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缩江左的晋王朝为何会赢得淝水之战(二):前秦的统一之路

公元357年,苻坚杀苻生自立,即位后,自称“大秦天王”,改年号永兴,实行大赦。苻坚在前面已经讲过,他虽是胡人,却心向中华,大力推行儒家文化,还启用了一大批汉人,尤其是重用王猛。在王猛辅佐下,前秦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强国之路。

低调治国

我们都知道,苻生在位时,把前秦搞的乌烟瘴气,作为三国中土地最少,国力最弱的小国,能在关中站稳就很不错了,而那几年,却正是前燕大肆扩张的时机。在慕容儁,慕容恪等人的领导下,大燕帝国,正是崛起,消灭冉魏,扫除石赵残余,成功入主中原,称为当时最强的超级帝国。

讲的详细点,公元357年,苻坚即位。前燕皇帝慕容儁于该年坑杀了曾一度占据了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称齐王的鲜卑段部后人段龛及其部众,将山东纳入前燕版图,使前燕的南部疆界自黄河推至淮河以北地区。

关东地区唯一与前燕为敌的是占据并州六郡、拥有胡汉百姓十馀万户的原后赵将领张平,但与前燕相比,已是势单力薄,日暮途穷。

西面的凉州自张重华称王以来,国势也在不断走下坡路,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张重华病逝,嗣位的世子张耀灵年仅十岁,主少国疑,内乱爆发。先是张重华的哥哥张祚废掉了张耀灵,自称凉王,不再对东晋称臣。接着是河州刺史张瓘于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起兵推翻了张祚,重立了张重华的次子、年仅七岁的张玄靓为凉州牧,恢复东晋年号。经过两场内讧,凉州也已奄奄一息。

自此天下三分,秦燕晋三足鼎立。

龟缩江左的晋王朝为何会赢得淝水之战(二):前秦的统一之路

苻坚

不过,苻坚是从苻生那接手一副烂摊子,土地,人口,经济,军事皆是最弱的一方,不过作为明君的苻坚为开创清明的政治局面,决心启用王猛等汉人子弟,开始实行低调治国的方针,整顿吏治,惩处不法豪强,平息内乱,与民休养生息,为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坚守的基础。

此时,野心勃勃的慕容世家,素有澄清寰宇,一统天下之志,公元358年,据并州壁垒三百余,有夷夏十万户的并州刺史张平被前燕击败,放弃抵抗,全线投降。随后,前燕扫除盘踞在河南淮北地区的军阀势力,版图扩大,与东晋隔淮相治,其疆域“南至汝颖,东尽青齐,西抵崤黾,北守云中”,与关中的前秦平分黄河流域。

从这一年到360年,慕容儁把统一天下作为工作中心,开始着手准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公元360年,雄才大略的慕容儁病死,而这几年,前秦并没有什么大动作,照旧低调,直到公元365年,才有稍微大一点的军事行动,王猛与苻坚配合的相得益彰,前秦局势大为改变,而前燕在慕容儁死后,由于慕容恪的存在,实力依然强势。

公元364年至367年,苻生的几位兄弟发动叛乱,欲斩苻坚夺权,其中苻廋欲献州治陕城(今河南陕县)归降前燕,苻坚大惊,幸亏前燕太傅慕容评拒绝了,不然前秦可能会迎来比较大的危机,虽然这一系列的叛乱被平定,但从中也看到了后来淝水之战失败的原因:苻坚太过仁慈!

当初,王猛就劝苻坚将苻生的几位兄弟处死,苻坚不听,在苻柳,苻双叛乱失败后还以苻健爱子,已之同母弟为由而不问罪,这可是谋反之罪啊,要是他们赢了,可是必杀苻坚啊。甚至将苻柳,苻双等参与谋反的四人召至长安委以重任,结果,这四位爷于367年再次起兵盘龙,这时候,苻坚竟然还不想杀他们,劝其罢兵,答应一切如故,不作追究,并以啮梨为信物,对待敌人,苻坚都这么仁慈,更不用说对别人了。

消灭前燕

慕容恪虽说是能人,可是天不假年,于公元367年病逝。在他辅政的数年期间,前燕可以说迎来了最光辉的时刻,跺跺脚,那就能震动天下,不过这位被誉为“十六国第一名将”的能人一死,大燕也就离末日不远了。

东晋的大英雄桓温听说慕容恪已死,心中隐藏多年的计划浮出水面,于是开始着手准备北伐;前燕的小皇帝慕容暐手中无实权,而慕容恪推荐的吴王慕容垂也被人排挤,朝政被无能且又忌贤的慕容评把持;前秦的苻坚与王猛虽然蛰伏了甚久,但对富裕的中原觊觎多日,听说东晋要行北伐前燕之战,便决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欲趁两国相争疲弱之际,消灭大燕。

就这样,三方豪杰因为桓温的篡位之心,被搅合到一起,而胜者只有一个!

