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疯狂半年土地市场后的七大疑问

随着6月26日临安土拍落下帷幕,2018年杭州十区的土地市场宣告半程收官。短短六个月,我们马不停蹄地“喜提”全国No.1称号、2宗新百亿地块、3宗四万+地块、4宗综合体地块、历史新高的5万+楼面价、6家新入杭房企、7宗纯租赁用地,以及大大小小的纪录……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喜欢看常规总结的人,不妨跟着主播倪霸天的思路,看看这半年的土地市场,有哪些值得回顾的盘点,以及随之而来的七大疑问!

一、第十区的强弱信号 会对其他区域带来影响吗?

按照今年临安的出地量,绝对值得把第十区拉出来单独“解剖”:年初首发出让,年中压轴出让,半年出让地块多达21宗,占十区106宗地块的五分之一,位居第一!

从去年“撤市设区”以来,临安宅地楼面价破万顺理成章。这片土地仿佛被造物主亲吻过一样,吸引了极大的关注,楼面价一度达到最高的13362元/平方米。截至6月27日晚,临安万元地块已达11宗,青山湖科技城、湖滨新区、锦城三个主要板块已坐稳万元地价。

临安万元地块成交信息表

杭州疯狂半年土地市场后的七大疑问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临安也是十区中最先坐过山车的,表面上陆续有地价破万,实地里则是关注房企减少,拿地趋于谨慎。本土房企地上在多场“保卫战”中受到的阻碍越来越小,甚至还出现了两宗流拍地块,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临安土地热度虽在,但大不如半年前。

事实证明,临安土拍直播评论中多次送上《凉凉》的直觉没有错,与去年比较,八区中(上城、下城无涉宅地块出让),临安降幅最明显,最高楼面价跌了19%。

主播认为,临安土地具备一定价值基础,但不具备持续上涨基础(嗯,熟悉的口吻)。这属于正常的价格回稳,土地价格有落差,可能相关单位会有些失望,但总要好过不断上涨吧?

临安是目前杭州面积最大的行政区,但仍处于传统认知上的周边地区,还有多少利好因素可以增高预期?未来走势会平稳还是起伏不定?会不会受到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影响?短时间来看,临安的节奏和其他区还有差异。

进一步的问题在于,临安现象会不会传导至其他区域,尤其是主城、余杭、萧山……主播的判断是,只要临安还不能大幅承接城西客户,甚至杭州主城区的外溢,那它仍将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三、四线城市范本,地价下降不会对以上区域带来影响。

二、起价普遍垫高,溢价低、自持少将成常态?

足球“菠菜”中有一种玩法叫“波胆”,即以竞猜具体比分方式下注。映射到不久前处处封顶的杭州土地市场,竞猜大部分地块的成交楼面价时,大可闭着眼睛“波胆”,而今年,还真没有“绝X封顶”一说……

个人比较懒,不喜欢放一张原始数据表格上来贴你一脸。总归你要知道的就是,今年大部分地块溢价被限制在50%,而春节以后就没有地块自持超过32%,多个区域自持比例下降,万物皆有因,这不是地价在变魔术,而是起价在作祟。

同板块、同性质地块的溢价、自持变化与起价变化的关系

杭州疯狂半年土地市场后的七大疑问

根据2017年与2018上半年同单元中相似性质地块的部分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大多数起价变高的板块(标红),自持比例普遍降低(标绿),同时溢价率也有降低,封顶现象骤减;只有一季度的之江度假区、桃源仍处在一年前的高热状态,而这两个板块的地块当时还打着杭政储出[2017]的年号,楼面起价与2017年相比,甚至还小幅降低了。

所以结论很明显了,价格封顶将会越来越少,自持也随之减少,这是否会成为常态?答案很明显了。

三、这一刻他们等了很久 下一刻又轮到谁?

高能预警,以下几个板块的居民,你们身价已经在上半年翻倍。

陌生又熟悉的脸,仿佛初次见面,谈出视野几年间,兜兜转转又惹眼,当然地价也已经回不到那天。当初对它爱理不理,如今快要高攀不起,说的大概就是它们了,这些板块中最长时间没出让宅地的达到7年,最多的楼面价4年已经番了7.7倍……

2年以上未出涉宅地板块成交地块情况

杭州疯狂半年土地市场后的七大疑问

那么,后面还有没有这样丑小鸭变天鹅的板块了呢?以下,拿走不谢。

1、7年未推涉宅地的萧山戴村镇;

2、运河新城2年后再推宅地;

3、浦沿5年后重出宅地;

4、钱江新城二期首宗宅地,预计7月挂牌;

5、金沙湖9年后将出宅地,预计三季度挂牌;

6、……(打住,不能透露更多了)

四、出让租赁用房建筑面积占6% ,公租房比例或将提高?

