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住校和不住校的生活分别是什么样?

爱丽丝MiMi酱

初中学生住校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住校和不住校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有一定的差别,作为一名资深教师,给大家分析一下住校学生的生活特点。

第一, 初中生住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初中生 都会选择住校。很多学校的住校生大都是农村孩子,因为上学不方便,他们只能选择住校,一方面便于他们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住校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寄宿生活后,生活自理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很多学生在家里的时候都没有怎样去管理和规划过自己的生活,住在学校后,这些都是需要学会的,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住校回到家后变得勤快懂事了。通过住校会锻炼一个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老师建议各位家长和学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送孩子去学校住。

第二,初中生住校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共同学习的热情。

住校可以增加同学之间交流,同学感情会比较好。不住校的同学平时的交流时间只是在课间或者放学后的时间,这对同学之间友谊的建立和发展有了局限性。如果住校同学之间的交流时间和机会都会增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在学习方面,住校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学,可以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的学习能力和解题思路是差不多的,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第三,住校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祯说:“独生子女过集体生活,能够满足他和同龄人交往的需求,住校对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有好处的。”这足以说明很多学生需要去适应这种集体生活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用这种集体生活的环境锻炼学生。



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在家里的时候学生都是有一定的依赖性,都觉得生活中有父母帮着整理,在学习中父母督促了才会去学习。在校住宿,这些事情都需要他们独自去完成,尤其在学习方面,住校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学习方面比较自觉。

很多住校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习惯都是有不同特点的,住校生更加独立自主,而走读生比较依赖家长。最后老师还是建议各位同学能够尽早体验住校生的生活,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希望老师的建议可以帮到大家。


优学优考策略

几个月前我也曾很纠结:孩子升初中了,是选择住宿的学校还是走读的学校?

住宿的学校离家几十里,半月一次回家日,有早晚自习,早晨五点半起床,六点到七点自习,晚自习到九点,九点半熄灯。

走读的学校早晨七点十分上课,下午五点放学。

犹豫再三,我还是选择了走读。儿子的同学中有一部分选择住宿学校,我和这些孩子也了解了很多情况。

天伦之乐不只老人需要,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

高中除非离家近,大多数住校,然后上大学,工作,结婚,一个孩子真正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就这十几年,为什么早早把他送走呢?大人想孩子,孩子也想大人,有的住宿的学生会哭,毕竟还小。每天放学回家,看看爷爷奶奶,和家人谈谈一天的事,吃完饭,完成作业,初入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暖暖的家庭氛围。

长时间“磨”出来的好成绩不一定提高了能力,自制力强的孩子一样做到。

早晚自习,住宿生的在校时间比走读生每天长几个小时,这些时间会被习题填充,再加上自习由老师管理,成绩自然会高。住宿可以提高成绩,这是很多家长选择住宿的原因。但是,即使不住宿,自制力好的孩子依然会管理好自己的课外时间,一样能考出好成绩。这就要看家长有没有决心晚上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放弃点自我了,培养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责任重大。前一阵有一个母亲派出所跪求儿子断绝关系的视频,儿子打母亲固然忤逆不孝,但母亲放弃了儿子整个童年,当儿子长大才想起承担责任,已经晚了!


住校生活老师家长看不到的地方很多,而十三四的孩子判断力还不够高。

住校二十四小时都有人管,孩子会很听话,这是家长的美好想象。进入集体,学会和人交往,学会相处的同时,不好的东西也会进入视线,而十几岁的孩子不一定能正确判断。老祖先早就总结出“人扶不走,鬼搀飞奔”的道理,一个坏孩子,会带偏一个宿舍的孩子,这不是危言耸听。

家长不“狠心”,住宿孩子也独立不了。

住校让孩子锻炼锻炼,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可是,事实是,回家日孩子依然大包小包把脏衣服脏袜子背回了家。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不在于住在哪里,而在于家长的做法。

除非孩子很自立,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自制力很高,而且孩子自愿去住校,否则尽量不要让初中的孩子住校,我认为弊大于利。


青荷诗苑

看得出,题主想了解"初中住校和不住校”有何不同,目的是想在这事上做个决断吧?