龟缩江左的晋王朝为何会赢得淝水之战(二):前秦的统一之路

王猛

公元369年,桓温三路北上,直逼前燕,五万东晋儿郎雄赳赳,气昂昂,而前燕没了慕容恪,战斗力直线下降,连战皆败,诸将甚至无人敢带兵与桓温一战。不得已慕容家一边准备北逃龙城,一边备下重礼,许诺割让虎牢以西土地来请求前秦帮忙。

苻坚早于两年前知道慕容恪去世的消息时就已经有吞并前燕的计划,如今得知桓温北伐,便与王猛合计,如何才能将这鹬蚌相争的局面转化成渔翁得利的美好结局。。。。。。

前秦群臣皆反对救燕,不过王猛则暗地向苻坚献策:先出兵与燕共退晋军,然后乘燕衰颓而取之,是为“先救后取”之计;否则让桓温攻占了中原,则秦“大事去矣”。

公元369年,慕容垂眼见大燕生死存亡之际,主动请缨,最终于枋头将不可一世的桓温击败,可怜那五万儿郎,尽皆做了白骨累累,而前秦自然不肯放过如此良机,在谯郡又把桓温军冲杀一遍,最终的结局跟苻坚王猛设想的一样,东晋,前燕实力大损,而前秦毫发无伤。

枋头之战后,慕容垂成为大燕的救世主,然而却被慕容评甚为忌惮,于是这位爷跟太后相互勾结,欲除掉慕容垂。慕容垂也是悲催,前期被兄长慕容儁嫉妒,天天折磨,好不容易在慕容恪的领导下开始为国效力,结果在枋头立有不世之功之时,却再次被人妒忌,无奈只好含恨出走前秦。

慕容垂的大名威震天下,苻坚向来求贤若渴,如今得见慕容垂,更是亲率百官到长安郊外迎接,朝野上下均把慕容垂来秦视为盛事,只有王猛不然,他深知此人文武皆备,素有大志,多次向苻坚提议将其处死:“慕容垂乃是燕国皇亲,其家族世代称雄辽东,他本人宽厚仁慈,对部属素有恩惠,极有人望,燕赵之人都想拥戴他做君主。我看他的才略,权变智慧,随机而出,堪称人中豪杰。是像蛟龙猛兽一类不可驯服的动物,若借以风云,将不可限量啊,不如趁此机会将他除掉。”

不知各位若是苻坚会怎么处理慕容垂,反正当时,苻坚连连摆手,“我正欲用仁义来招揽四方豪杰,况且他有大才,我岂能杀他?”

本来苻坚忌惮前燕的慕容恪,慕容垂兄弟,如今这二人一死一逃,灭燕大计立刻提上日程。

苻坚以前燕没有履行诺言,割让土地为由,命王猛于公元369年十二月出兵前燕。此时离慕容垂大破桓温不过数月而已。

公元370年年初,洛阳攻破,正月占据荥阳。是年六月,王猛辞苻坚于灞上,再次攻燕。君臣二人,执手分别,苻坚道:“今委重任于爱卿,当先破壶关,平上党,然后长驱深入,直逼邺城,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也’。你放心,我随后亲自督军万余,舟车运粮,水陆并进,爱卿不要有后顾之忧!”

王猛极为自信:"陛下放心,在下荡平残胡,如同秋风扫落叶,不劳陛下再行舟车劳顿之苦,只希望陛下速速召集建造工匠,为慕容家的君臣造好住宅,免得说我们亏待他们!"

这。。。。。。灭国之战,王猛就这么自信?毕竟那前燕数十万军队还是有的,这么多士兵,放在历朝历代,那都是不容小觑的超级战力啊!

不过,实力派就是有自信,王猛自灞上出征,将六万人,与慕容评三十万精兵抗衡。面对数倍于己的前燕军队,王猛面无惧色,还把军队分成两路,自己取南路攻壶关,命杨安取北路攻晋阳。结果,王猛一路高歌猛进,秒下壶关,活捉燕南安王慕容越,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降。此时攻取晋阳的杨安受到阻碍,攻城两月有余而不下,艺高人胆大的王猛再次分兵,亲率部分士兵驰援杨安。一到晋阳,王猛绕城走了一下,立刻找到郑洁所在,随即命人连夜挖地道,并壮士数百人潜入晋阳城,大呼而出,杀尽守门燕兵,打开城门,秦军蜂拥而入,固守两月有余的晋阳城瞬间易主,燕东海王慕容庄也被活捉。

