。

所以,当我在《创造101》里看到王菊,模特经纪出身,以25岁高龄成为女团练习生突然爆红,就立刻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纵观王菊的社会级现象,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我们这一代见证中国影视业起飞,看着《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长大的人,谁没偷偷幻想过钻进那电视荧幕里?可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苦无门路又没资源,学艺术更是一场豪赌,唱歌跳舞乐器都烧钱,换来渺远不可测的前途。

家长会告诉你,学习不好才去考艺校。于是大多数人还是按部就班地考学、工作。女孩子的话,最好是当老师、公务员,容易嫁个好人,一生就无风无浪地过去。还有一部分不认命的人,只好选择“曲线救国”的法子,想当明星就先接近明星,从娱乐圈边缘的助理、宣传、经纪人等等开始做起。

王菊也一定是从这条路走来,曾按着父母的意愿做了小学老师,接着又当培训师、互联网猎头,后来终于做到了最接近娱乐圈的模特经纪。

纵观王菊的社会级现象,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在北京工体一带的夜店、KTV活跃着无数的“王菊”,他们多半有几分姿色,有几分歌喉,跳的也不比明星差。上前一问,十有八九是圈内人。只不过明星的才华用来取悦粉丝,王菊们的才华用来取悦客户,粉丝看到偶像就满足,客户却阴晴不定难捉摸,初出道的小经纪人无不是整天求爷爷告奶奶,卖萌撒娇、忍气吞声,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练就了一身的八面玲珑。有的人也许就此沉沦,有的人却始终清醒,一旦抓到机会,一定要红给你们看。

于大众而言,王菊无疑是近几天横空出世的一颗“妖星”,可是在我看来,王菊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想实现明星梦的普通人,一路兜兜转转,恰好红了而已。

王菊看上去融入不进女团,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欧美范儿或是黑壮的外形,而是她早已自成一体,试过了所有错,走过了所有路,25岁了再回归初心,只会比15岁时更完整、更丰富,她一个人就是一个团,万花筒般折射出女性的千面。

纵观王菊的社会级现象,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然而世俗定义中的女团又是什么?我记得第一次看《创造101》,看得只觉胸闷气短,那么多人挤挤挨挨,每人就分到一两句,还要配合,还要抢C位,还要一团喜庆,像我这种KTV被抢唱两句词就恨不得跟人拼命的麦霸肯定是进不了女团的,女团就像是集体主义和等级社会下诞生的新式主旋律。

节目里那个巨大的金字塔才是101的本质,柔柔地被一层粉红色的外衣包裹。

纵观王菊的社会级现象,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每个女团成员只是金字塔上的一块砖,而不可以当完整的人,她们只能选择有限的几种风格变换,或可爱,或英气,或甜美,或御姐……听上去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肤白貌美大长腿,努力勤奋有毅力。

最终进入上位圈的,都是有备而来的。有的早已出道,有的小有名气,有的家境优渥……在我们普通人苦学几何代数和唐诗宋词的时候,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女团偶像们正在研究哪个角度最诱人,哪个姿态最优雅,哪个举动最吸粉。

从一开始,吴宣仪孟美岐们就赢了。而王菊如程咬金般杀出,也不是因为她的唱跳表现,而是一次与马东的对话——为什么自己是最不像女团的选手?为什么有些女孩没实力只凭好看就可以得到观众喜欢?

正儿八经的练习生是问不出这种问题的,因为她们是“长得好看”的既得利益者。传统的偶像是负责造梦的——通过姣好的容貌和美丽的歌舞。引来粉丝无脑舔屏、崇拜,类似原始人的迷信与敬畏。

纵观王菊的社会级现象,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只有王菊——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几经淘汰边缘,各项外形指标都饱受争议,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模特经纪,才能真正呼唤三观。

纵观王菊的社会级现象,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无论身份如何变化,王菊的关键词永远是做自己。因为普通人扎入娱乐圈的“曲线救国”本来就已经九死一生,从小学老师到模特经纪,她演了25年的“别人”,现在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却还要再演一个白白瘦瘦的偶像?犯不着,也对不起多年的牺牲。只有真正做自己,一切才有了个意义。

当一个普通人走完所有的命运弯道,经历过所有黑暗,还能坚信15岁时最单纯热血的选择,这样的她是所向披靡的。就像一个行走的宝藏,一颦一笑都是故事,胜过所有傻白甜苍白的美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