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王洋Daisy

还记得电影《等风来》,讲述的就是在尼泊尔发生的故事,从那刻起开始关注尼泊尔。下面就讲两个尼泊尔比较奇特的风俗吧!

尼泊尔是个神秘的宗教国家,如果你去尼泊尔旅游,得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进入寺庙或是古迹,都必须得脱鞋,一般门口就有放鞋的地方;二是寺庙或是古迹内,都不允许摄影或拍照;三是进入寺庙参观,女性应避免穿短裙或暴露的服装。

尼泊尔向来是很多背包客们的旅行目的地,可是有这么一个地方,门票仅需30块钱,但并不是谁都敢进去的,那就是宗教葬礼。加德满都的火葬场有几十处,最大的一处设立于帕苏帕提神庙,也叫烧尸庙。尼泊尔人相信人死了就是重生,他们将过世的亲人,尤其是印度教徒,在露天里进行火化,并把骨灰洒入河中。在尼泊尔人的眼中,死亡并不可怕,因为这代表的是另一种轮回,一种新生。生命只有不断地轮回,才能得到永生。

在尼泊尔,你会发现街上的女性尤其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过去的尼泊尔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一个家庭会不停地生孩子,直到生出男孩为止,据统计到现在尼泊尔女性数量已占到了总人口的70%左右,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女人节”。每年的9月中旬,尼泊尔境内的印度教妇女都要进行斋戒为家人祈福,为期三天。而且尼泊尔女性也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她们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还有信奉印度教的女人一生只能结一次婚,任何情况都不能改嫁。

不过现在尼泊尔很多女同胞们都开始不甘愿只做家庭主妇了,她们开始走向社会,开始工作,经济、生活也独立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玩转西藏

与尼泊尔相遇是一种特别的缘分,那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尼泊尔的风景美的醉人,云罩着蜿蜒的山脉,飘飘逸逸的行走,例行巡视般,随手一拍就是绝美的风景画。

夏日的街道上是慵懒的行人,披着花花绿绿的衣服,美丽的晃眼。日头把尘土晒的飘飘然,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堵车的空隙清晰地看到他们长长睫毛上的灰尘,禁不住感恩上帝给了他们那般浓密的睫毛,透过右侧车窗可以看到骑着摩托车穿梭的行人,他们披着雨衣,在炎炎烈日下披着雨衣,也许是为了挡炎热的日头,也许是为了挡扑面的灰尘,我朝他们笑,他们也对着我笑,那种热情洋溢又略带羞涩的笑,让心慢慢的舒展。

尼泊尔的夏天雨水很多,天蓝着蓝着就灰下来了,一场大雨倾倒下来,落在泥土地或者碎石地上,空气中都是泥土的气息,屋檐下是坐着静静听雨的闲人,他们都很悠闲地发着呆,打量着路上的一切,用人类最初的好奇心。加德满都的很多小店铺很像中国偏远的一些乡镇,低矮的房屋,门口堆着一些水果,极具特色的芭蕉挂在门楣上,等着谁把它带回家。

加德满都似乎只有一个十字路口有红绿灯,而且还经常会坏掉,路面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大家随心所欲的驾驶,当然常常极度拥堵,路面坑坑洼洼,一条勉勉强强的公路还是中国赞助修建的,掉头时如果车太多,要驶向附近的下坡路,在下面掉个头再爬坡上来,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人们总是有方法来应对接踵而至的问题吧。在街头还遇见了一个骑着二八自行车的人和一支骑马巡逻的队伍。


正是崎岖的路况锻造了本地人高超的驾驶技术吧,司机带着我们兜风,看风景,刚下过雨的山路还泥泞着,我们从加德满都大学旁边的山路盘旋而下,足足开了有上百个弯吧,一圈又一圈,山里的景致很美,干干净净的天,雨后初晴时的阳光总是格外的热烈,彷佛要刺透人心。来到了一个可以眺望整个加德满都风景的咖啡厅,架在风景秀丽的山间,仿若天空之城,透明窗户外就是悬崖,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走在钢架的镂空楼梯上,却忍不住想驻足眺望外面的悬崖和悬崖上的树。二楼,美景尽收眼底。


尼泊尔唐人街位于博卡拉,也叫湖边街,很多开手工艺品的店,还有一家山东人开的旅馆,饭菜可真不便宜,很多店主也会些简单的汉语,笨拙的说着“你好“,感觉很亲切。可以买些特色的手工艺品送朋友,书包一般只要几十块钱。


旁边还有黄包车静静地等着谁去光临,一切都是旧旧的样子。

猴子庙是个神奇的地方,到处是自由自在玩耍的猴子,还有幸拍下了猴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它们丝毫不惧怕人,在这里,它们才是老大,穿行于山林间或歇息于石凳上,倒是路过的人要小心它们不打招呼就抢走你手里的东西,有些猴子留意到有观众在看自己,便开始了表演,在树枝上荡来荡去。有的在耐心的帮对象逮虱子。


尼泊尔的富人区都是各式各样的别墅,调色盘般,错落地分布在高高低低的山地上,绝佳的风景。他们的院子里种着各种花花草草,有些高大的树木探出墙外,朝天长的青涩芭蕉极富喜感,去拜访一位当地长者,大理石台阶,欧式的装修,屋里铺着美丽的地毯,吃着意面,微笑地为我们倒上饮料。


路过一家简易棚户房,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为我们端来甜茶,拿个新鲜的小柠檬,朝里面挤上几滴柠檬汁,土味茶水制作完成,很开心的一饮而尽。这是一户很穷的人家,木板搭建的房子似乎经不起一场大雨,两头赖以生存的牛在简陋的棚子里吃着干叶子,几只鸡在围起的篱笆墙内低头寻食,他们家有三个可爱的孩子,眼睛都大而迷人,眼神纯净清澈,害羞地对着我们笑,小儿子不过三四岁吧,用小胳膊拼命的压水井为妈妈帮忙取水,他们很早都长大了。这里的人们仍然在认真生活着,用袋子装上泥土养植物。

