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在國內紀錄片領域,央視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坊間一直流傳“央視出品,必屬精品”的說法,《舌尖3》除外。

但是最近剛出的一部紀錄片,又將央視的逼格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以往央視紀錄片在服化道方面的毛病在這部紀錄片了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看過的人都不吝嗇自己的評價,近乎溢美之詞,尤其是製作精美,還原度滿分的服化道。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可是,這樣的片子看過的人還是太少了。

《吐司遺城海龍屯》分為上下兩集,上集著重展現發現和挖掘過程,下集主要進行歷史背景的交代。

整部紀錄片時間短促緊湊並沒有多餘的廢話,只是在第一集和第二季的銜接上有些差強人意,不過,可能是因為製作週期的問題導致。

對了,還有一點,《吐司遺城海龍屯》的敘事手法與我們之前看過的紀錄片都不一樣,它在紀錄片里加了懸念,誘引你一步步走進它所講述的歷史。

在這裡,真想手動@百家講壇,能不能學學人家,同樣都是一個單位,為什麼你的那麼枯燥乏味,而人家的就妙趣橫生呢?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和所有的大型遺蹟一樣,海龍屯的發現也是一場意外。

1979年初冬,為配合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遵義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葛振亞開始對境內古遺址進行先期考察。

在雜草叢生的荒山上,葛振亞偶然發現了貴州十萬大山之巔的巨石堡壘海龍屯,在常年籠罩的迷霧之中顯露,這是一座懸崖上的“宮殿”,三面環水一面銜山,堪稱絕境。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海龍屯到底有多雄偉壯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星空下顯得巍峨莊嚴的關口,在鏡頭的延時攝影下,交相輝映,格外迷人。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修建在懸崖峭壁上的關隘,這叫人心驚膽戰的高度恐怕在工業十分發達的現代社會都會望而卻步。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不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巨大天梯,大一點的小孩都要手腳並用才能爬上臺階,真的難以想象那時的人們是如何在這個天梯上面自由行走。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如今這裡早已是殘垣斷壁卻依然無法掩蓋它曾經的輝煌。

風水絕佳的海龍屯同樣流傳著諸多傳說,相傳這裡是奇珍異寶的埋葬地。

既然有寶藏自然就會吸引到盜墓賊以及大批考古學者,上世紀70年代,來這裡考古、偷盜的人絡繹不絕,結果就是導致當時遵義境內三座大型墓葬被盜墓賊搶先下手,極具考古價值的合葬群被搬成空冢。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為了不讓這種悲劇再度上演,考古學者必須跑在盜墓賊前面找到威靈英烈候墓,這項計劃也於2012年正式開始實施。

在這一年,海龍屯遺址被列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並於2015年成為唯一一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項目。

然而考古挖掘並非想象的那麼容易,他們一方面要揹負許多輿論壓力,因為我們對考古的認知普遍是考古等同於合法盜墓,另一方面還要耐得住性子,忍受不斷地失落。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他們找尋墓葬的手法只要看過《盜墓筆記》或《鬼吹燈》的人都熟悉。

用的不是什麼先進的高科技而是洛陽鏟,在盜墓題材小說裡北派使用的一種通過土層顏色來辨別是否有墓葬的工具。

跟洛陽鏟打了38年交道的貴州省考古研究所的高級技工賀軍虎,通過插、鑽、搗,拔出來的五花土斷定這裡必有墓葬。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為什麼有五花土就有墓葬呢?

紀錄片裡是這樣解釋的:

“洛陽鏟將地下土層結構原封不動地帶上地面,人為擾動過的土壤往往經歷了開挖和回填,打亂原有顏色界限,變成揉合多種土層的花土。”

就是用這種土方法找到了威靈英烈侯墓群,可喜的是墓群並沒有被盜過的痕跡,可惜的是,這是貴州省考古所迄今為止在遵義地區發現的,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大型古代墓葬,著實令人唏噓。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既然都確定了墓穴位置,接下來動土開館就好了吧?當然不是。

1956年北京明神宗定陵考古就是血的教訓,由於當時的考古人員保護文物的意識不夠強,直接打開了墓穴,導致大量文物接觸氧氣瞬間腐敗。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那些精美的絲織品更是在幾分鐘後灰飛煙滅,根本不可能再復原,所以盲目動工顯然是不可取的。

那麼,能有什麼好辦法做到既完成了考古又不損害文物呢?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考古隊將古墓整體切割套箱,運回北京,室內考古。

是不是很酷炫,是不是給大佬跪了。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基礎工作完成了,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自然是墓群的主人到底是誰?