那好,"三味"的观点是:内宿(住校)比走读(不住校)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鉴于篇幅原因,下面"三味"着重谈谈初中生走读的弊病和内宿的好处,供题主取舍和决断。



走读(不住校)的弊病

虽然,走读的好处也不少,如:有利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随时了解并纠正孩子学习和思想问题;有利加深孩子与父母间感情;有利孩子生活饮食习惯等。但其弊病也明显:

1、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过多,容易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降低孩子的“承挫力"。

2、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过多,更易导致孩子逆反心理。

3、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过多,如果父母爱唠叨,反而会助长孩子对父母的厌恶心态。

4、如果家庭教育环境不佳,如:家人不和陸、父母教育观念和方式不科学、家庭成员生活习惯不健康等,必然会对孩子的学习、思品及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5、孩子走读,须家长接送,长此以往,家长辛苦烦琐,负担加大。

6、孩子住家,须起早贪黑,时间和精力上更繁忙和紧张。

7、长期往返家校,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内宿(住校)的好处

内宿(住校)固然有不利,如:生活条件稍差或不习惯;不便于家长随时掌握孩子学习和思想情况等。但其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好处却更为明显:

1、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

2、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习惯。

4、有利于孩子更科学、有计划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文体活动。

5、学校的学习、生活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6、更有利于孩子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情感培养,让孩子更好融入集体中去。



以上仅为"三味"个人看法,家长可根据孩子个性和意愿,做出最终决断。


三味聊心屋


武松

前几年的时候,我也很鼓励初中生能够住校,这样能够锻炼孩子,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问题是后来我突然发现了,初中生虽然表面上长成了大人,可是他的思想还是非常幼稚的。如果没有一个可以经常监督他的人在旁边,引导他,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拿我认识的人来举例。

小姑娘12岁开始独自到城市里面来住校,以前一直是在镇上。小学的时候成绩还算挺好。上了初中以后,母亲把他送到学校,每周末回到亲戚的家里面住。亲戚也很关心他的学习,然后每个星期会增加他的作业,给他布置各种各样的任务。刚开始第一个学期,还算比较好,能够完成任务,到了第二个学期开始,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上课的时候经常跟同学讲话,玩手机。上网屡禁不止。母亲过来还经常会说一下她,问题是后来连母亲来说说的话都不管用了,母女两个经常对打,对吵。

也是因为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的思维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每个星期的见面根本就跟不上孩子的思维变化。所以我现在对住校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因为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一旦抓不住的话,情绪变化很快,就会升级,变成行为方面的问题。

所以对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独立能力一般的孩子的话,最好是不要住校。


爱育小小梦想

我多年耳闻目睹中学住校部分学生生活表现,也是很有感触的。

住校生:

1、早晨起床铃一响,赶紧起床,不然就可排队洗脸、上厕所了。

2、刷牙时牙膏没了,向旁边同学求救:“用用你的牙膏”;毛巾忘带了,“哦,不洗脸了。”;飞一般跑向操场。

3、遇到天气突变,衣服穿薄了,宿舍不到开门时间,撑着吧,没办法。

4、放学了,饿着肚子排队入餐厅,再耐心等待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饭菜盛好,终于可以吃了,“好辣”;“我不爱吃土豆”;“太咸了”;不吃就等挨饿吧。

5、回教室写作业了,“这道题怎么做?太难了,你给我讲讲呗!”,“我这星期忘带字典了,你借我用用。”,“我头有点疼,能帮我接点热水吗?”,课余时间相对充足起来。

6、晚上回宿舍,在教室憋了一天了,会唱的大声唱两句,;肚子饿的,吃点零食;爱说笑的,高谈阔论,真是热闹。熄灯铃一响,所有活动本该立即停止,可等宿管老师一走,又开始继续,只不过声音小了点,兴奋起来有时熬到半夜。

7、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喉咙疼、肚子不舒服、感冒发烧,陆续开始请假。老师很着急:拉下的课咋办?学生声称:可以回家了。

8、每周五,课最难上,学生的心早已飞回家了,周末和父母团聚,家长问这问那,孩子开始还一一回答,时间一长,懒得说了。“还那样”“没啥事”“学习还行吧”“我想看会电视,能不再问吗?”

这是一部分住校生,虽不代表全部,但写到这,不知家长们什么有感觉?


芝兰其室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离学校有些远,每次去学校走路要一个多小时,每个星期五放学和一个村的同学要么是步行回家,要么一起凑钱坐摩托回去,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真的挺开心的。除开周末,剩下的五天时间就是住校的了,班上也有走读生,那个时候挺羡慕他们可以每天回家,吃到家里人做的饭菜的。而我们住校的,食堂饭菜很差,每天一到饭点,老师宣布下课过后,就要拼命的忘食堂跑,去晚了的话最后的饭菜会更差。至于住宿,宿舍不像现在,每间都有洗浴间,我们那时候,都是趁着晚上的饭点,用开水瓶去开水房打水,然后放回宿舍,晚上简单的洗漱一下,洗澡那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开水不够,空间也是不允许的,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宿舍,挨着放了七个还是八个上下都有床位的床,具体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一个宿舍正好住满一个班的女生(除开走读的),只留有可供走路的过道。现在想想,我当初到底是怎么过过来的,冬天一个星期不洗澡那还好,夏天。。。那真的是,每个星期回家洗澡,用奶奶的话说,搓下来的污渍都能煮一锅汤了。可能因为我是个女孩子吧,从小到大都挺乖的,初中的时候成绩从不让家里人操心,每个周五下午一回家就会直接把作业做完,剩下两天和村里的小伙伴玩。至于不住校的同学,一般都是家里住学校附近,每天早上吃早饭的那个点班上在学校住宿的同学都会托住在校外的同学带早餐,改善一下伙食(学校只允许走读生出校门,他们也有专门的走读证)。

