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揭秘:二百年不拿下匾额上的箭头,神奇方式运来超重巨石

世界上最壮伟的木质建筑是什么?北京故宫!世界最有名的宫殿中它位列第一。

鲁班的后世子孙没有让手艺失传,在历代宫殿中可以看到传统木工的八面玲珑奇迹。故宫是明清两代的北平皇宫,现在称故宫。看故宫就是欣赏中国文化阅览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现在有幸能看到故宫真是太幸运了,有好多次故宫差点毁灭。

北京故宫揭秘:二百年不拿下匾额上的箭头,神奇方式运来超重巨石

故宫据统计有9千多个房间,有说是9999间,一万间少一间是人间帝王敬畏上天的低调。当年朱元璋儿子朱棣在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兴盛壮大,成为所谓的龙兴之地,当他击败皇侄朱允炆后成为永乐皇帝定都北京。

规划设计故宫堪称是大设计,从风水、文化、建筑、绘画等多方面构思,所以建造起来非常困难。从全国各地运来的预备材料不计其数,光是备料等先期工作就用了十多年。高山大岭中的楠木被拉过来,名贵的玉石、理石被运过来,可是有一块巨石却难住了工匠和设计师们。

北京故宫揭秘:二百年不拿下匾额上的箭头,神奇方式运来超重巨石

丹陛石是建在大殿前后的雕龙步行石,必须是完整的一块,只有皇帝有权走在上面。故宫保和殿后的丹陛石非常庞大,那时没有任何车马可以运输它。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好几万人在巨石必经的运输路线上挖下深井。冬天来临,室外零度以下,就从沿路水井中取水浇到路面上形成神奇的运输冰路,然后巨石在冰面上滑过,滑进了故宫……

建好的故宫防火成了大问题,有人质疑为什么故宫内的匾额上所有的“门”没有右下角的竖钩笔划,好事者就考证说从宋朝开始皇宫内就这么提匾额,是故意这么写的,是为了防火。这有些牵强,故宫还是着了几次大火,都很残酷。

北京故宫揭秘:二百年不拿下匾额上的箭头,神奇方式运来超重巨石

明朝嘉靖年间,着大火把故宫前三大殿、午门等都烧毁了;到了万历年间,又是一场大火烧毁了三殿三宫;崇祯末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后来他觉得形势不妙守不住了,就在撤退时点燃了故宫……

清朝时最大的故宫危机是八国联军进京引起的,当时的圆明园被联军一把火点燃烧毁,让中国人疼了许多年。想想当初要是在故宫中放火,后果更无法接受……

对于皇宫大院来说,防火确实是大事,就准备了镏金大缸接水防火,后来上面的金子被八国联军用刺刀刮走了……

北京故宫揭秘:二百年不拿下匾额上的箭头,神奇方式运来超重巨石

就是到了民国时,故宫也屡有危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依然住在故宫中,后来辫子军在张勋带领下支持溥仪搞复辟。当时为了驱除他们段祺瑞下狠心派出飞机飞进故宫低空投下了炸弹……

抗战爆发后,为防止文物被掠夺破坏,故宫内的文物打包成一万多箱运走,现在很多文物在台湾。

时光飞逝,现在走进故宫的人每天都很多,甚至地上的地砖都被踩残破了。有好奇的人会发现,故宫隆宗门上的匾额有一个黑点,它是一只扎在上面的箭头。

北京故宫揭秘:二百年不拿下匾额上的箭头,神奇方式运来超重巨石

在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震惊天下人,有一分支是天理教。当时天理教中有人根据天象算出天下大乱,就准备单刀直入偷袭皇宫。

二百多名天理教众攻入紫禁城,据说有内应才得手。后来虽然冲进宫中却因寡不敌众失败,因为宫中的火枪点射很猛,但这些人还是成功在隆宗门上留下痕迹,一支愤怒的断箭。

有人想拔下这支箭,结果被嘉庆喝斥,没人再敢提起它。大约嘉庆怒火中烧,不想拔下这支箭,想警醒自己和宫内人时刻警惕。

事实上嘉庆当皇帝后的第二年,白莲教活动就如星火燎原。二百多年过去了,这支箭成了有名的历史见证,特殊的文物。它仿佛时时提醒人们,故宫是一条满载文化沧桑的大船,风雨中的能听到波涛呐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