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

「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

“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而在案件发生后,网上相继出现了“嫌疑人因子女被学校劝退,75万赞助费未归还引发报复”、“嫌疑人是学校教职员工”、“死亡人数不止2人”等不实信息。经警方调查,8名编造、散布谣言的涉案人均受到依法查处。

「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是博取眼球的名利场。恶意发布者,不明真相的传播者立即停止散播并删除不实言论。否则,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

人们享有网络自由言论的权利,但不能肆意而为。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了一些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事件。有的出于无聊、好奇或者为了“出风头”故意诽谤他人,还有的则是基于发泄私愤、报复社会等动机,散布“发生地震”、“飞机上有炸弹”等虚假恐怖信息,引起不同程度的社会恐慌,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产、交通、生活等秩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

01

出于好心乱说话,成为网络谣言的帮手

比如,儿童被拐卖、儿童受伤害的话题,很容易受到广大网民的关注,有些网民出于好心提醒,在未求证的前提下,转发相关不实信息,不想却成为传播网络谣言的帮手,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

案例

2017年10月,闵行区韩国街附近“王国军的5岁女儿被拐”的一条寻人启事刷屏朋友圈和微博,被广泛传播。经警方核实,这则寻人信息为谣言,由任某、陈某花、陈某燕3人在未经甄别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先后在网上散布。鉴于此3人看到警方公开辟谣后,有主动删除谣言信息,民警依法对其教育训诫。

02

出于好奇随意说话,却成为散布谣言的源头

有些网民出于好玩、好奇等目的,随意编发未经求证的不实信息,谎报险情、警情,成为发布谣言的源头,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案例

03

出于“逞能”玩噱头,却成为扰乱社会秩序的元凶

有些网民为了炫耀自己,为表明自己处于第一现场,能第一时间掌握内幕消息,或为吸引眼球,不惜虚构事实、用一些夸大其词的手法,发布不实信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案例

虹桥机场飞机坠毁”就是一则典型案例。2017年9月5日,刘某看到机场邻近的蔬菜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火灾视频后,为在网上“出风头”,就在转发该视频时随性添加了“虹桥机场,飞机坠落”的文字。经查实,上海警方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

上述诸如此类的传播网络谣言、利用网络虚假信息干非法之事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上述行为究竟涉嫌什么犯罪呢?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正式入刑。

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如果散布谣言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除网上造谣,利用网络诽谤他人,也是违法。

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网上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2、将信息在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信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3、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1、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2、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4、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6、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网上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1、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2、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如今是个超流量和博眼球的互联网时代,一篇文章,一条朋友圈,一个论调,一句口号,都有可能引来网络震动。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是法外之地,所以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我们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发表观点前,最好能够求证,切勿到处散播不实的谣言。否则,除了自己需要承担无法预料的法律责任外,还会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温馨

提醒

「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切勿随意相信、转发或编造未经核实的信息或视频,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网络环境。

「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

文编:徐 帆

排版:陆晓圆

往期关注:

「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法观察」网上造谣后果严重!你还敢在网上乱说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