旁边有一群在跟着老师练习跆拳道的一群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孤儿,2015年的那场8.1级地震让很多人失去了父母,后来去一个孤儿院探访,那里更多的孤儿,三五岁的,八九岁的,有的眼神里有些闪躲,有些茫然地发着呆,有些在与你眼神交会的刹那腼腆的笑,他们拿炸虾片和雪碧招待我们,这是他们最好的东西了,摆放炸虾片和雪碧的那张桌子有一根腿坏了一截,潮湿的房间里散落着孩子们的书,有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小孩子无比可爱,他戏很多,自导自演,完全看不出一丝阴影的痕迹,感恩有那么好的老师爱护他们。又去了当地的一个幼儿园,给他们送些蛋糕和洗护用品,这里的孩子们和其他地方的一样,纯真的眼神,只是多了一丝害羞,他们愉快的玩耍。

住在博卡拉,早上推开窗就是云雾缭绕的喜马拉雅山脉,山上的钟声一阵阵传来,他们在敬拜他们的神,多希望他们认识JESUS。据说山上还有老虎呢,晚上便安静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在这片被富人争夺的度假村里还有不少艰难度日的村民,山顶上取水便是一件难事,下水道是一条条沿路边开辟的狭小的沟,下雨天他们都是光着脚,几乎没有人打伞,也许是消费不起吧,他们的脚上是厚厚的茧子,踩过多少沙砾,蹚过多少泥水啊。

尼泊尔的咖喱很赞,无论是米饭还是特色小吃momo,总是会搭配上酱来吃,最受欢迎的要数咖喱酱了,比起呷哺呷哺的咖喱锅,这里的咖喱好吃很多呢。他们的米饭总是一粒一粒的,里面加了一些椰子肉,再放上些许咖喱,浇上一勺大杂烩的菜,再切几片胡萝卜,柠檬盖上。Momo就是很像我们的包子那样的面点,也是必尝美食。他们还保留着用手抓饭的习惯。

步行穿过一条蜿蜒的山路,刚下过雨的路面还粘粘的,路边的野花带着雨滴的样子很美。

走着走着便会遇上山腰的别墅,投出我好奇的眼光,想象着里面的人的生活,终于到达了我们要拜访的地方,向日葵盛开在艳阳下,远山笼罩着薄薄的雾,朦胧而美好,阳台上摆了几十盆盆景,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啊,极目远眺便是一田田土地,生机勃勃的绿,田地里弯下腰插秧的身影像及了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织布鸟的小巢真是神奇,看上去柔软却又无比坚韧,它们在树上荡来荡去的顽皮让人羡慕。










云momoo

专访尼泊尔外长:欢迎中国投资不等于对印“搞平衡”

“人民授权我们和中方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尼泊尔位于珠穆朗玛峰的另一边,这个诞生了释迦摩尼的古老国家在经历连年内战之后,终于在2015年通过了新的联邦宪法,并通过去年年底的选举完成了政治转型。重归稳定的尼泊尔正在伸出触角,向国际争取历史难遇的发展机会。

在尼泊尔总理访华前夕,尼泊尔外交部部长和驻华大使分别接受了世界说的专访,讲述了尼泊尔政治转型后的中尼经贸合作、中尼铁路和中尼印三边关系方面的尼方走向。

为尼泊尔输血的中国资本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与中国分享长达1236公里的陆地边界。在历史上,中尼两国人民作为山脉两侧的邻居,早已跨越喜马拉雅山,建立了大量的经贸和文化往来。在1955年,两国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1世纪以来,尼泊尔国内政局接连面对内战、政权更迭等挑战。随着2015年新联邦宪法的颁布, 以及2017年民主选举的进行,尼泊尔的政治转型就此基本完成,社会环境趋于稳定。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尼泊尔在2017年GDP增长为7.5%,远远高于前一年因政治动荡和印度“软封锁”造成的低增长(0.4%)。

政治趋于稳定的尼泊尔成为中国资本出海新目标。作为尼泊尔第一大直接外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尼泊尔投资主要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极带动本地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投资对于尼泊尔对外的连通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尼泊尔外交部长贾瓦利(Pradeep Kumar Gyawali)解释道。虽然尼泊尔历史上一直是独立国家,从未被帝国主义直接殖民,但直到今天,尼泊尔在很多方面仍不能完全自主。

过去,因尼泊尔北部被高耸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与中国的通路,而其余国界均被印度环绕,尼泊尔长期对印度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本届尼泊尔政府希望通过基础设施和能源自主,打破这一局面。

在2015年9月尼泊尔颁布新宪法后,印度因尼南部的马德西人对新宪法不满,以“安全原因”为借口,对其实行国境封锁,导致从印度输入尼泊尔的生活必需品、燃料、医药品严重不足。对当年4月份刚刚经历8.1级地震的尼泊尔造成难以估量的物资短缺和经济损失。

对于尼泊尔历史上对印度的依赖,贾瓦利外长认为:“我们不能满脑子只想这段历史,但我们必须要学到些什么,尼泊尔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对其某个邻国依赖度如此之高,是不健康的。”

中尼铁路是尼泊尔第一个打破对印度陆路交通依赖局面的尝试。贾瓦利外长提到,尼泊尔国内对中尼铁路的建设非常乐观。作为尼政府的优先政策,中尼铁路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现有的反馈非常积极。而整个准备项目预期在八月完成,届时也会制作详细的工程报告。

以尼泊尔现在的交通能力,境外的货物需要至少50天才能抵达尼泊尔边境,但在中尼两国加强陆地交通建设后,货物最多只需要15天就可以从最近的港口运送至尼泊尔。这对尼泊尔加强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很大的意义。与此同时,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尼泊尔国内也规划了三条贯通南北的高速公路,以此加强其国内的交通与贸易水平。

政权更迭无阻能源投资

根据2017年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凭借北高南低的独有地势,尼泊尔每年通过水电站生产并商业利用42000兆瓦电力的潜能,但截至2016年,尼泊尔的水利设施只有能力生产802兆瓦电力。这远远不足以满足近3000万尼泊尔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在2016-2017财年的前九个月,尼泊尔从印度就进口了价值近10亿尼泊尔卢比的电力资源。