慕容评闻报,脑袋都大了。

十月,王猛挥师直趋潞川(今山西东流入河北、河南交界的浊漳河),与慕容评对峙。

当时的局势是前秦占了大量新取之地,根基不劳,又孤军深入,而且慕容评这边军队数量庞大,看似前燕占优,而慕容评也看清这个局势,欲行持久战拖垮秦军,结果王猛不给机会,突发奇袭,纵火烧毁燕军辎重,那火叫一个大,连远在邺城的老百姓都能瞅见火光,那皇帝慕容暐又气又怕,命令慕容评赶紧出战,就这样,表面上看实力悬殊的秦燕军队开始交战。

那数万秦军,在王猛的鼓舞下,纷纷破釜弃粮,大呼竞进,将三十万燕军,斩首十五万余,慕容评孤身逃回邺城。

王猛率军长驱而东,直扑邺城,而苻坚亦率十万大军赶到安阳,与王猛合兵。不久,慕容暐出逃东北被擒,前燕正式灭亡,前秦得郡百五十七,户二百四十六万,口九百九十九万。

前燕从慕容儁称帝起算,凡二主历十九年,若从慕容皝称王起算,共三主三十四年。为五胡十六国中第四个灭亡的国家(前面三个是前赵、后赵、成汉)。

一统北方

我们看一下苻坚即位之初时前秦的局势:北方有代国,疆域广大,东是不断扩张的前燕,西边是雄踞多年的前凉,南边有崛起的吐谷浑及仇池国,当然还有时不时北伐的东晋,而到了公元370年,前秦灭掉前燕,一下子就成了最强大的国家。

龟缩江左的晋王朝为何会赢得淝水之战(二):前秦的统一之路

前秦局势

随后几年,苻坚与王猛开始了统一北方之路,公元371年,前仇池杨氏称臣东晋,苻坚旋即命人进攻仇池,不久仇池国灭亡,同年,前凉张氏畏惧前秦势大,只得称臣,而吐谷浑因见仇池被秒,自然害怕的紧,也只好称藩,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司繁也在这段时期被打服,请降。

而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的代国等,早于公元366年就臣服前秦。

公元373年,前秦又占据巴蜀,到374年,前秦已经基本统一整个北方,前凉与代虽有一隅之地,但已臣服于秦,可以说十分天下,秦占其七。公元376年,前秦又将前凉彻底消灭,这是十六国中第五个被灭的国家,随后,苻坚北取代国,天下再无一人能敌。

公元383年,前秦更派吕光定西域,这是自东汉以来中原政权再度占据西域。

而此时的东晋,已然不敢重提北伐,全国上下蔓延着一种亡国的氛围,确实,明眼人都看得出前秦的目标是整个天下,已处于半包围之中的东晋,亡国也许就在苻坚的一道命令之后。

不过在公元375年,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传到了东晋,王猛于这一年去世了。

喜因为王猛是前秦有此成就的第一功臣,“功盖诸葛第一人”,他死了,东晋也许有点转机;忧则是因为王猛生前力阻苻坚南下,如今他死,前秦大军南侵怕是在所难免了。

王猛虽然帮助苻坚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大秦帝国,然而当时北方胡汉混杂,他清楚的意识到前秦最大的敌人不是南方的晋朝,而是国内各个胡族首领。他们深得苻坚信任,掌控重兵,更关键得是苻坚为求控制诸胡,将其迁入关中,又将本家氐族势力置于国内要冲,以巩固势力,这个做法反而使京师空虚。而且苻坚为人宽宏,太过仁慈,亡国君臣皆授官位,任其率领旧部,这都是隐患!

王猛自然是看得穿,所以他一直劝苻坚不要南下,先把国内处理好。

公元375年,王猛病重,死前他对苻坚说:“晋朝虽然僻处吴越之地,但为华夏正统。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这才是我们的真正大敌,迟早变成祸害,一定要逐渐铲除他们。”

“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王猛,字景略)

苻坚兢兢业业的执行王猛的遗教,不数年,前秦统一北方,还成功占据川蜀,进而对东晋虎视眈眈,这时候,苻坚早已把王猛的遗言抛之脑后,早有不臣之心的慕容垂,姚苌等人也趁机劝说苻坚,公元382年,苻坚决意亲率大军南下,欲以举国之力消灭东晋,统一天下,而此后前秦,如同多年前的王猛遗言,最终败亡于那些胡人豪酋之手,而大帝苻坚也死在昔日手下慕容氏与姚苌手中,实在可惜!

龟缩江左的晋王朝为何会赢得淝水之战(二):前秦的统一之路

统一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