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德械师在战争中的战斗力如何?

海军猫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兼任西安警备司令的宋希濂将军奉命率领第36师千里回援上海,该师是在西安事变后被调往关中弹压东北军和陕军的。第36师乘坐的军列沿途停经之处,当地民众箪食壶浆鼓励将士抗日杀敌。

抵达战场后,宋希濂所部的攻击位置在第87和第88两师之间的天宝路一线,在汇山码头一战中,第36师动用二个团在巷战中索屋攻击,击溃日军一个大队毙伤400余,部分日军走投无路,居然逃过外白渡桥向公共租界的英军投降,宋师长希濂的原话:这是36师“最精彩、最激烈、功勋卓著”的一仗。



(宋希濂卡通像)


然而,第36师也出现了可怕的伤亡,仅汇山码头一战即伤亡570余人,其中一个主力营被打残。另外二个师也没好到哪里去,第88师担任主攻的第264旅旅长黄梅兴阵亡,官兵伤亡过千,该师德国顾问亲自策划了突击队对日军的闪电进攻,号称“铁拳行动”,结果500敢死队员死伤过半,行动失败。中国军队的王牌“德械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对手,与日本军队在武器装备和作战技能的差距立显。

三十年代中期,军事委员会为了应对中日战争,根据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建议,准备在全国军队中挑选60个师进行整训加强为“调整师”,1935年1月,由陈诚出任陆军整理处长负责“调整”事宜。为了堵住杂牌军之口,每批“调整”的10个师中,陈诚特意留出一个非嫡系位置。由于国内局势不停变化,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只完成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共20个师的挑选和编组,第三批的10个师“调整”到一半,而后面的30个师干脆没有机会了。



第一批的主要部队有:第2师(黄杰)、第11师(黄维)、第14师(霍揆彰)、第25师(关麟征)、第36师(宋希濂)、第57师(阮肇昌)、第67师(李树森)、教导总队(桂永清)和第2师补充旅(特殊情况),其中第11、第14和第67师是妥妥的“土木系”队伍,陈诚小动作还是有的。

第二批的主要部队有第3师、第4师、第9师、第10师、第88师、第89师等,要旨是“嫡系为主、兼顾杂牌”,注意第二批的第89师就是后来的汤恩伯第13军序列,是华北“南口抗战”的主力。




但是国力羸弱,拿不出太多的钱购买德制武器装备,因此只有第一批10个师完成了德制或仿制轻武器的配备,其中勉强能够称为“德械师”的只有三个,即第36师,第87和第88师(前身是国民政府警卫军、之后为两个教导师),以及真正完成调整的、甲种师规模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算是蒋介石能拿得出手的王牌部队了,四个军事主官全部是黄埔一期生(宋希濂、王敬久、孙元良和桂永清)。

其他十几个“调整师”并未完成德械的全部换装,不妨称为“半德械师”,而宋子文的税警总团因为进口了相当数量的英、美、比、法等国家的杂七杂八装备,虽然豪华,根本不算德械部队。



文中图片都是国民党中央军当时的真实影像,虽然国府采购了30多万顶M35德式钢盔,但不是扣上个钢盔就叫“德械师”的,看得出来国军的单兵装备仍然是十分简陋,不仅轻武器配备不全,更严重缺乏德国顾问给计算和计划好的重武器。在日寇陆海空立体优势火力的杀伤下,三个德械师以及教导总队完全是凭借抗日热情和血肉之驱与敌死拼,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惊呼为“德国式的战争”。

毫不夸张地说,20个德械师和半德械师,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的脊梁。从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到武汉会战,以及华北的南口会战、兰封会战,1938年底之前,是打破日寇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之梦话的中坚力量,历史地位非常重要。



淞沪会战第一阶段,主要是张治中指挥几个德械师试图将盘踞在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消灭,未果;到第二阶段,从全国调来的中央军和杂牌军已达70万人,包括胡宗南的第一军、罗卓英第十八军等精锐部队(下辖数个半德械师),日军也增兵至近30万人,几个德械师在总兵力中所占比例和所起作用已经有限,且由于是第一批登上战场,部队损失较大。