因尚未充分开发利用本国大量的水利、风力和太阳能能源,尼泊尔对来自印度的能源高度依赖。而2015年印度对尼泊尔的制裁使尼泊尔希望可以借助中国的帮助完成能源的自给。

虽然上一届政府就开始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但其任内最大的中国投资项目——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美元(170亿人民币)的布迪甘大吉水电站项目在2017大选前被尼方突然取消,造成了中国投资者对当时尼泊尔政府的疑虑。

但中国企业在尼泊尔的大型水电站项目上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路透社5月曾报道,尼泊尔财政部长尤巴拉杰·卡蒂瓦达(Yubaraj Khatiwada)宣布计划取消与三峡集团的西塞提水电站建设协议,由尼泊尔动用本国资源进行独立建设。

西塞提水电站建设在2012年由三峡国际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接手并投资16亿美元。五年来,因为双方对条款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此项目尚未动工。尼泊尔能源部长巴夏勉鹏(Barsha Man Pun)随后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和三峡集团的合同依然有效,而尼泊尔也无法以一国之力建设如此巨大的工程。

当地居民对这样的延宕感到非常焦虑,给尼政府很大的压力。在澄清尼方没有意向取消或悬置西塞提水电站项目之后,鲍达尔大使向世界说表示,虽然尼方会研究中方提出的要求,也长期致力于为中方建设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但也希望中国企业在尼泊尔能够更加注重遵守时间和质量的约定,以避免给部分政治人物以口实,批评中国投资者。

在尼泊尔国内,也有一些反对党的政治人物认为中国投资会将尼泊尔带入一个“债务陷阱(debt trap)。”在去年,斯里兰卡因为无力偿还中国企业债务将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移交给中国99年,缅甸的皎漂港项目也因债务陷阱正在受到重新评估。贾瓦利外长回应,他不相信“债务陷阱”这个说法,“虽然我们没有分析这笔债务的道义性,但贷款的成本和利率并没有那么高。当尼泊尔分享中国发展的果实后,将会有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那么我们就会有能力偿还贷款。”而尼泊尔总理奥利本人在当选总理后的访谈中更表示反对使用“陷阱”这个词。

改善中尼印三边关系和地区合作

虽然转型后的尼泊尔,作为一个有着多党竞争的民主国家,任何政策都一定会有政治对手批评,但在中国投资问题上,而尼泊尔社会主流依旧表示欢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关系的发展没有任何障碍,”贾瓦利外长说,而尼方将会对任何对中方投资造成阻碍的活动表示坚决反对。

他指出,在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之外,迫切寻求经济发展的尼泊尔希望和中国展开农业、矿业、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合作。随着政治的稳定和交通的改善,有着“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尼泊尔将会是南亚和中国周边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当尼泊尔总理奥利在本月19号到达北京后,将参观一定数量的中国企业并与中国商业界探讨未来的合作机会。

对于中尼之间关系的改善是否造成印度方面忧虑这个问题,虽然鲍达尔大使坦诚承认尼泊尔时常会面临来自邻国的压力,但外长和大使都指出,尼泊尔作为独立国家,有制定自己外交政策的权力,而中尼关系的改善并不针对任何国家。

大使指出,尼泊尔政局稳定,有着大量选票作为支撑的执政当局可以顶住外界的压力并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政策。尼方也没有在玩什么“平衡的游戏”,因为这根本做不到。对尼方来说,“平衡”意味着尼泊尔致力于和中印两邻国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的外交政策不会改变。

对于“中尼印经济走廊”的提议,尼方乐观其成。中国和印度,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可以展开广泛的经济合作,尼泊尔在中印两国之间,作为“东亚和南亚间的门户”,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任何认为印度会反对有利于尼泊尔连通性和经济发展项目的看法都是荒谬的,”贾瓦利外长强调。

外长还指出,最近中印高层领导人频频会面,中印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尼泊尔的发展更是积极的。


世界说

曲思翰


微博 @世界说globusnews


世界说

尼泊尔是中国西藏边陲的山地国家,夹在中国和印度两大国之间,显得非常狭小。事实上尼泊尔并不小,它的面积有15万平方公里,比韩国还大一倍。尼泊尔的人口将近3000万,规模不算太小。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原因很简单:穷。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从任何指标看,都是非洲落后国家的水平。这个山地国家鲜与外界接触,堪称“被遗忘的国家”。

站在中国这边,尼泊尔却不能算陌生国家。它是中国的邻国,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珠峰,正位于两国的交界处。对中国影响至深的佛教,其创始人释迦摩尼也是出生在这个国家。作为佛教圣地,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都曾到过这里。由于西藏都很晚近才纳入中国版图,因此中国的朝廷与尼泊尔打交道,也非常晚。

清朝时期,尼泊尔的廓尔喀人建立起尚武的沙阿王朝,试图武力扩大版图。廓尔喀人翻过喜马拉雅马,侵入西藏,占领日喀则。清军将领福康安率1万清军驰援西藏,痛击廓尔喀人,并且越过喜马拉雅山,兵临加德满都城下。尼泊尔国王被迫求和,表示愿意臣服。

清朝和尼泊尔的战争一共进行两次,史称“两平廓尔喀”,被记入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中。清朝也通过这两次战争,加紧了对西藏的控制。像“金瓶掣签”制、“转世灵童”制,都是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至此之后,中国和尼泊尔两不相犯。

清朝后期,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他们抽调廓尔喀人,将其训练成一支忠诚善战的军队。直到今天,廓尔喀雇佣兵仍是英国军队十分器重的外籍雇佣兵团。

1923年,尼泊尔从英国人手里独立,这个国家很快就陷入长期的动荡。国王想要重掌大权,各个政党却主张君主立宪。两边相争,此起彼伏,这个国家并没有因为英国人的殖民,就直接跳进政治现代化。政治艰难转型,拉锯战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

尼泊尔是佛教诞生之地,但它也受印度教文化影响。全国近3000万人口,信奉印度教者占85%以上,信奉佛教者约占13%。印度教有种姓制,尼泊尔人深受影响。原本穷苦不堪的国家,大搞“四大种姓”,阶级压迫,加上经济发展又差,平等主义的思想暗潮,反而在这个国家的底层深受欢迎。尼泊尔的游击队十分活跃,一 度攻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领土。