具体的区别应该就是不住校的学生比住校的学生自由很多吧,不住校的学生会有很多机会去网吧上网,然后第二天精神不振。当然,我也是就我那时候上学情况来讲,现今00后的小孩子不论是吃住方面还是学校住宿环境,都比我们那时候好的多。孩子比较乖的话建议家长将孩子放在学校住宿,主要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卖茶茶de小仙女

对于初中孩子住校和不住校的问题,我曾经也纠结过好一阵子。孩子考到了离家30公里的一所名校,由于家庭经济的问题,本打算让他住校,可是后来,我咨询过很多老师,他们给我的答案完全统一,那就是坚决不要住校。1、作为一个12岁的孩子,他们毕竟还只是个孩子,自觉性、自律性都很缺乏,住校后很难约束好自己;2、初中阶段是孩子进去青春期的重要阶段,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过度好这个特殊时期,做好引导教育工作;3、初一是孩子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关键年,这一年的习惯培养决定了未来几年的成败。所以,无论从孩子的心里、生理、和学习,都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督促、教育、引导。住校生也不排除有很自律的孩子,我们班就有一个,特别懂事,学习也非常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孩子经常独自哭泣,想念家人,因此性格上变得孤僻、敏感。这都是住校的弊端。也许孩子成绩好,可是人的成长更需要心理上的健康。况且,人生中能有几年陪伴孩子?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可是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亲情更可贵。当看到我们班住校的孩子发着高烧,家长却不能来带孩子看病,班主任抱着孩子三天三夜的时候,我都流泪了,不知道他的家长怎么能这样狠心。在孩子的心里又会留下什么样的阴影?所以我建议大家,再苦再累也要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住校。


卡贝斯30880681

我们这里初中是就近入学,所以没有初中住校生,如果有我应该也不会让孩子去住校。

一来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懵懂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在成长和变化,而这一阶段也是孩子人生中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立的关键期,孩子不在身边,家长很难去洞察孩子的想法,也很难有与孩子坦诚交流的机会,这会让我感到不安。

二来学校是个小社会,形形色色的孩子都有,宿舍更是,虽然住校也是让孩子培养独立性的好机会,但我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社会经历少,解决问题能力还不足,在行为习惯上容易跟好就学好,跟坏就学坏,我希望他能够再锻炼一段时间,学会如何与同样青春期的同学如何相处后再住校,比如三年后的高中生活。

不住校,我们每天午饭和晚饭时间可以交流,可以沟通,可以互相照顾,可以享受到亲情关系。晚上可以看到他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掌握他们学习状态。

亲情关系大于一切,初中就住校,必然在成人后与父母关系容易疏远。



小蜗牛的精神家园

当时上初中是在一所山区乡镇初中,住宿条件还是比较差的.

一般早上住宿生早上5点多要起床跑操,这个学校是有响应的广播声音的,我们起床后要洗脸刷牙,但是用水比较紧张,往往洗脸用的是很少量的凉水,并且要好几个人用一盆水.这个时候走读生也会在家洗脸刷牙到学校,但是她们家里条件肯定要比学校要好的.

然后跑操结束后大家去教室上早读,这个大家都是一样的.

早读结束后是早饭时间,住宿生会拿着碗去食堂打饭,早饭那时候是稀饭,菜的话要自己准备,往往是从家里面带来的.走读的学生们则是回家吃饭的,他们一般家就在学校附近.

上午、下午上课大家都是一样的.


午饭、晚饭住宿舍也是在食堂,需要排队打饭,饭菜油水很清,还能将就着吃;走读生都是回家吃饭,其营养肯定要比学校的要好,但是有些学生回家要自己做饭的.

下午吃饭时间比较长,走读的学生可以出去回家吃饭,但是不允许住宿舍出校门,门卫会查证件.

晚上上课到8点多,然后住宿舍回宿舍睡觉,走读生出校门回家.住宿生往往一个小小的房子就要住20个人,不仅拥挤而且条件很简陋.走读生在家住的话一般都是单人床,一个人一个房间,条件好很多.

周五的话,住宿舍会回家,少的几里路,远的要几十里,有的走路有的家长接送有的坐班车有的骑自行车;而走读生仅仅几分钟就能走回家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