南京保卫战期间德械师成为守城主力,但半数为补充的新兵,战斗力大打折扣,倒是教导总队的德制冲锋枪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唐生智在决定弃城之后,大约是担心德械师报销不好跟蒋介石交代,下达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口头命令:允许第87、第88师和教导总队北渡长江突围,而拥挤的下关码头原定只供第36师和宪兵部队撤退所用,于是四个师级单位和宪兵部队拥挤在一起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溺亡者无算,渡江不成逃回城内隐藏或投降者众,几个德械师彻底伤筋动骨,到江北整理时已凑不满一个师的建制,对此,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难辞其咎。



武汉会战期间,三个德械师残部再次经过补充后,编成为宋希濂任军长的第71军,在大别山北麓抵抗日军第六师团的西犯,虽然颇有斩获,但因骨干损失较大,已是雄风不再。尤其是德国在日本压力下撤回军事顾问团、中断与国府的军事采购之后,“德械师”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随着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换装苏联援华武器,“苏械师”短暂称为中央军的招牌,直到1943年以后“美械师”的出现。


度度狼gg

常听到有人说,如果国军当时有200个德械师,日本就不会进攻中国云云。其实不用这么假设,直接看43年以后全副美式装备的国军在滇缅战场和日军的战绩就行了。

装备是当时最先进的美式装备,部队也是国军中战斗力比较强的委员长嫡系,而且专门另外成立了一个机构指挥,也就是陆军总司令部。

这时候的日军早已经战斗力严重下降,和侵华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的日军素质不可同日而语。结果呢?

结果就是果粉各种吹的所谓昆仑关大捷之类,连国军将领自己都不好意思提起来。只不过是国军的战损比从抗战初期的十五比一,大概提升到了五比一左右。

就是主管这些全副美式装备的国军的首任陆军总司令张发奎说过,以他的观察,整个抗战过程中,国军没有取得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除非日军主动撤退,否则国军即便是包围了日军,也吃不下来。

为什么?因为国军始终是旧军队,哪怕是已经全副现代化美式装备了,本质上也还是旧军队,完全没有改变军队的本质。

为什么说国军始终都是旧军队呢?不看别的,看看同期的共军在干什么就知道了。

长征的时候,共军一边打仗,一边转移,实际上就是逃跑,行军路上还在教战士识字,每到一个地方暂驻,都会在当地修建简易的厕所,向当地老百姓宣传现代卫生观念,甚至还在疲劳的征途中停留下来的时候,修建简易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

就算这些是共军的宣传,那我们看看共军在43年之后,也就是国军正在大量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时候,共军在干什么?

按照张宗逊的回忆,43年的时候,朱德曾从延安到晋西北视察八路军三五八旅,并召集高级干部开会,提出要提高训练水平,其中一个就是劈刺技术从原来的日式改为苏式,让战士们的一套劈刺动作的刺杀机会增加了一倍。

所以有个人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他还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武器,而是人。

也就是说,再先进的武器,给落后的军队拿着,也没用。有了先进的军队,哪怕武器落后一点,也可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萧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所谓德械师,并不是德国师,这是完全不同的2个概念。

所谓国军德械师,仅仅是装备部分德式武器的国军师,和纳粹德国的步兵师基本没有可比性,也大大弱于日寇。

以德械师的轻武器来看,步枪基本都是国产,主要是中正式和老套筒。

轻机枪也是国产,是捷克式。

迫击炮,是自产的81或者82迫击炮。手榴弹是自产的巩县木杆手榴弹。

甚至还装备日本制式的掷弹筒。

以上这些,基本都是中国自产的武器,和德国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有些精锐部队,装备数量很少的德国购买的毛瑟步枪,迫击炮而已。

装备数量最多的是德式钢盔,大概30多万顶。但钢盔不能杀死敌人,只是减少伤亡而已。

再看重武器,德械师下属一个炮兵营,火炮五花八门,包括日式在内什么都有。

而德国步兵师一般下属一个炮兵团,就重武器上有巨大差距。

所以,德械师只是有少量德式武器的国军部队,根本算不了什么,也远远比不上日寇。

日军师团配备炮兵联队(团),攻坚时候还会给予增强。

但德械师的战斗,是中央军中最好的,也是战国最大的。

以孙元良的88师为例,在淞沪会战中浴血奋战,前后四次补充兵力,每次都是伤亡过半才给与补充。日寇在88师阵地前无法推进,苦战2个多月,没有什么进展。日寇高级军官抱怨:88师是中国军队中最可恨的部队。