2001年6月2日,这个一贯平静的山麓国家爆出新闻,震惊世界。尼泊尔王室发生血案,王储开枪打死包括父母在内的多王室成员,然后自杀。事件起因据说是国王干预王诸的婚事。悲愤绝望的王诸背着一支自动自动步枪和一支冲锋枪,在王宫内大开杀戒。国王、王后、另一位王子、公主,以及国王家属,一共11人死亡。王储本人亦开枪自杀。

王室惨案发生的原因至今仍是谜团。有人说王储根本就没有疯掉,凶手另有其人;也有人说,这件事情背后,印度难逃干系。王储深爱的女人有印度血统,尼泊尔王室对此耿耿于怀,誓不让她过门,最终王储才鱼死网破,等等。

王室惨案削弱了尼泊尔王室的权威。震惊之余,很多民众终于明白,这个高山雪域王国并不是什么圣地,所谓“最幸福国家”只是神话。顺便说一句,很多中国人也对落后国家的王室充满好奇向往。事实上,宫廷生活的压抑沉闷,根本没有浪漫可言。

尼泊尔血案之后,王叔贾南德拉登基成为新王(他本人也被怀疑为这场王室血案的阴谋者)。这时候,政治平衡已经打破,尼泊尔政治陷入空前混乱。议会内政党攻讦国王,在野党派也结成反国王的的统一战线。首都内整天都是游行示威,游击队在农村势如燎原。在各种力量推动下,尼泊尔君主政体走到历史尽头。

2007年11月份,尼泊尔游击队在占领全国大部分领土的情况下,与政府签署协议,结束内战,共建国家。十多年内战,让几乎所有尼泊尔人深深厌倦。这个贫穷的国家渴望摆脱纷争,渴望和平。作为政治交换的一部分,国王同意让步,将君主制的前途交给制宪会议投票。

2008年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举行首次会议,宣布尼泊尔为联邦民主共和国,前国王贾南德拉为平民。前游击队领导人普拉昌达成为共和国首任总理。普拉昌达曾两次出任总理,并在去年第二次下台。

今天的尼泊尔和中国,政治方面没有什么联系,经济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会视中国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将把青藏铁路的延长线日吉铁路,一路延伸到中尼边境。这项工程十分艰巨,一旦建成,将有利于中尼边境贸易,扩展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对尼泊尔而言,来自中国的合作显然比印度更安全,也更有好处。

由于尼泊尔长期贫穷,很多人往往把它想象成穷山恶水。事实上并非如此,尼泊尔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这里有绵延的喜马拉雅雪山,地球上最高的14座山峰,有8座全部或部分位于尼泊尔境内。每当日出日落,巍峨的雪山就会绽放出难以言说的光芒,景色十分壮美。除了高山,尼泊尔还有森林、草地和湖泊,还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英国人统治期间,曾把尼泊尔称为“东方的瑞士”,足可见尼泊尔景色之美。可惜的是,由于政治动荡,经济发展落后,这个国家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值得向往。


菁城子

以下尼泊尔介绍: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英语: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简称尼泊尔。南亚山区的内陆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属青藏高原南底),北与中国相接,其余三面与印度为邻。喜玛拉雅山脉是中尼的天然国界,包括珠峰在内,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在中尼边境。全国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850万人。

尼泊尔兰毗尼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古尼泊尔境内有很多国家,1769年尼泊尔统一,建立沙阿王朝。[1]十八世纪后期,尼泊尔王国向中国清朝皇帝进贡。2008年5月,尼泊尔废除君主制,改国号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2]延续近240年的沙阿王朝宣告终结。

尼泊尔为农业国,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贫困国家之一,国民人口80.6%是印度教徒,其余为佛教徒、穆斯林等。

中文名称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3]

英文名称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

简称

尼泊尔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加德满都[3]

历史沿革

主词条:尼泊尔历史

早期历史

从公元前6世纪起,尼泊尔境内出现了一些国家,主要有基拉特(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4世纪)、李查维王朝(公元4世纪到13世纪)、玛拉(公元13世纪到1768年)等王朝。

基拉特王朝是尼泊尔加德满都山谷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第一任国王是雅拉姆巴,曾在印度北方参加谟哈巴拉特之战。基拉特王朝共计有32位国王,统治了加德满都山谷九百年左右。在基拉特第三十一世统治时,印度北方邦权力之争中的失败者,成群逃到加德满都山谷,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兵法。他们在山谷寻求避难时期,推翻了基拉特王朝,建立了李查维王朝。直到13世纪时,利查威人被另一群从印度北方来到山谷的人击败,玛拉王朝建立了。玛拉王朝是尼泊尔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艺术、文字和灵魂论在玛拉人统治时期都取得了成就。

尼泊尔王国

主词条:廓尔喀之役、第二次廓藏战争、英尼战争

1768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建立沙阿王朝。[1]据说在进军玛卡南普尔时,神化身为哲人与国王偶遇,纳拉扬赠给哲人一块凝酪,哲人吃后吐出,又还给国王,国王觉得恶心,随手甩在自己脚上,哲人因此预言,沙阿王朝虽能一统江山,其帝祚却会“十世而斩”,这一预言200多年后竟不幸应验。[6]1789年至1792年与清朝发生冲突,被击退。

1814年,尼泊尔遭到英国入侵,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1]

1846年,亲英的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将军发动政变,国王大权旁落,拉纳家族世袭首相。1923年,英国承认尼泊尔独立,并与尼泊尔签订了“永久和平条约”[1]。

博达纳特大佛塔

1950年,尼泊尔人民掀起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斗争。国王特里布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王权,拉纳家族统治结束。1951年2月,特里布万国王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这些思想和国王“朕即国家”的传统理念格格不入[6],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2]。

1962年,印度教立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尼泊尔是“印度教王国”,“其君主崇信雅利安文化和印度教”。印度教立国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树立“君权神授”观念,国王是毗湿奴大神的化身,是民众的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国王和王室、皇家军队将领均为尊贵的刹帝利种姓,由皇家祭司婆罗门辅佐。这两大种姓的家族构成了王国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7]。

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即位。1990年,尼泊尔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2],比兰德拉国王被迫实行君主立宪的多党议会制。[2]由于比兰德拉开明宽仁,受到尼泊尔人的一致尊崇,同时享有崇高国际声望,他甚至在1990年获得了英国陆军元帅军衔,这一军衔此前从未授予过亚洲人[6]。

