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传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时代潮流

根据西班牙对俄罗斯这场淘汰赛的赛后数据统计,西班牙整场占有74%对26%的绝对控球优势,以及25次对比6次的悬殊射门次数差距下,最终还是被逼平,在残酷的点球大战中落败,过去十年来由西班牙引领的传控球打法再次遭受打击,而西班牙出局后,可以预言本届必有一匹黑马将杀入最后的冠军决赛。

西班牙传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时代潮流

西班牙实力超群,对俄罗斯之战掌控了全场近3/4的球权,最后竟然还无法赢球,实在让人惊讶。

西班牙出局后,右半边剩下的俄罗斯、克罗地亚、瑞典、瑞士、哥伦比亚、英格兰,这六队将决出一支球队闯进最后决赛,除了英格兰在1966年夺冠外,也只有瑞典在更遥远的1958年世界杯作为东道主闯进过决赛,因此本届可望诞生一支半世纪来首次踢进冠军决赛的新面孔黑马。

本届16强出炉左右两半边各自分开站位后,夺冠的热门赔率重新开出,西班牙得利于跳开了死亡的左半边,也因此升为夺冠的两大热门之一,可是面对实力相对较弱的俄罗斯,全场控球率高出对手近三倍,射门次数多出四倍这样的场上绝对优势下,最终还是被逼入点球大战饮恨退场,从这场比赛我们应得到很大的启发。

本届至今52场比赛中,有20场以上的对战,场上控球率较高的一方,还有全场射门次数较多的一方,最终都未能赢球,成了赢了局势却输了球的结果。这样的场数比例,占了目前约40%的高比例。

西班牙传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时代潮流

德国对韩国之战全场控球率达到7成,射门26次也远多于韩国的11次,但最后的结果却是韩国2:0 赢球

赛前俄罗斯即被评为世界杯最弱的东道主,事实上,这支俄罗斯队的整体实力,是比上世纪80年代的前苏联队差,也比独立后出现在2004年欧锦赛的俄罗斯队弱,而本届俄罗斯踢进16强赛面对实力强过他们的西班牙,拿什么去跟西班牙争胜?俄罗斯聪明的不采取正常的攻防打法,选择全力守住对方,于是场上的俄罗斯队,坚持在自己后场密集联合防守;而占有主导攻击优势的西班牙,整场在中前场至禁区外围一再的在导球传动,缺少有威胁性的穿越突破传球出现,而1比1平手的两个进球还是带有意外造成的,一个乌龙球,一个点球,使这场成了进入淘汰赛至今最沉闷的比赛。

西班牙传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时代潮流

俄罗斯以弱搏强,采用后场密集联防策略凑效,让掌控大半攻势的西班牙屡攻不进。

这场比赛也让我想起2010世界杯首度夺冠时的西班牙队,当时西班牙首场亮相即栽在瑞士脚下,射门次数多出3倍,控球率也高达63%,最终首战输了球。不过他们及时调整心态,把取胜放在第一位的考量下,往后踢的很谨慎保守,每场仍将场面牢牢的控制在了自己的脚下,平均超过60%的控球率、比对手多出一倍的射门数,西班牙强大的控制力让对手都只能被动防守。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进入淘汰赛以后都仅仅以1比0小胜,场面踢得并不好看却最后如愿拿下冠军。

西班牙的传控球打法,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最风光,连续拿下两届欧锦赛以及世界杯冠军,也让我们见证过去十年内各支球队对于控球率态度的变化。根据统计数据,英超在2007-2016赛季的9年时间里,控球率低于4成的球队,在单场比赛中的获胜次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在2007-08赛季的时候,控球率低于4成的队伍,一共才赢下了19场比赛。在那个年代,失去了控球率意味着你已经输了一大半了。不过到了2015-16赛季的时候,这个数据来到了惊人的52场。

最佳范例是2016年的夏天,当莱斯特城在英超诸强的仰视下,举起英超冠军奖杯的时候,或许我们真的不能否定:速度为王,快速反击是最强的威胁。莱斯特城以英超倒数第三的44.7%的控球率、以及倒数第二的70.5%的传球成功率,完成了一个如同梦幻般的赛季。

西班牙传控球打法再受挫 快速效率才是时代潮流

莱斯特城俱乐部在英超2016球季以颠覆传统的方式夺冠,这可能带给世界各国很大的启发。

今年最新鲜明战例:2018年4月11日欧冠八强赛,罗马在主场全场控球率仅43%,竟以3比0击退巴萨,最终逆转胜出,总比数4比4凭客场进球优势,把巴萨淘汰四强门外。

不仅仅只是英超,国家队的大赛更是铁证如山,看看过去的几届两大赛,让人非常吃惊的是,2010年世界杯上,控球率低于45%的队伍,居然仅仅只有3%的获胜率。这几乎就意味着:输掉控球率,你就输了!但是在这之后的2012年欧锦赛,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欧锦赛上开始飞速上升。仅仅6年之后,在2016年欧锦赛上,控球率低于45%的队伍胜率已经来到了30%,这是八年前南非世界杯时的10倍。

无限娱乐—提供专业的体育赛事分析,精确把握赛果走向的主流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