大撤退期间,88师留下的谢晋元八百孤军,在敌人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在四行昂哭从10月27日至31日夜血战四昼夜,抗击日军数十次攻击,毙敌两百余,最后奉命杀出重围退入公共租界。

因淞沪会战拼的太惨烈,原本1.4万人的88师退到南京仅剩8000多人。

在南京,88师又参加了惨烈的南京保卫战。他们死守雨花台中华门一线,任兵力火力绝对优势的反复猛攻。88师以巨大牺牲,一直坚守到日军从其他城门攻入南京。

此战中,88师几乎全军覆没。辖下三个旅长阵亡两个,六个团长阵亡三个(韩宪元、李杰、华品章),营长阵亡十一个,连排长伤亡占全员的十分之八。8000多人战后近幸存2000多人,其中大部分还是伤员,提前被用船只运出城的。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萨沙

在1936年时,国民政府向德国购买了三十余万顶m35钢盔,仿制了毛瑟m1924步枪,并新组建三个步兵师,全数装备德械,称为“德械师”。不过这“德械”,最普及的是m35钢盔和“中正式”步枪,再其次是m24型手榴弹。当年进口的1号坦克,一共24辆,得以组建了当时国民革命军唯一一个战车营。105毫米榴弹炮一共36门,组建了两个重炮团,而用于反坦克的pak.36只进口了144门,并在战争初期大量损毁,使得国军根本无法依靠反坦克炮击毁日军的豆战车。

不过当年的装备还算先进,一班10人,装备10支“中正式”步枪,并每人携带子弹200发。一排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机枪射手、副射手各一名,配弹一共400发。一人配两枚m24型手榴弹。对比一下日军,日军一个小队30人左右,3挺大正11年式轻机枪,27支38年式步枪,步枪配弹120发,机枪配弹240发,另2门50毫米掷弹筒。,每人手榴弹2枚。并且单兵装具相差无几,所以德械师在排级轻武器这方面强于日军。

而在重武器方面就弱得多,日军一个乙种旅团(相当一个师)就拥有3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1个战车中队,而仅有36、87、88三个德械师拥有师属山炮营(24门75毫米山炮)和反坦克连(12门37毫米反坦克炮),不过实际情况是仅有87式拥有6门37毫米战防炮和88师一个满编的反坦克炮连,其余的都没有。。至于上面订购的武器,则大部分都没有运抵中国。就是日军的一个甲种联队(相当一个旅)就能完完全全依靠144具50毫米掷弹筒,6门92式步兵炮,4门37反坦克速射炮,4门山炮碾压国军两个德械师。更何况,在当年淞沪战场上,一个日军联队拥有3个炮兵大队的支援。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日军联队,比五个德械师还能打。

当年实在是器不如人,20个德械师打淞沪会战,平均一挺重机枪发射弹药不比日军一挺轻机枪多多少。并且各部队电台后撤,丧失制空权,后勤运不进去,就在这种环境下,仍能坚守上海三个月之久。他们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浩汉防务论坛

德械师,全名中国国民党德械步兵师,是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和训练下参战德式编制重新编组的军队,装备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德式装备。整军方案确定了减少大单位,充实团以及以下单位的战斗力的原则。这点同德国的建军原则一致,新组建的一个德械师基本可以相当于中国原来的一个军。


中国德械师和德国步兵师的区别: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火炮的数量,德国即使是在1943年其前线步兵师仍装备有火炮:32门榴弹炮(105mm口径24门,150mm口径8门),24门75mm反坦克炮,14门步兵炮(75mm至150mm),69门80mm迫击炮。之后又列装了大量120mm重型迫击炮。

而中国即使是作为德械师示范单位的第36、87、88师,全师也仅有75mm步兵炮12门,37mm战防炮4门,20毫米高射炮6门,24门81mm迫击炮,24门20mm机关炮。其火力根本无法和德国步兵师相比,基本上我一个德械师的火力仅仅算得上德国一个步兵团的火力。所以就算我德械师官兵素质再高,武器装备的差距决定了我们德械师的战斗力还是有限的,远不能达到一个真正现代化步兵师的要求。


德械师一开始便作为国民党抗日的主力参加了著名的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在日军优势的炮兵、空军火力下,进行了惨烈的阵地战。其作战之英勇、牺牲的巨大,可歌可泣!经常是整团整营的战死,阵地才告失守,到南京保卫战结束时,中国已经不存在真正的德械师了,基本上消耗光了。

德械师在中国的抗日事业中做出的巨大牺牲,值得国人铭记!


