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下半年宏观、政策及大类资产配置

刘煜辉:下半年宏观、政策及大类资产配置

金羊毛工作坊

6月12号内部会议 刘煜辉教授就下半年宏观、政策及大类资产配置发言纪要

1、 从大类资产交易形态看,当下明显落在“最差之宏观象限”。

2、 核心问题:通货膨胀

3、 怎么出来的?贸易战的“负产品”。

4、 要从历史的清算的角度来看此次贸易战,过去50年全球化进程重大边际修正的时间窗口,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蠢事,促使西方经济、社会、政治等改变的因素转化成强大的政治执行力。

5、 本质打你的供给侧、生产函数、潜在增长,全球资本争夺,对过去40年形成的全球分工的代工产业链和工业链形成重大冲击。几个季度可能看不出,时间拉长,2-3年中持续释放的压力非常大。我们的需求端被既得利益所绑架,金融地产融资平台,短时间内无法脱身,撕裂出产出缺口,抽象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对内购买力明显不被信任,糟糕。由供给端、生产率所决定的实际汇率可能已经步入贬值通道,然名义汇率无法释放弹性,非常强,两者之间的缺口靠什么补。对内贬值,就是通胀。

从外到内,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都在涨,要不是猪价跌了30%,统计局也压不住。房子限价,那就用排队、摇号来表达。

股票的所谓结构性行情很明显在反映通胀。茅台,中国最灵敏的通胀交易标的。其他的是所谓“高铁售货员”,必选消费品,医药、食品饮料调料、餐饮旅游。

因为大家也知道这回捆在房子身上的各种“绳子”是不会解开的,也不敢解开,中国的M2比美帝和欧元区加起来都大了。既然房子不能成为胀的临时蓄水池,通胀的压力一定寻求其他释放的方向来表达,无非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跟“出疹子”一样。

6、政策如何应对?对外以求汇率之弹性(贬值);对内:广义财政的紧缩(公共开支削减、清理政府建设项目)、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广义信用的紧缩(金融去杠杆、整肃“影子银行”)

7、 演绎无非三种场景:宽松复辟、举步维艰、竹杖芒鞋。

一是无法承受,宽松复辟,重回加杠杆,灿如烟火,然“烟花易冷”,最后一根稻草; 演绎“米德”:通膨-国际收支恶化-利率上升-刺破泡沫。

二是骑虎难下,举步维艰,势均力敌,来回拉锯,交易长时间不能脱离“最差之宏观象限”,耗尽双方最后一丝耐心,只有极有限的标的在此象限中活得好点;

三是坚硬如铁,“竹杖芒鞋”,豁出去了,何况这回有点像“还有枪顶着头”。

场景3不是没有可能,最近的财政压缩很明显,社融跳水。

8、“去杠杆”的麻醉剂:1)汇率;2)法准;3)金融压抑;4)QE。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中,中国央行虽然拥有最好的资产负债表结构,迄今仍有60%的流动性资产比例,未来可以转化为经济中各种主体的债权;但扩表的空间还是非常局狭的,中国央行资产占GDP的比例已经44%,美国只有23%,欧洲也只有40%,日本是缩了20年才达到今天的95%。我们今天想以“原价”吃下如此庞大的“庞氏”,肚皮会撑破了天。所以市场分析师总是以资产价格不能跌、信用不能违约,经济不能下行这些“坚硬”的前提,来揣度中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对市场的偏差自然总是难免的。所以也要体谅央妈的苦衷,庞氏太大,的确有点儿忠孝不能两全,兜不住。

9、判断:下半年无论是场景2、还是场景3,

下半年经济都可能会产生失速的预期。为什么(不展开)?只说推论。

利率(安全资产)不悲观,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金融条件向改善的方向运动。

但利率受美国的牵引:牵引的大小取决于汇率弹性的释放。

信用与利率分手已呈必然趋势,信用溢价可能超预期释放。债券杀信用。

宏观对冲的机会:空黑色、空南华、空周期?

权益应注意以下几点:

警惕杀估值的风险(风险偏好的挫伤);

回避与补贴相关的、与产业政策相关的、与政府债务相关的(PPP)的行业和股票;

淡忘β,多想α,结构,风格,多想自下而上。

波动中去布局符合长期基本面(时间在变老、人口在变老、人心在变老,中国人对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正在改变,中国人对universal的拥抱的愿望):医疗健康、生物科技、教育、食品安全、金融服务fintech等等,产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