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大伯立遗嘱公证要跑4个部门办5个证明!证明办齐了他害怕了

82岁大伯立遗嘱公证要跑4个部门办5个证明!证明办齐了他害怕了

昨天,杭州上城区察院前巷的林大伯,也来跟我们说了他办理“遗嘱公证”时的烦心事。

林大伯,今年82岁,有一儿一女,他想早点为身后事做好安排。

大伯有两套房子,一套儿子结婚时,给他做了新房;一套现在自住,60平方米,市场价约270万,打算留给女儿。

不久前,他开了个家庭会议,把房子留给女儿的想法说了,兄妹两人感情很好,儿子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今年6月,大伯去立遗嘱,搞个公证,避免以后两个孩子因此再起争执。

可就为公证这事,大伯已经跑了四个部门,现在还没办成。

要证明老婆的爸妈

死在我老婆之前

钱塘公证处工作人员给了林大伯一张遗嘱公证所需证明材料清单,林大伯看完,又是惊愕又是苦恼。

2007年,林大伯的妻子去世,身份证正常注销。

2008年,他收拾屋子时,无意中找出一张5万元的存款单。

家里钱都是妻子在管,翻出存款单,林大伯也不意外,可当他去银行领取时,麻烦来了,需要证明自己与存款单户名的夫妻关系。

为这事,林大伯当时也是跑了公证处,开了户籍证明、单位人事证明、死亡证明、女儿出生证明等四个证明。

让林大伯哭笑不得的是,10年后的今天,去遗嘱公证,需要的证明非但没有少,还多了一个很古怪的证明:“要我老婆的爸爸妈妈,死在我老婆前面的资料证明。”

林大伯当时一头雾水:“不去公证真不知道,还有这种证明。”

后来公证人员给他解释说,这是《继承法》要求的,孩子的外公外婆,是第二顺序继承人,房子也有继承的资格。

这么一说,林大伯觉得也有道理,那就按清单去跑证明吧。

5个证明跑了4个部门

证明办齐了 林大伯害怕了

为了这五个证明,林大伯跑了四个部门。

林大伯以前住在狮虎桥路,女儿也出生在那。为了办女儿的出生证明,他跑到了天水派出所。

办理自己的户籍证明和老婆的死亡证明,他跑了紫阳派出所。

办理单位人事证明,他跑了紫阳街道。

为了办理老婆父母先于老婆过世证明,他又跑了上城公安分局,开具了份《户口档案查询情况》的说明。

昨天,在林大伯家,我见到了这五张证明。

林大伯说,6月22日,所有证明材料他就办齐了,一直不敢递上去,“我老头子一个,怕没有理解清楚公证处的证明清单,办错了,再跑一趟;也怕材料递交上,告诉我材料不齐,还要补办其他证明”。

遗嘱公证繁琐,不是个例

今年5月,我的一位亲戚做过一次遗嘱公证,公证内容也是父母名下的一套房子,留给女儿。

公证的机构是杭州国立公证处,流程也是蛮复杂的。

“公证处会问,你有没有心理疾病?房子为什么不给儿子,要给女儿,是不是你的真实想法?”亲戚说,父亲80多岁了,记忆力不好,房子地址说不清,录制了好几遍。

昨天,上城区东坡路居民、湖滨晴雨民情观察员夏一中先生给我们来电,反映了他的一次见闻。

“我有一次到公证处公证,就碰到一对从转塘赶过来的老人,为办财产公证已到公证处跑了四趟了,这次又说还要到派出所打个证明。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不在人家第一次来时,就给他们提供一个办事指南,要准备好哪些必需的资料一次性说清楚,免得人家大老远一趟一趟地跑。

“‘最多跑一次’是老百姓到政府办事时所希望的状态,有时候也不是苛刻地要求一定一次就办成,关键是部门和办事人员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夏先生说。

同是政法系统

为什么这么多证明还要分个跑?

一般办理遗嘱等公证,都涉及到财产,公证处谨慎一点,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群众提供相应证明材料,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些证明材料,是不是都是必需的?

有没有可能,简化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

真正站在群众角度,为群众着想。

林大伯说得很有道理。

他说,公证所需的证明材料,除了单位证明资料外,其他都是政法系统的,网络时代,应该内部都能信息共享的,迁入地址、迁出地址、户口注销、年龄、性别,这所有信息,户口本上都有。为什么要让我们这些老年人,跑去这么多派出所开证明,弄得我老头子累得半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市考评办、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浙江财经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联合《都市快报》推出“问计于民”市民建议意见征集专栏。

这是杭州最权威的市民参政议政平台,希望大家踊跃建言献策,为我们这座城市出谋划策。

您的建议和意见,有可能递交到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办公桌上,为杭州建设世界名城提供参考。

7月初到今年底,“问计于民”栏目希望推出十大民生话题。

第一个话题,我们锁定“最多跑一次”。

对“最多跑一次”改革你还有哪些建议、意见?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需要提高?欢迎你结合自身经历来说一说。

其余九个话题分别聚焦什么?我们也想听听您的意见。欢迎通过以下五个通道留言——

1.拨打都市快报热线:85100000;

2.在“杭州新闻App”“问计于民”频道或首页“问计于民”专栏中留言;

4.在都市快报官方微博下私信留言;

5.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建言献策时,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反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