尼泊尔末代皇储帕拉斯站在象征神权的神像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行多党议会制后,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空前激化,政府频繁更迭,反政府武装势力不断发展。[7]

2001年,王室突发血案,比兰德拉国王等王室成员遇害,国王胞弟贾南德拉登基。2002年5月,贾南德拉国王解散议会,并于同年10月解散内阁,直接干政。[1]2005年2月1日,国王以内阁“腐败无能”为由,宣布解散内阁,中止议会,由他本人亲政3年,直接领导“部长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国王亲自指定。尼泊尔再次回到“朕即国家”的封建时代。[6]

2006年4月,尼主要政党组成的“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合发起反国王街头运动。国王妥协,宣布恢复议会,还政于政党。[2]2006年5月18日,尼泊尔议会决定废除印度教为国教条款,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粉碎君权神授说[7],将“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更名为“尼泊尔政府”。8月,“尼泊尔王国”改称“尼泊尔”。[2]

共4张

尼泊尔末代皇室

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加德满都国际会议中心通过由尼泊尔临时政府提出的议案,宣布废除君主制,将国体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1]29日,尼议会正式要求国王于10日内离开位于加德满都的纳拉扬希蒂王宫。当夜,王室旗帜从王宫顶端降下,尼泊尔国旗冉冉升起,历史长达239年的沙阿王朝果然“十世而斩”——第11世王贾南德拉最终未能如其祖辈那样“终于其位”。[6]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2008年5月,尼泊尔君主制被取消,正式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7月,制宪会议分别选举拉姆·巴兰·亚达夫、帕拉马南达·贾阿和苏巴斯·内姆旺为总统、副总统和制宪会议主席。8月,制宪会议选举尼共(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理;成立以尼共(毛主义)为首的、包括尼共(联合马列)、马德西人民权利论坛等党的联合政府。

2009年5月4日,尼共(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辞去总理一职。23日,尼共(联合马列)领导人马达夫·库马尔·尼帕尔当选总理;25日,尼帕尔宣誓就职。

表现尼泊尔毛派武装推翻帝制的漫画

2010年6月30日,尼帕尔总理宣布辞职,尼制宪会议连续举行16轮总理选举未果。2011年初,尼各党修改了选举规则,尼制宪会议于2月3日举行总理选举,尼共(联合马列)主席贾拉·纳特·卡纳尔在尼共(毛主义)支持下当选总理,2月6日宣誓就职。8月14日,卡纳尔宣布辞职。8月28日,联合尼共(毛)副主席巴特拉伊在尼共(毛)和马德西联合民主阵线的支持下,当选总理。29日,巴特拉伊在总统府宣誓就任新政府总理。

2012年4月,尼政府正式接管联合尼共(毛)营地和武器库,整合工作全面展开,和平进程接近尾声。制宪会议历于5月28日到期解散。

2013年3月,尼主要政党同意组建以首席大法官为首的临时政府,领导新的制宪会议选举。3月14日,基尔·拉杰·雷格米宣誓就任部长委员会主席(政府首脑)。6月,尼临时政府宣布于2013年11月19日举行第二届制宪会议(议会)选举。

第二届制宪会议原定在2015年1月22日前发布新宪法,但主要政党未能达成一致,导致宪法一直“难产”。[8]

2015年10月11日尼共(联)主席奥利当选尼泊尔新总理[9]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尼泊尔共划分5个经济发展区,分别为东部、西部、中西部、中部和远西部发展区。5个发展区又设了14个专区,14个专区下共有75个县,36个镇,3995个村。[10]

尼泊尔行政区划

14个专区分别为:巴格马蒂专区、佩里专区、道拉吉里专区、甘达基专区、贾纳克布尔专区、格尔纳利专区、戈西专区、蓝毗尼专区、马哈卡利专区、梅吉专区、纳拉亚尼专区、拉布蒂专区、萨加玛塔专区、塞蒂专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尼泊尔是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与中国西藏接壤,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国境线长2400千米。尼泊尔是一个近长方形的国家,从东到西长度为885千米,从南到北在145-241千米之间。

尼泊尔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尼泊尔北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高度在4877米-8844米之间。世界上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其中8座在中尼边界的喜马拉雅山区,包括珠穆朗玛峰、干城章嘉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道拉吉利峰、马纳斯鲁峰和安纳布尔纳峰。中部山区占尼泊尔国土面积的68%,主要由最高峰达到4877米的马哈布哈拉山系和相对较矮的丘日山系组成。南部的特莱低地占尼泊尔领土面积的17%。

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大部分属丘陵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占总面积近一半。东、西、北三面多高山;中部河谷区,多小山;南部是冲积平原,分布着森林和草原。[11]

气候特征

尼泊尔的气候基本上只有两季,每年的十月至次年的三月是干季(冬季),雨量极少,早晚温差较大,晨间10℃左右,中午会升至25℃;每年的4-9月是雨季(夏季),其中四、五月气候尤其闷热,最高温常达到36℃;五月起的降雨常作为雨季的前奏,一直持续到九月底,雨量丰沛,常泛滥成灾。

尼泊尔南北地理变化巨大,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为高寒山区,终年积雪,最低气温可达-41℃;中部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南部平原常年炎热,夏季最高气温为45℃。[11]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07年,尼泊尔已发现的金属矿藏有铁、铜、锌、铅、镍、钴、钼、金、钨、钛和银等,非金属矿藏有菱美矿、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石榴石、云母、石墨、石英、陶土、磷矿、花岗石、硅岩、宝石等,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铀、地热和煤。其中,铁矿储藏约2305万吨,铜矿储量约1618万吨,铅矿储量约300万吨,锌矿储量约266万吨,菱镁矿储量约2亿吨,石灰石储量9.85亿吨,云母储量32万吨。欢迎点评!