考古人員在封閉的實驗室經過兩年的挖掘,在銀燭臺碎片上找到了線索,上面寫著五個字:雄威郎制使。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宋史》中記載,被被賜以“雄威軍都統制”封號的,是在宋代抗蒙青野原戰役中,一戰成名的楊價(jiè)。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13世紀,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無人能與其抗衡。

1235年,宋蒙戰爭全面爆發,四川戰區宋軍最高統帥趙彥納正被蒙軍圍困於青野原,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一支五千人的精銳軍隊突然出現。

他們善於使用毒弓硬努,潛伏于山林,靜如草木,動如雷電,手持利刃奔跑如飛,虎口刺青“忠勇”二字以壯軍威。

這隻軍隊的首領正是23歲的播州安撫使楊價。青野原一戰使楊價的播州軍被賜封為“雄威軍”,楊價本人也被授予“雄威軍都統制”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楊氏家族自此世守其土,經歷三朝變更,幾百年裡從未失勢,堪稱“流水的皇帝,鐵打播州”。

南宋時期,還因為楊價和其子楊文在海龍屯的頑強抵抗,延緩南宋滅亡三十年之久。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知道了墓主人,那麼播州又是毀在誰手裡?

明萬曆年間,播州的領主成為了楊應龍。

他為人狡詐多疑,好以誅殺立威,結怨甚深,所轄五司七姓不堪其虐,紛紛叛離。他的居所雕龍飾鳳,又擅用閹宦,儼然是一個土皇帝。

再加上其在播州根深蒂固,勢力不可撼動,又有欺壓百姓的之實,播州及周邊地區的百姓早就對楊氏家族怨聲載道。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當然,對朝廷構成威脅才是萬曆皇帝決心滅掉他的主因之一,紅顏禍水只是引發這場爭端的導火索而已。

楊應龍當時控制著經濟發達的播州地區,所持大量莊園和作坊,軍隊又是虎狼之師,西南地區無人可制衡他,對明王朝局勢穩定的影響可想而知。

隨即,爆發了萬曆三大徵之播州之役,楊應龍負隅頑抗多日之後於海龍屯自縊,死之前一把火燒了海龍屯。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如果說影片只是一部簡單的歷史紀錄片,那就沒說的必要。

讓人感動的是它的還原度,衣服、裝飾、盔甲、旗幡、頭盔,全是神級還原。

在製作團隊的微博上可以看到他們還有一部未上映的同故事電視劇《彼岸月隱》,所以紀錄片裡的很多古裝鏡頭應該就是電視劇裡邊的。

以紀錄片為考據基準,而後用電視劇的形式擴大呈現大背景下的歷史故事,這種一餐分食的模式很值得借鑑,怪不得下集裡道具場景素材那麼多。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吐司遺城海龍屯》之所以在道具方面還原度極高是因為製作團隊所有人都具有匠人精神。他們在製作經費不高的情況下,力圖節省日常開銷,許多團隊成員自願降低薪水,將“好鋼”用在刀刃上。

在道具製作上再現了《平番得勝圖》(明初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後代保存,稱“岐陽王世家文物”,是一卷描繪萬曆年間平定西北少數民族叛亂的歷史畫卷)中明代裝束,高度還原了平播戰役的古戰場,隊列、陣法、軍帳、傳令方式、點兵發兵儀式等都能看到《平番得勝圖》的影子。

央視這版高分「盜墓筆記」,不該只有482人知道

反觀那些摳圖、道具渣的電視劇有大批人追捧,這樣質量上乘的作品卻沒多少人看。

現在的行業從業人員都變得十分浮躁,過度的追求IP,總生產一些低下的作品來辣眼睛,往往忽視了其實我們自己的故事才是最好的藝術。

微博搜索關注:Idle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