小小狼王

德械师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德合作期间,中国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按照德国的军事训练标准所改编和组建国民革命军,故对其统称为德械师。

当时的德械师包括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第六师、第九师、第十四师、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和第八十八师,以及教导总队和税警总团。

德械师算是当时国军的主力,战斗力极强。



为了探讨国军德械师真实的战斗力,我决定通过研究德械师的装备、编制以及战斗表现来说明国军德械师的真实战斗力如何。

首先从装备上,德制M35钢盔是德械师的标配,还有各种轻重武器,以及战车等装备,人员是一个师的编制约几万人。

在战斗表现中,德械师作战非常英勇。淞沪一战损失惨重,南京一战十不存一,武汉一战几乎损失殆尽。战宝山罗店、血战四行仓库、血洒南京、血战战富金山,在这几场战斗中,战斗之激烈,损失之惨重,至此德械师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此后再无德械师。

现在,我们从德械师的装备和编制以及德械师的战斗表现来详细的讲解德械师。

德械师的装备和编制

说起德械师的装备,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德制M35钢盔,这是德械师的标配。

除了德制M35钢盔,轻武器中有中正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花机关冲锋枪以及驳壳枪。而重武器有马克沁重机枪、野战炮以及37㎜战防炮等重武器,甚至还有防空高射炮、探照灯以及轻战车等武器,这些都是德械师的标准装备。


而德械师的编制则是一个师的编制大约两万余人。

德械师的装备是当时最好的,但在战场上,抗线的依然是血肉之躯。

德械师在抗战中与敌血战淞沪、南京、武汉,几乎损失殆尽,下面我通过讲述德械师的战况来讲解德械师的真实战斗力。

亮刃淞沪

德械师的第一战就是在淞沪亮刃的,1937年8月14日,齐装满员的德械师向日军发起了总攻,经数日苦战,第87师占领沪江大学,第88师占领了五洲公墓、宝山桥、八字桥等各要点,第八十八师防守上海爱国女校、持志大学,并担任攻击虹口公园和江湾路日军司令部的任务。

在淞沪一战,德械师血战宝山、罗店,在守卫宝山的战斗中,姚子青和500余人与日寇血战壮烈殉国;在有着血肉磨坊的罗店战斗中,德械师与日军血战,伤亡惨重。

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血战4昼夜。

尽管士兵们浴血奋战,但淞沪会战还是失败了。在淞沪一战,德械师损失惨重

血洒南京

在南京保卫战中,德械师在南京中山门、雨花台、紫金山、光华门等地方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几乎全部壮烈殉国。

武汉会战

在武汉会战中,德械师与日军血战富金山10昼夜,中国军队的威风,书写了中国德械师最后的荣光,在中国抗战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后,德械师的辉煌不再。

随着中德合作的终止,中苏合作,苏械师开始走上抗战舞台,德械师从此退出了抗战的舞台。

由此可见,德械师的战斗力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是比较强的。


Minecraft军长解说

我要泼个冷水,严格来说,国军并没有什么“德械师”,所谓“德械师”不过是今天军事迷的一种说法。抗战初期特别是淞沪会战,留下许多珍贵老照片,国军头戴德国M35钢盔的那种尤其令人耳目一新。实际上当时完全装备德国武器的部队是不存在的,不是说戴上一顶德国钢盔就是“德械师”,战时国军哪支部队自诩过“德械师”?我印象中是没有的。


全面抗战开始之前,常期接受德国军事顾问训练的部队是有一些,其中又以第87、第88、第36师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最为系统。其他如第1、第2、第3、第4、第11、第14、第25、第89师,有时也有德国军事顾问帮助指导,但谈不上系统化。