奔赴前程572


尼泊尔是一个美丽而又贫穷的国家。尼泊尔是风景如画和脏乱环境并存的国家。尼泊尔是一个充满宗教色彩慢生活的国家。

从318国道的尽头,西藏的樟木口岸出境,我跨过友谊桥进入尼泊尔境内,第一个印象就是穷。

在尼泊尔口岸办理入境手续按说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但是在这里,你感觉不到这是在进入另一个国家。

入境处的办公室像我国一个集贸市场的管理室,人们大呼小叫地趴在桌子上凳子上填表。房子外面土路上横七竖八地停着各式各样的车,车主们都在吆喝着等待着你填表过关,然后指望你租他的车去加德满都。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有点像我们早期的县城。但是,虽然不气派,却真的有美国大使馆,中国大使馆等等,也有豪华的宾馆,让你确认这里真的是首都。

我走的线路是加德满都~巴德岗~帕坦~博卡拉~奇特旺~蓝毗尼,基本上算周游了尼泊尔全国。

在尼泊尔,我是那种漂泊式旅行,看到了最底层的尼泊尔人民如何生活。他们虽然贫穷,他们虽然辛苦。但是,他们冲你一笑,那是甜甜的可掬的笑容。

有一天,我在巴德岗老皇宫附近住了一晚上。



清晨,我被皇宫的钟声唤醒,我看见和平鸽在广场的钟声里飞舞……

人们清晨起来就去朝拜自己的神,尼泊尔人信印度教居多,这里有印度教寺庙、佛教佛塔、石亭、华表、雕像等等。这里是众神的国度,这里保留着完整的中世纪的氛围。

就算你走遍全世界,也难体会到置身于中世纪皇宫的感受。你在这里游荡,灵魂进入了中世纪之旅……

当然,尼泊尔还有很多独特的圣地,比如蓝毗尼,这是佛祖释迦摩尼诞生地,很值得去朝拜,静坐于冥冥之中与佛祖交流……



尼泊尔是值得去感受一下的国家,我是自己一个人在尼泊尔旅行的,我感觉尼泊尔是一个旅行者相对安全的国度。



呆呆熊沙龙

先说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尼泊尔是一个高山国家,和西藏交界,最早地震之前可以由樟木口岸入境,后来改成了吉隆口岸。现在只有一个国际机场,首都加德满都国际机场。从国内的话成都,广州,昆明,还有香港都有直飞航班。当然因为很穷的原因机场也很简陋,只有一条大灰机的国际跑道。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么多,很简单。前几年曾经出过一次飞行事故,土耳其航空公司一架飞机机头落地导致跑道损坏而修了四天才恢复完善,只因为只有一条国际跑道,所以我当时被困四天之后飞机才重新起飞的。由此可见这个国家的办事效率多么慢。其实也不怪他们,因为确实比较落后。

嗯,其次说一下国内的气候吧,这个国家是高山亚热带气候,全年基本没有夏天,最冷的时候也就差不多相当于帝都的初秋吧。其他时候差不多就是夏季了,整个国家基本没有工业,主要是农业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相对来说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甚至可以说是零。如果有喜欢印度电影的朋友如果看到比较落后的印度农村的场景,那么尼泊尔也基本上如此。

尼泊尔的旅游业很发达,除了南坡登顶珠峰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像喜欢徒步的有ABC,EBC徒步线路,休闲游的像号称东方小瑞士和滑翔伞圣地的博卡拉,费瓦湖,还有佛祖出生地的蓝毗尼,还有加德满都的猴庙,杜巴广场等古迹。其实说白了物价比较便宜。还有大概就是异域风情吧,毕竟怎么也算是出了趟国。

交通还有基础设施的话尼泊尔整个境内都很烂,是很烂,甚至他境内的主干道可能都没有国内北方的省道宽阔,就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来说,从首都加德满都到滑翔伞圣地博卡拉全程基本上是200公里左右,坐大巴车加上中间休息一个小时基本上要话费六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路况确实很差,双向单车道,也比较窄,弯也特别多。当然如果有喜欢玩摩托车山道的朋友那条路比较适合。至少我比较喜欢那条路,之前曾经一个人骑行累计基本上万公里在那边。个人比较喜欢盘山公路。

下面就啰嗦一下他的饮食习惯。尼泊尔本地饮食的话基本趋近于印度风味,不管烧烤还是本地餐,和印度差不多,浓浓的印氏咖喱味。当然那边基本旅游区都有中餐馆的,大部分是川菜馆。因为以前是英殖民地,西餐厅也很多。所以只要不是太矫情的人的话基本上都能适应的。

至于语言的话,那边基本旅游区周边的话英文都可以畅通无阻,甚至大部分旅馆还有旅行社都会讲中文,很简单因为中国人有钱在他们的观念里。当然他们讲的英文是印氏英语,一开始听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不过基本上都能听懂的,前提是您的英文水平还可以的情况下。

本地语言的话我提一下,本地语言应该是属于印地语范畴,这里是不是有人会问了,你怎么知道的,吹牛逼呢吧。我在那生活过一段时间,曾经和本地人学过一些本地语言,当然只是皮毛而已,只是为了能够够好的融入那里,因为我经常深入一些非旅游区的地方,那边会英文沟通也比较困难,所以多少学了一些本地语言。后来有幸我自己看一个印地语的电影,发现我竟然能听懂里面一些印地语(尴尬脸),才知道尼泊尔本地语和印地语基本一致。

大概介绍完了之后,来个个人感觉吧。尼泊尔的话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去的,整个国家充满浓浓的异域风情,如果赶上机会遇上他们的节日也会玩的特别嗨皮,像洒红节,灯节等等。期间特别好玩,隆重程度不低于泰国的泼水节。还有滑翔伞圣地,玩一次滑翔伞600左右人民币,费瓦湖也很漂亮,那里被称作嬉皮士聚集地。还有很多很多。。。物价整体来说不算高。旅游区其实物价算很高的了。按我接触的本地朋友来说,对于尼泊尔本地人来说,吃一顿中餐在那边是很奢侈的行为,因为本地人的生活水平很低的,在13年那会,人均收入500人民币都不到,可想而知我们吃一顿中餐四个人花费一二百对于他们来说算不算期待。当然那边贫富差距也比较大的。土豪肯定有的。

