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今日封面】

新发现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大脑额叶中有一个独立的区域来控制喉咙,调节说话和唱歌的音调。喉咙的两个主要功能是发出声音和调节音调。人类是唯一能通过有意识地控制音调来表达相应情绪和意义的灵长类动物。此前人们认为,这种能力是由喉咙的解剖学构造决定的。但最新研究表明,神经活动对喉部肌肉控制的进化可能在语言行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人类语言发展的推动力。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英国剑桥大学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地球早期存在的一些复杂的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变得更高、更大,其原因并不是为觅食,而是要把后代散布到更广阔区域,从而更好地繁衍。刊登在英国期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上的研究报告说,在比震旦纪(约6.35至5.41亿年前)更早的时间里,生命体在体积上都非常微小。然而到了震旦纪,复杂的有机体开始出现,一些甚至在体型上能够长到两米高,它们尽管看起来像蕨类植物,但其实很可能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之一。

纯科技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近日,中国科学家从一些罕见带有舌骨的热河恐龙化石上得出诸多颠覆性的“新知”:可能由于获得了飞行能力,鸟类的舌头才开始渐渐骨化、并逐渐可以伸出口腔,方便它们采食;这一进化革命发生在距今1.2到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最早的“证据”来自小盗龙和孔子鸟。这些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志恒团队和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学者的合作研究。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天文预报显示,七月天宇将上演“水星东大距”“火星冲日”“月全食”等多个精彩天象。7月12日,“水星东大距”率先登场。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这是水星今年的第4次大距。本次大距观测条件还算不错。如果天气晴好,大气透明度好的话,感兴趣的公众有望在日落后的西偏北方向低空中找寻到水星的身影。作为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火星冲日”将在7月27日震撼上演,这是15年一遇的“大冲”。

消息站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为解决地铁车厢异味,近日,北京6号线率先尝试在车厢内运用“光触媒”除臭杀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光触媒后车厢内细菌总数减少了80%。据介绍,下一步将根据情况将光触媒推广到更多线路。目前光触媒主要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等环保领域,将光触媒运用于净化地铁内空气,在北京尚属首次,在国内也不多见。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据“中央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猎鹰9号”运载火箭升空,运载2.7公吨设备前往国际太空站,其中包含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批老鼠,以及为航天员准备的超浓咖啡。人工智能机器人西蒙(Cimon),将成为德国航天员盖斯特(Alexander Gerst)的专属机器人。这个3D打印的德国太空局圆形机器人只比篮球还大一些,它可协助盖斯特进行科学实验。

看天下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当地时间6月30日,印尼东爪哇庞越,印尼腾格尔族印度教徒庆祝传统节日卡萨达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带着水果、蔬菜、山羊、鸡和纸币等供品爬上婆罗摩火山,在山顶上将这些供品抛撒到火山口,祈求丰收和好运。还有一些印尼人拿着网兜,在火山口附近接住当地腾格尔部族为祭祀山神而扔进火山口的供品,以期求得好运。

十五年一遇“火星冲日”即将上演;北京地铁启用“光触媒”除臭丨科技早新闻

●据美国中文网综合报道,美国密歇根州马科姆县(Macomb)警方称,当地时间6月28日,一名女子在密歇根州克莱门斯山一家中餐店内大发雷霆,对她点的单很不满意,先是将饭菜掷到地上,并与餐馆老板发生激烈争吵。最终,这名女客猛扑上去,一口咬在店主的耳朵上,并扯掉一小块肉。当地媒体报道,这名心怀不满的用餐者——24岁的安德森于6月28日晚10点左右被捕。

音频由讯飞配音提供技术支持

审核:王小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