还有就是这些部队装备仍以国产兵器为主,比如中正式步枪、仿捷克式轻机枪、仿马克泌重机枪、八二迫击炮,基本上均为金陵、上海、巩县、汉阳兵工厂制造。德国兵器使用很少,有些团直属小炮连装备苏鲁通20毫米机关炮,可以算是德国产品(瑞士制造),有些师直属战防炮连装备德国37毫米反坦克炮,但数量很少。


另外,陆甲装甲兵团战车营有一个连拥有德国1号坦克十几辆,炮兵第10、第14团拥有德国莱茵金属150毫米榴弹炮48门,炮兵第11、第13团拥有德国105毫米榴弹炮40门,江阴要塞拥有一些德国88毫米炮,但这些都是特殊兵种,并非师级步兵战斗单位。

要说以上提到的“德械师”战斗力如何,我认为还是可以的。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历经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包括“德械师”在内的中央军在各个战场都起到了骨干作用。比如名扬四海的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就来自第88师。
如果全面抗战能够再推迟两年,或许国民政府可能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德械师”,毕竟那个时候的中德军事贸易正在高速发展,海军甚至还订购了德国潜艇。但是,历史没有如果。随着中日全面开打,中德外交关系也就断了。


冯杰

德械师有三个,一个在西安,其余的是南京的卫戍部队,你说都能作为,坐镇首都的军队能谈得上差吗,当然国军中的精锐也是挺多的比如教导总队,税警总团(你别以为是收税的)总兵力三万余,装备也是一顶一的,甚至有的地方还超过中央军,且这是宋子文的私人武装。孙立人将军便是出身于税警总团。远征军中赫赫有名的200师,张灵甫的74师,那也都是虎贲之师。假如有个好将领再加上这样这样一顶一的设备,那么德械师将会是王牌中的王牌。


史地菌

德械师主要指的是国民革命军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国军教导总队,以及国民政府财政部下属的税警总团。这些部队装备的是德式以及仿制德式装备,按照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进行编组、训练的,可以说是当时国军主力,战斗力极强,抗战前期中国正面战场的王牌。

1933年德国开始与中国国民政府展开军事合作,双方签署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德国帮助中国建立军事工业,并向中国提供军事装备。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塞克特上将担任军事顾问,帮助中国整军,提交《陆军改革建议书》,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首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60个师的整编,这一计划深受蒋介石赞赏。

长城抗战结束后,为了应对日本越来越明显的侵略企图,国民政府开始整军备战。按照德国军事总顾问塞克特的提议,准备组建60个国防调整师,每个师大概是1万1千多人,装备野(山)炮12门、小炮24门、82迫击炮24门、重机枪74挺、轻机枪336挺。德械师人数相当于一个日军常备师团的75%至80%左右,重火力数量相当。

可惜中国的工业实力不行,大多数武器装备都要从德国进口,塞克特的规划不断缩水。截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国民政府仅整编了30个步兵师,而且这30个步兵师中的大多数仅装备少量的德式武器,仅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教导总队、税警总团9支部队是由德国人一手训练、全德式装备。

这些经过整编的军队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但是中国战术思想的落后、国民党高层的错误指挥使得30个德式师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大战中先后损失殆尽。1938年迫于日本压力,德国中断和中国的军事合作,德式师的装备得不到补充;到了1939年,中国再次与苏联展开军事合作,苏械师随即应运而生,德械师则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德械师主要装备:

7.92毫米中正式步枪和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步枪;捷克ZB26轻机枪;毛瑟M1932型全自动手枪(驳壳枪);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德制75毫米克虏伯山炮;德制37毫米Pak35战防炮;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20毫米索罗通机关炮。


当狗容易做人难

纵然再好的装备用在那个烂泥巴扶不上墙的人民公敌头号战犯蒋介石及国民党汉奸卖国集团豢养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的亲家兵别动队国民党反动军队身上只能是丢盔卸甲丧失大片国土坐看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华北危机平津危机却只能是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塘沽协定秦土协定等汉奸卖国条约苟延残喘罢了,唯有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浴血奋战抗击中外反动势力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是值得后人大书特书的伟大业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