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上「藤」梢——柴胡店鎮美麗鄉村結滿串串「致富果」

喜上“藤”梢——柴胡店镇美丽乡村结满串串“致富果”

喜上“藤”梢——柴胡店镇美丽乡村结满串串“致富果”
喜上“藤”梢——柴胡店镇美丽乡村结满串串“致富果”

據瞭解,這個因葡萄種植而為人所知安後村位於柴胡店鎮西南部,全村共60戶,172人,耕地面積180餘畝,村黨支部有黨員10名,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村、小支部。組織雖小,作用卻很大。近年來,該支部圍繞自身特色,強班子,增活力,先後打出“黨群團結+共同致富”兩張王牌,探索“庭院經濟+土地流轉”發展新模式,村民生活大幅改善,集體經濟從無到有,逐漸實現了“集體強、村民富、生態美”的大作為

喜上“藤”梢——柴胡店镇美丽乡村结满串串“致富果”

“黨群團結+共同致富”兩張王牌。2012年以前,安後村是遠近聞名的經濟薄弱村,村班子不健全,村級沒有集體經濟,群眾收入來源單一,村民幸福指數低。為切實改變安後村落後的面貌,鎮黨委先後通過選派市鎮兩級第一書記2名、選舉培養支部書記等,不僅健全了村班子,而且完善了村級決策制度。2014年,安後村成立了歷史上第一屆支部委員會。有了黨支部便有了主心骨,村黨支部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打出了“黨群團結+共同致富”的組合牌。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多次召開黨員和戶代表會議,積極凝聚黨群力量;為帶領群眾共同奔小康,支部書記多次帶領黨員群眾到濟寧梁山縣、濰坊壽光、山亭北莊鎮洪門村、張汪鎮楊樓村等地考察學習,努力找一條適合安後村發展的路子,黨支部實實在在的行動,也贏得了群眾信任。

喜上“藤”梢——柴胡店镇美丽乡村结满串串“致富果”

“庭院經濟+土地流轉”兩條路子。安後村黨支部根據外出考察的情況,結合耕地少、相對集中的特點,經黨員和戶代表投票決議,最終確定了發展庭院經濟和土地流轉的致富路子。庭院經濟,即該村充分利用村內“四旁、四荒”的土地資源,採取集體出資30%,村民出資70%的聯合出資方式,投資25萬餘元,由村集體統一引進種苗,統一搭建不鏽鋼葡萄架200多個,種植大紫王、醉金香、紅提等10餘個品種的葡萄1000餘株。2017年8月,安後村舉辦了首屆葡萄採摘節,吸引1000餘名外地遊客前來觀光、採摘。土地流轉,即為進一步放大農業效益,該村成立了安後村股份合作社,由黨支部書記任社長兼董事長,村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目前,全村180餘畝耕地全部流轉,利用流轉的土地新建大棚43個,主要種植鮮切花卉苗木、馬鈴薯、毛芋頭等經濟作物。

喜上“藤”梢——柴胡店镇美丽乡村结满串串“致富果”

栽下葡萄苗,結出“致富果”。安後村大力發展葡萄產業,有效地拓寬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渠道,村民不再“靠天吃飯”,讓貧困群眾看到了“錢景”,生活有了“奔頭”。如今在安後村,一條香甜四溢的富民路正鋪向遠方,不僅帶動一方群眾脫貧致富,更為柴胡店鎮的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靚麗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