根据统计,上半年杭州出让7宗纯租赁用地,含配建公租房地块8宗,总共产生43万方租赁用房面积(自持部分不计)。

租赁用地(含)成交简介

杭州疯狂半年土地市场后的七大疑问

截止目前,杭州八区(除去上、下城)加上大江东刚好全部推出过纯租赁用地(余杭首宗目前挂牌中),其中江干区2宗。

根据统计,杭州十区上半年总计成交宅地总建面705.7万㎡,43万㎡租赁总建面占比6%,这与“商品住房供地总量中安排10%的土地用于建设或配建保障性住房,未来5年公共租赁住房保有总量不少于8万套”的出台方案仍有一定差距。

在7月即将出让的部分地块中,我们也看出了一些迹象,南星、浦沿、之江、崇贤、勾庄等地块纷纷按照主城区10%以上、余杭区5%以上的要求配建,最高达到20%。

或许,我们还将在未来看到更高的配建比例……

五、天生要强的他们,还能继续上演逆风翻盘吗?

他们确实在上半年震憾到我了,他们就是曾经撑起余杭楼市半壁江山的四大房企——赞成、广厦通和、理想四维、华元,上演了回归大戏。

余杭房企回归表现

杭州疯狂半年土地市场后的七大疑问

四家房企各自拿下一宗地块,但其中的过程跟综艺练习生一样,没有一战是轻松的。个别地块的拿地成本比同期的周边地块来的还要高,显示了一定出价能力。

从结果来说,这是一次强硬的宣言,即便主城、萧山、富阳等基本沦为大房企的盘中餐,即便本土中小房企逐步退出舞台或者纷纷转型,即便已有不少本土房企朝环杭周边地区拓展,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们就不会将杭州放弃,去争得一席之地。

下半年,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的“地上集团”,如同临安灭霸一样的存在吗?

六、6家房企入杭 闽系之后苏系房企大步进军杭州?

道完了本土房企亮眼表现,也不能落下外来房企。上半年有6家新晋房企,平均一个月一家,跟去年数量(全年12家)不相上下。

2018年上半年新晋房企拿地信息

杭州疯狂半年土地市场后的七大疑问

三大行政区都迎来了新房企,也有商业的。6家房企可以分为三类:

1、已在杭州周边城市进驻,进一步布局浙江市场,如重庆华宇;

2、总部位于长三角,对重点城市有拿地硬要求的,拿地特征往往是小地块,非热门板块甚至素质一般的地块,如南京银城、弘阳、新希望;

3、只对匹配自身发展条件的特定地块有兴趣,如华侨城丁桥地块、恒隆百井坊地块。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南京房企入杭,目前在杭苏系房企有新城、朗诗、中南等等,仍有很多名企暂未进入杭州市场。苏系房企有狼性不足(对比闽系),实力有限(对比央企)的问题,连进入上海的企业都不多。

同在长三角需要多点布局,苏系房企不可能不受沪系、浙系,甚至闽系房企的影响,未来也没有可能更多地进入杭州呢?

七、百井坊之后,杭州的商业会打开新局面吗?

杭州的商业一直风平浪静,缺少爆点……不过,恒隆拿地就像歌词里唱的: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恒隆也成为了百井坊地块花落谁家的最终答案。

杭州疯狂半年土地市场后的七大疑问

百井坊地块鸟瞰图

55285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是目前杭州之最,同时是第三宗百亿地块,但市场似乎还是少了点回音。百井坊成功出让可以看作一个杭州商业新格局的起点,恒隆在武林广场打造地标项目可以拔高整个杭州的高度,这都是可以畅想的。

随着地铁线路不断增加,上盖综合体还有多少?副城中心的商业体量足够吗?目前的商地有没有仍没被发掘出价值的遗珠呢?还能有新消费群体和新实体消费方式带来的消费升级吗……

讲真的,答案还是要留给未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