个人对于在尼泊尔本地人印象还是不错的,但是要吐槽一下那些会讲中文的尼泊尔本地人,对于他们印象不怎么样。其实那些会讲中文的挺坑的,一方面赚着中国人的钱,打个比方,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我第一次去尼泊尔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和几个欧美人一同住的一个旅馆,那两个欧美人以600卢比住的一个标间,全程和老板用的英文砍价,我听的清清楚楚,然后接着我们去住,老板和我们说不太流利的中文,死活最低700,他认为我不会英文,其实他们之前的对话我听得一清二楚。我没有说别的,转身立马拎包就去了隔壁住。原因不言而喻吧?其实这种事情很多很多,每天都在发生。

后来我就司空见惯了。在那些做游客生意的尤其是会讲中文的人眼里,中国人就是人傻钱多好忽悠。就是这个理论,而是确实是这样,中国人去那旅游的大部分英文都不太好,不被他们坑点被谁坑。最关键的是坑完之后还会和你说我们是好朋友,如此芸芸。感觉令人作呕。所以我基本上后来很少接触那些会讲中文的本地人。大部分时间如果没事的时候就是骑着租来的摩托车跑山路去玩,或者做别的。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勿喷。也希望能给有想去那里的朋友一些意见或者建议,今年八月份计划摩旅再走一次滇藏线,有想法的朋友也可以私聊我。谢谢。



假如没有假如86

一个贫穷而幸福的国度。它神比人多,庙比屋多,可谓“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浓郁的宗教色彩让人心生敬畏;这里人们将黄牛奉若神明,牛可以在大街小巷自由行走;

尼泊尔虽然位列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列,但却又是幸福指数排名靠前的国家。这个国家一年大小节日300多个,国家法定节假日都超过50个。这个国家一个人可以兼信多个教,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因此,人都比较淳朴、热情,问路的话,可能会一直把你送去目的地为止,非常友好。

无论是在城市或乡村,总能看到尼泊尔人坐在路边,不知是印度教和佛教打坐的习俗,还是这里宜人舒适的自然环境造就,不管是在宫殿寺庙还是街头茶肆,总能看到有尼泊尔人很悠闲的坐在那里,他们神情平和,目光安详,仿佛改朝换代,四季流转都与他们无关。

在尼泊尔很难见到愁眉苦脸的人,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妨碍他们感受生命的愉悦:男人笑得安逸,女子笑得爽朗,老人笑得睿智,孩子笑得无邪。大多数尼泊尔人生活平和简单,他们不急不躁、积德行善、以求来世,所以给人的感觉似乎有些的散漫。不过这反而是更懂生活的一种方式。

他们温和善良,知足守份,一天吃两顿饭,喝三道茶,悠然地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清贫使他们修心,信仰让他们超然。他们习惯于早睡早起,习惯每日庙里去朝拜,习惯对每个人微笑。

在朴素的尼泊尔人纯净的心灵里,当街沐浴也是家常便饭的东西。在尼泊尔,这个宗教信仰是生活中一部分的保守的国家,对于早晨在户外的水中沐浴,不只是洁净身体,而更多的宗教信仰的虔诚。据传,早些年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幼,沐浴时都是一丝不挂的。他们认为,如果沐浴时不完全裸露身体,就是玷污了圣水的纯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尼泊尔没有多少浴室,即使有也是收费太高,贫穷的尼泊尔人承受不起。因此,原生态的当众洗浴,便成为尼泊尔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在加德满都大街上、寺庙旁,甚至居民区里,都有很多古色古香的露天水池、喷泉和取水处。经常可以看到男男女女聚集到街边的露天水池洗浴。虽然是在一个水池里,但是男女分别使用不同的水龙头,互相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

当然,有钱人则在家里建有现代化的浴室,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取暖,在大街的水池边,一般是看不到他们沐浴的身影的。

尼泊尔人常把个人的命运与美好希望,寄托于神佛的保佑。所以,尽管贫穷,她们依旧快乐。说到这里你也许就会明白,这一切都是源于信仰的力量。在信仰面前,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和自然。


趣旅海岛游

其实尼泊尔真的没有那么糟糕,这个国家虽然贫穷但是人民乐观,和谐,在尼泊尔人和动物和谐共处,大街上经常看见散养的羊啊,鸡啊之类。

尼泊尔的古建筑特别多,加都谷底尤其密集,各个杜巴广场啊,猴庙,博大哈佛塔,烧尸庙等等,都值得一看。只是这次地震对古建筑的毁坏太严重,修复缓慢而效率低。


除了加都谷底,奇特旺的热带雨林也不错,骑大象,独木舟,雨林徒步,塔鲁族的风情表演都值得一看,奇特旺的风景也不错热带雨林的风景很美。


蓝比尼是佛教之都,释迦摩尼的诞生地,信佛的人可以去一趟,我没有去过,不多说。

博卡拉值得去,尼泊尔的小瑞士,风景很美,风景景点很多,出名的有滑翔和徒步,在博卡拉的南边费瓦湖南的小山特别适合滑翔,等风来似乎就是在博卡拉拍的经典镜头,在博卡拉有很多徒步户外店,应有尽有,服务很全而且选择性很多,在尼泊尔有世界上十座最高山峰中的五座,爬山优选之地。

尼泊尔卫生没有那么差,食物其实也挺适合很多人的胃口,住宿也很方便的,就是老停电。不过安全是个问题,我们去的时候就发生了半夜有印度人硬闯女生宾馆房间的事件,而且不是个例。

最后,尼泊尔人很悠闲,甚至悠闲到懒散,跟他们打交道不要那么急,既然都去了就在这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放松心灵吧,想到这么多,望采纳!


来游四方

3月12月,一架来自孟加拉国的客机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降落时失事,致使超过50人遇难。这次事故将一向风平浪静的尼泊尔推向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

作为一个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被中印包围的南亚山区内陆国,其最为世人熟知便是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要知道,全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都在中尼边境,这里更是徒步旅行者的钟爱之地。尽管,尼泊尔有不错的旅游资源,不过,这里的80%的人口仍主要从事农业,工业基础薄弱,机械化水平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按理说,北邻中国,东西南面均被印度包围的地理环境,对其接收两国的文明非常有利。不过,实际上,因尼泊尔在地缘上受印度巨大钳制,而又与中国有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的阻隔,使得尼泊尔长期受制于印度。而在印度视中国位最大博弈对手的背景下,身为印度附庸的尼泊尔却和中国走得非常近,多次惹怒印度。

那么,尼泊尔有什么资本不顾印度的恼怒而亲近中国呢?

