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四大误区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安全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同样,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看待安全感也是如此。

今天得空,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关于安全感的看法。碍于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理论层面的东西也就一笔带过,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搜索相关资料或者留言评论,比较重要的会分篇分享。在这里就先聊一聊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几个误区。


心理: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四大误区

安全感很多时候被认为是一种确定感。例如,我确定自己是安全的。

它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从出生开始便伴随我们生活的始终,并且影响我们的恋爱、婚姻、工作、社交、饮食、生存等各个方面。在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安全感影响个体本身和个体与除个体外所有人事物的关系和互动

安全感的影响可以从两部分来看:

  • 我们与除个体外所有人事物的关系和互动部分。安全感是维系我们与外界关系的重要基础。除极个别的特殊情况外,我们不会选择一个不信任的人交朋友、结婚、合作;会很容易因为对方不能在互动中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而终止关系;不会去吃对自己有害的食物;会因为组织、机构的不良信息而对其保持距离。可以说,能够给我们安全感的人事物自然与我们的关系比较近,毕竟趋利避害也是本性。当然,过度的不安所带来的无奈之举在生活中也有,但实属少数,就不多做讨论。

  • 安全感对我们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影响我们的个人成长、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更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它是很多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的主要成因之一,并且极度缺乏安全感也是精神类疾病的表现和成因之一(安全感只是成因之一,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安全感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且动态的,早期的话主要依赖于父母本身和与父母的互动;逐渐成长起来后,影响因素就有赖于早年建立的安全感、自己、经历和与个体外所有人事物的互动


心理: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四大误区

接下来我们集中看看平时生活中大家对安全感的误区。

误区一,觉得安全感就是房子、车子、票子。

安全感确实是和物质有一定联系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安全感就等同于物质。安全感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不是外物。房子、车子、票子是属于外界的,不是属于内在的,它可以成为内在建立的一部分基础,但是却永远只是外在。外在能不能替代内在呢。暂时替代是可以做到的,但长久替代是不存在的,毕竟如果能够替代,又何须分一个内外在呢。关于这一点,2011年拍的《鸿门宴》也可作佐证,刘邦最终登上大位,却因范增一计,对韩信、张良等赶尽杀绝,身边无人可信、无人敢信直至终老(当然,这里只是提一下剧情,是否符合史实不做讨论)。

心理: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四大误区

误区二,把自己的安全感交到别人手里。

生活中确实很多类似的情况,就是刚接触一个人感觉挺好,接着成为朋友,但随着接触中发现这个人不靠谱、不可信,从而保持距离。别人的表现让我们觉得这个人不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从而疏远。

这是一般情况。但还有一种类似于“一周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状况。比如,两个人谈恋爱,一方看另一方老用手机和异性聊天,心里面不舒服。然后在找对方的时候,对方没有及时回应,就会容易想对方是不是又在和异性聊天,是不是在暧昧,是不是在出轨。

和异性聊天这个行为是否能够说明这个人是不可信的,是否能够完全的使我们对对方的安全感从零变无甚至变负呢?

我觉得是不能的。但是这样的例子却非常多。随后即便澄清对方和异性聊天不是暧昧、不是精神出轨,但另一方也很难做到不多想,很难再去相信了。

别人的行为中可能带有一些疑似“不安全”的成分,但对其行为的解读是和我们自己有关系的。如果我们带着“不安全”的眼镜去看待周围,总能找到不安全的成分,而这些成分可能只是疑似,有时候甚至是自己的错误解读。

当然,提高自己的安全感是让自己不那么容易多想,而不是对对方不良行为的纵容。如果确实行为不端,自然要想办法解决或者远离。

心理: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四大误区

误区三,陷入对物质、权利、依赖等的追求之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在。

诚然,小时候的经历确实会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影响,每个人也都必然会在小时候经历一些不好的事情。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他们总会提到“我穷怕了”、“我不想再被欺负”、“我不想再被抛弃”,他们也确实非常努力的去追求物质、权利、依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从而让自己摆脱过去的影响。但最终追求的越厉害,陷得越深,过去对自己的影响反而更大了。

小时候安全感的缺失,让我们的某些方面处在暂停成长或者缓慢成长的状态。长大后,因为这种停滞表现出了对某些东西的执着。我们妄图用现在的努力来填补过去的缺失,但过去又是不能改变的,也就是无论再努力,过去的缺失是填补不了的。这些执着的背后,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是暂停或缓慢成长的那一部分。我们需要的是让他们成长起来,从过去对自己的束缚中走出来。

当然,这些朋友的努力也确实会对他们带来不少收获。但最终他们都是不开心的,甚至是非常焦虑的。

心理: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四大误区

误区四,把满足自己安全感的缺失,当做是对别人好。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已经讨论了事情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我们提供的东西未必是帮助,可能是侵害。

这一点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表现,其背后也有安全感这个因素在里面。

我们总会听到“我是对你好”、“听我的少走弯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类似的话。“老人言”确实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当我们觉得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是我们自己这么觉得,处于善意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提醒。而有时候别人不需要这些帮助的时候,就缺乏了合作完成改变的基础,合作就无法展开了。

但并不代表“想帮助别人”的朋友就会停止,他可能会引经据典说很多实例、可能会想很多办法,就是为了让你愿意听他的,从而“少走弯路”。在我们不听的时候,他的内在是什么状态呢?

“我是对你好,你应该听”、“你不听就会犯错,我不想你犯错”、“你这样真是让我失望,我是真的对你好呀”、“你这么冥顽不灵,真让人操心”等等。另一方云淡风轻的,他的内心已经上演了各种大戏,并且焦躁、不安。当终于别人听了的时候,他也会长舒一口气,还好你听了。别人可能确实出于好心,也可能确实能够提供价值,但是这种执着和坚持,是否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不安呢。

而这种对他人生活“指手画脚”,总想掌控的例子,我想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吧。

心理: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四大误区


觉得环境安全和觉得自己能够应对,你更偏向于哪个重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