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20年投入2000萬,學生包攬「梨園春」,可他卻天天這樣想


翻跟頭,壓腿,劈叉,倒立等等這些動作當出現在一些僅有10歲左右的孩子身上時,恐怕所有同齡的孩子正陶醉在小學放假的喜悅中,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這些孩子練的是河南地方影響力最大的戲曲--豫劇的基本功。

簡陋的練功房內,地毯顏色都不一樣,各種材質的地毯拼湊在一起儘可能的營造出練功的氛圍,希望孩子們能在這裡艱苦練功。

這是一所民辦中專名字叫“河南省王希玲藝術學校”,王希玲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先生的弟子,而校長陰志勇是王希玲的兒子。

20年前,陰志勇的酒店生意正開的蒸蒸日上時,母親告訴他想開辦一所藝術學校,希望更多的人能學習豫劇,將自己所學傳承下去,兒子二話不說關了酒店開始辦學,辦學說起來簡單真操作起來談何容易,沒資金、沒場地,僅憑王希玲的名氣招來的學生有時候還不夠學校的正常開支,為了找經費陰志勇多次找到教育部門希望能扶持一下,得到回答卻是全省那麼多民辦學校如果單獨給你開這個口子,別的學校怎麼辦?

陰志勇心想熬吧,總會有出頭的一天!

隨著河南電視臺的“梨園春”欄目唱響大江南北,豫劇熱一度成為一種時尚,陰志勇說“04年的時候大家都想學唱戲,都想上梨園春一唱成名,上學的人數達到800多人,甚至梨園春每個參賽選手背後配戲的人都是我們學校的學生,那時候我們學校的學生幾乎包攬了梨園春。”

伴隨著熱度,學校隨機開辦了豫劇、曲劇、越調、相聲、曲藝、舞蹈、聲樂和音樂等專業,一所民辦中專辦的紅紅火火,現在每次聊起來陰志勇隨口就能說出某個學生是省歌舞劇院舞蹈團的主跳,誰是省歌舞劇院民樂團的中胡首席。


但是熱鬧的背後時刻伴隨著危機,缺錢是繞不過去的坎,為了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已經退休的王希玲要不停的演出,每年把二、三十萬的演出費投入到學校,如果有日子沒演出王希玲就會在家焦急的踱步,陰志勇知道這是母親在為學校的開支發愁。

跟企業合作是陰志勇想到開拓生源的一條道,他希望通過企業贊助辦一個“藝術宏志班”,幫助有天分的孩子,“從路費到學費以及吃住全部免費,每期一個班打算招收50名學生,但是招生效果不理想,我想不明白為什麼全免費也沒人來學戲呢?”說道這裡陰志勇表情很複雜,“我最近幾年無數次想過不幹了,有時候甚至每天都想不幹了,但只要有人學我還會堅持下去,直到沒人學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