从基本层面来看,尼泊尔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2800多万。地势北高东低,境内多属丘陵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就占了总面积的一半。东西北三面都被高山环绕,中部为河谷区,多小山,南部则是平原。

在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的阻隔下,尼泊尔与中国在地缘关系上没有与印度那么紧密,被视为南亚的一部分。

而印度作为南亚的主体国家,尼泊尔深受印度的影响。

在古代,尼泊尔长期是印度文明的一部分,但在政治上,尼泊尔却有独立的空间。因古印度文明有严重的分裂属性,难以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格局。对于尼泊尔这种边缘山区而言,印度本部更是难以控制。相反,由于尼泊尔南边与富庶的恒河平原紧密相连,因自身多为贫瘠山地,致使这里的的民族以洗劫恒河平原为生路,并因此养成了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

进入工业时代,冷兵器难以抵抗热兵器的威力,而尼泊尔民族原先靠个人武勇的军事优势不再。

而北印度平原,水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发展机器化工业,有了更多制造热兵器的条件和实力。因地缘格局的变化,使得北印度平原的地缘实力大幅提升,而有了压倒南亚次大陆的其他部分的绝对优势,为印度本部融合边缘落后地区提供条件。

在此形势下,尼泊尔要保持独立,异常艰难。不过,尼泊尔也有可以利用的条件。

首先,地缘上相对独立。

虽然,在现代文明的推动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不过,尼泊尔全境多山地地貌,要将其征服难度自然要比印度恒河平原难得多。

在人种上,尼泊尔原住民属于汉藏一系的黄种人,聚居在北部山地。而印度移民的雅利安人种主要聚居在南部平原。这就使得尼泊尔与印度在人种上保持了一定的差异性。

不过,很显然,以印度的体量和实力,完全可以消除尼泊尔这两种所谓的维持独立的条件。尼泊尔怎样才能维持这两个条件的绝对优势呢?

答案在于中国。

中尼人民有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不过,碍于农耕文明较落后的技术,难以消除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地缘阻隔,这就致使中原王朝对西藏统治薄弱,更别说向南亚施加影响力。

随着新中国成立,在不断的发展中,国力稳步提升,技术实现飞跃,基础实施改善,使使中国第一次有能力将青藏高原纳入直接管理;甚至有了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向南亚投射地缘影响力的技术可能。

而中印边境战争,则成为尼泊尔开始“亲华”的拐点。

在中印战争中,中国边防军大败印度精锐部队。因地缘限制,中国在战场上得胜后仍不得不退出藏南。但中国军事上的大胜,让尼泊尔抓住了摆脱印度控制的契机:

在现代文明推动下,青藏高原的地缘隔离作用已被削弱,加上中国的崛起,已具备向南亚施加影响的能力。而此时,尼泊尔的适当亲华,用中国来适度牵制印度,以使得印度减小对自己的压力。

对中国而言,中印的结构性地缘矛盾永远存在。西藏归属中国,便有了地缘压制印度的能力,而如果与尼泊尔的关系能更进一步,则可以强化自己对喜马拉雅南麓的影响,进而加强对印度的遏制。

于是,一拍即合之下,中尼关系迅速升温。1963年7月,中尼公路破土动工,1967年宣告建成。

中尼公路的建成,使中国获得了进入南亚的现代化通道,提升了对尼泊尔、乃至南亚的影响力。

而地缘格局又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有控制尼泊尔的企图和能力,这也使得尼泊尔可以放心大胆与中国合作。而中尼公路的建成,使尼泊尔在有了本钱与印度讨价还价。

1969年,尼泊尔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来就派驻加德满都陆军总部的印度军事代表团和北部边境哨所的印度军事人员。不过,尼泊尔要想摆脱印度的钳制,一条公路远远不够。而被激怒后的印度,实行了对尼泊尔的经济支持。1970年,在印尼贸易与过境条约到期,印度却拒绝续约。而经济上过度依赖印度,使得尼泊尔长期受到印度的经济制裁作为警告和威胁。

虽然,中国实力也远比印度强,尼泊尔也毗邻中国,可是中尼接壤的青藏高原却是中国最边缘、经济价值最低、交通也最不发达之地。这就决定了中尼公路对尼泊尔在经济上的作用十分有限。

所以说,尼泊尔想凭一条中尼公路来摆脱印度的控制,是极其不现实的。

不过,几十年过去了,中国越来越强,要推动中尼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尼铁路将会是最大的契合点。

一旦中尼铁路建成,尼泊尔也将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中国对南亚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其进一步拓展。

虽然中国军事力量不可能进入尼泊尔,但只要中尼铁路存在,印度迫于中国的压力,尼泊尔便有了更多与印度的政治博弈中的筹码。印度自然有所顾忌,不敢强逼尼泊尔,而泊尔政治独立性就会更有保障。

在经济上,中尼铁路的贯通,会减小尼泊尔对印度的依赖程度。比起公路,铁路运输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受自然条件制约更小,这就为尼泊尔加强与中国的经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尼泊尔作为一个以旅游为支柱性产业的国家,境外游客是其GDP提升的保证,而中国也会成为拉动其旅游经济的最大国家。

不过,即便有公路、铁路的存在,青藏高原的存在,地缘格局的限制,都决定了了中尼之间的联系赶不上尼印。不过,即便如此,尼泊尔也可以利用此来改善对印度的附庸程度。另外,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尼泊尔这样的山区内陆小国来说,也是至善真理,有了公路铁路,可以依托中国加强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印度经济的依赖程度。

只要中国能保持对印度的巨大规模优势,甚至到中印在该区域形成均势的地步,尼泊尔便可以大兴纵横之术,秉持中立,左右逢源。到那时,尼泊尔政治上少了印度的控制,经济上多了中国的好处,这才是利于其长远生存发展之道。

可是,印度可不乐于见到那样的事情发生。对于印度来说,赶超中国是一大梦想,并一直在践行中。不过,印度能有赶上并超越中国的那一天吗?印度受到哪些制约而难以实现其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