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迭起,国产机器人爆发在即

【今日财豹】上次我们分析了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格局,谈及了我国工业机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的竞争地位,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多,国产机器人爆发在即,今天我们重点分析我国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企业龙头。

双环传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先锋

双环传动成立于1980年,于2010年上市,是玉环县振华齿轮厂发展而来,是专注机械传动齿轮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主要应用领域传统汽车及电动汽车变速箱,2014年、2015年公司先后涉足减速器研发、RV减速器项目。

新赛道迭起,国产机器人爆发在即

国内乘用车销量维持稳定增长、商用车经历2015年低谷后有所反弹,乘用车及商用车作为双环传动齿轮业务核心应用领域,且乘用车及商用车收入合计份额近70%,客户包括国家巨头博世、采埃孚、博格华纳及西门子等国际优质客户,国内客户有比亚迪、上汽等主流整车厂。2015年双环传动逐步从手动挡等传统汽车传动部件向自动挡、新能源传动部件等高精度、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2018年3月与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埃夫特签订协议,协议包括2019年6月30日前,为埃夫特提供10000套减速机。国盛证券认为,这是减速器厂商与国内主流本体厂商单批次数量最大的订单,双环传动减速机项目有望迎来放量期。受限于精密制造设备投放进度,RV减速器产业进程缓慢,预计今年完成建设投资,明年有望满产,国盛证券预估,2018-2019年减速器出货量分别为2万台、6万台,营收可达0.8亿元、1.8亿元,净利润0.05亿元、0.25亿元,占比公司2017年归母净利润比重为2.10%、10.21%。

新赛道迭起,国产机器人爆发在即

拓斯达:工业机器人业务增长迅猛

拓斯达创立于2007年,于2017年上市,是东莞市拓斯普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注塑机辅机设备向自动化供料及水电气系统领域渗透,下游还囊括五金加工及玻璃精雕等多应用领域、机械手及关节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等。

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成套设备是公司核心业务板块,近年该业务板块收入增长迅猛。2017年该业务板块占公司总营收的57%,达4.35亿元 ,毛利率40%。2012-2017年该业务板块收入年均复合增速超95%。下游覆盖3C、家电、汽车零部件及医疗器械生产等多领域。公司累计服务近4600家中小企业。

新赛道迭起,国产机器人爆发在即

拓斯达积极设立子公司,2017年就新设立了6家,2018年公司拟再投资设立2家全资子公司,从而借助地方产业资源,撼实公司机器人本体研发实力、优化营销网络建设;入股武汉九同并收购野田智能80%的股权,进一步完善运动控制、伺服驱动技术、汽车制造业自动焊接等领域。拓斯达公司自上游核心部件至下一集成运营,乃至终端销售节点产业链,多方位积极布局满足中小企业自动化生产需求,促使公司业务收入的稳定性。

埃斯顿:机器人生产全产业链成长可期

埃斯顿创建于1993年,于2014年上市,主业为智能转变控制功能部件,包括:电液伺服系统、数控系统、交流伺服系统。其中机床数控系统在国内数控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在主业稳定增长的同时,公司积极投入工业机器人产业。智能装备核心功能部件模块、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亿成为埃斯顿公司的两大业务模块。近几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增速迅速,2016年、2017年营收分别近2亿元、5亿元,同比增长近55%、60%。毛利率在30%左右。

新赛道迭起,国产机器人爆发在即

我国是金属成形机床制造大国,但数控化程度低,2013年,我国数控化率不足6%。但随着制造业回暖,2015年国内金属成形机床销量反弹并高位维稳。国盛证券认为,在制造业升级以及自动化需求的推动下,国内金属形成机床制造业迎来结构性优化,我国数控率有望提升。

埃斯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机器人生产全产业链布局能力的厂商之一,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下游本体制造,无论是伺服系统技术、本体自主生产技术还是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系统与机器人系统的结合运用等杜克实现对汽车、家电、电梯、新能源、工程机械等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制造系统。

新赛道迭起,国产机器人爆发在即

埃斯顿“内生+外延”,完善工业机器人技术链,先后收购运动控制器厂商Trio100%股权、收购美国BARRETT TECHNOLOGY 部分股权并进行增资、收购M.A.I.50.0 11%股权、收购扬州曙光68%股权等,这一系列措举收购不仅有利于自身交流伺服系统形成互补,还可以打通微型伺服驱动器制造环节,更推动机器人集成应用推向更高端等打通上下游。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较弱,研发、销售等费用项较大,随着行业放量以及国产化提升,但随着国产机器成熟发展,市场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投资者可关注高端的多关节机器人占比越大的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