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里严重的对于选择前景出路的认知误区!转给家长看看!

今年的志愿填报在部分省市基本上结束了,山东省今天开始填报普通批志愿,对整个过程有很多感想,感想之一就是对于抉择过程和原则,许多家长和考生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导致浪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也有可能导致出现严重偏差,希望2019届考生和家长在这方面少一些弯路。

常见问题

1、决定性因素分不清楚主次,甚至反客为主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压线考生、大专(高职)甚至层次更低的学校抉择之中。对于大多数人,这个层次的成绩最应该考虑的是专业和城市,而不是学校层次和实力之间细枝末节的计较,但是大多数考生和家长都爱纠结这些不应该纠结,也无法有结论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同样的分数能选择的学校没有层次和实力上的本质区别,分数对于考生来说就是实力的最好体现,最重要的判断依据。再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个层次的学校都是菜鸟级别的,本来就读个差学校再读个差专业,且不是双输了?所以专业比学校重要太多了。

找工作时,二三本这个层次的学校知名度都差不多,在大部分HR眼里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不查资料不知道。

2、没有任何交集之间的事情强行对比

比如投档线差不多的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哪个好,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和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哪个好。这种属于泾渭分明,八竿子打不着,甚至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属于关公战秦琼,完全不具备比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从投档线来看这属于同层次的学校,专业也都是好专业,所以从学校和专业本身无法比较,只能从性别、性格、家庭情况、擅长科目、喜欢的城市等因素入手比较。

3、把没有关联的问题联系起来

这种误区往往体现在普通的学校上,比如两个没有保研率的普通一本比较,问哪个更有利于深造、有利于出国,就属于典型的这种情况,因为出国考研主要看个人。当然学校也有影响力,但仅仅局限在名校中,比如中科大很受美国认可,出国率也很高,清北复交等顶级985也有类似情况,但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这学校牌子的利好。

4、对行业性院校的认识不足,放大985211等标签

比如投档线差不多的情况下,经常有家长朋友拿西政、华政、东财、北语等普通一本和部分211和985对比,认为211和985更好,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大家对行业的认可度没办法有直观的感受,这个只有本校毕业生才能感受更深,比如华政在红圈律所的认可度以及人数,是可以超过大部分985的,法学相关专业深造率也不低的,何况本身就是顶级法学院校之一。

5、认为会有正好满足自己需求的学校在等着自己

当然不是这样的,既然是取舍,不管怎么选都会有遗憾,不可能有正好满足需求的学校在等着你,那怕选择到最后,也会有几所学校各方面都差不多的学校,或者综合来看差不多的学校等着你,必须做出痛苦的选择。

6、想找更多的同层次学校以供选择

这也是不现实的,其实每一个大学都有其特殊性。我们所说的同层次指的是投档线,但是就算是投档线差不多,几个学校可能差异性极大,比如一个财经、一个理工、一个法律、一个综合,也许其中只有一个可以满足你,比如你要读法学,你要读金融。所以不必追求这个,很难有结果。

那此类分析比较有什么原则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原则是普遍性意义的,无法适用于个性思维的,也无法涵盖所有人需求的,只是具有指导意义,每个考生和家长必须把原则和自身情况相结合,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投档线差不多。

一般来说有以下原则

1、同一个学校,不同的专业比较:从性别、性格、家庭情况、擅长科目、专业的热门程度等因素入手比较。好像这个都明白。

2、同样的专业,不同的学校比较:从2017学科评估排名和学校性质、地域等比较。比如中南大学和重庆大学差不多,但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比中南大学实力强很多,如果学电气工程,在这俩学校之间比较当然重庆大学是首选。

3、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比较:首先这种比较意义不大,如果非要比较,一看专业,二看喜欢哪个城市(也包括就业地),有了这两个比较,结果也就差不多了。

4、如果关键性决定因素都一样。那就比较学校学区位置(比如是市区还是郊区,交通好不好)、宿舍情况、食堂情况、男女比例等非关键性因素。

以下是家长、考生经常出现的错误

1、以个例代替比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比如听很多人喜欢说XX学校XX专业毕业找不到工作,只能进工厂、只能做XX。

任何学校都有负面消息,有时候名气越大负面消息越多,比如知乎被黑的最惨的就是川大、山大、吉大这样的,你听说过XX专科学校的负面消息吗?

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自己认为的好工作,这是三个问题,所有的大学生面临的都是第二第三个问题。初中生高中生都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个说法你稍微一想就明白是扯淡。

北大有卖猪肉的陆步轩、人大有吃低保的伍继红、清华有做保安的张晓勇、中科大有出家为僧的宁铂……

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2、放大看学校和专业对前景、出路和就业的影响

在大部分人认知中前景就是钱景。学校和专业只会影响前景,但不会决定前景。一般来说决定前景因素有几点。

1、学校:同样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差别是天上地下的,清北复交和二本平均起薪差2-3倍很正常。

2、专业: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比如计算机和历史学起薪那差别也是相当大。

但除此之外其它因素同样重要。

3、地域:同样的专业就业地域不同差别也是天上地下,同样做程序员北京和烟台起薪差2-3倍也很正常。

4、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尤其是企划运营销售相关专业中这个因素特别大。

5、学历: 整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同样做研究人员博士是本科的起薪2-3倍很正常。

6、行业:比如同样学计算机的,进传统行业或者做公务员和去互联网企业待遇差别也很大。

所以明白了吗?前景不是一个好专业和好学校决定的。

3、不明白专业的性质区别,不明白深造也是前景、出路和就业的一部分

有些专业适合本科就业,但很多专业就是为深造而生的,比如理学类等,不想读研就要避开这些专业。

志愿填报里严重的对于选择前景出路的认知误区!转给家长看看!

志愿填报里严重的对于选择前景出路的认知误区!转给家长看看!

在高校就业率的概念中,深造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清北国科大南科大上科大中科大等,深造率70%多,如果这个不算就业那就业率只有30%不到,那岂不是闹大笑话了。

4、深造率高=前景不好,出路不好,就业不好

有些人说因为本科不好就业才考研,这是极大的误区,现在好一点的职位和公司的人才招聘很多都是硕士起步了,想找好工作必须读研。当然也不仅仅为了找工作,没有研究生学历很多高端和比较深入的工作没法做,尤其是科研领域。

5、好不好,一定要有前提,要有比较

比如刚毕业一月4000好不好?

对于985学生那不算好,但对于三本大专就不错了。

同样是4000,在小县城很好了,在北上广就是很差劲。

同样是4000,对于文史哲生化建材算不错,对于学金融和计算机的就算一般。

所以,综上所述,前景、出路和就业这个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毫无意义,也毫无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