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文人偏爱小脚?缠足的历史是何时开始的?

目前学界普遍的认知是,在唐末之前,既没有描述缠足的文献资料,也没有相关的考古发现,真正有据可考的缠足历史源自于宋代。所以那些讲到隋朝的故事的,大多是民间传说,真实性并不可靠。

美国学者高彦颐通过研究证明,六朝时代和唐代的诗文中,有大量的关于罗袜、鞋带的描写,这是诗人们对理想女性的描绘。但是,中国虽然有漫长的男权社会历史,但男性审美还不足以让如此大量的女性自残。所以,不要以为我们的祖先变态到喜欢残疾了的双脚,这完全是误解。

目前的研究表明,缠足的出现,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缠足兴起的时候,其实是富人阶层彰显身份的方式。这套逻辑在今日可能很难被理解,但在古人看来,缠足意味着这名女性失去作为劳动力的资格,她不需要干活。家里能白养着她,代表这个家庭很有实力。

说白了,女性被缠足,是当时人们炫富的方式。

因为涉及到财富问题,所以攀比之风盛起。许多家庭,本身经济状况并不好,但碍于面子还是给女孩子缠足,这一风气得以流行起来。到了帝制晚期,不缠足已经变成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另一方面,当纺织业大幅度发展的时候,很多家庭意识到,缠足的女性恰好适合这个工作。美国学者Hill Gates专门写过这样一本书,研究缠足和女性劳动力之间的关系。

她得出的结论是,缠足和从事纺织劳动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家庭是从事纺织业的,这个家庭中的女性大概率会被缠足。

其原因在于,纺织业是一种女性从业者远多于男性的行业,它要求从业者长时间坐着,坐得越久,活就干得越多。女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家里人普遍会想要女孩子帮忙纺织,但如何限制孩子爱活动的天性呢?父母想出来的办法就是:缠足。缠足之后,小脚不再适合奔跑与活动,于是女孩子可以踏实下来进行纺织,为家庭创造更多收入。

换而言之,到了这个阶段,缠足这种起初是炫富的方式,产生了真正“实用性”的价值,它变成了限制女孩人身自由的镣铐。

归根结底,在女性缠足的历程中,女性自己起了巨大的作用。她们不会为了迎合男性审美而缠足,但却会为了表明出身的高贵和经济的富裕而缠足。放眼当今社会,很多女性又何尝不是苦着自己,只为了显示高人一等呢?千百年时间过去,炫富的形式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人性。

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具体开始风靡的时间是宋朝,但宋朝这个朝代历史很久,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279年,足足有三百多年,说宋朝,就太笼统了。裹小脚的风气,在五代就有,但一直到北宋1070年以前,妇女裹小脚的并不多,但过了1110年,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缠足逐渐向民间普及,这距离宋朝开国已经150年了。到南宋,裹小脚成为了女性必须做的事。到明清时期,更是如此,不裹小脚的女人嫁不出去,还被喊成是”大脚“,明朝崇祯皇帝对小脚赞赏有加,夸奖哪个妃嫔脚更小,对脚大的充满鄙夷。

为什么古代文人偏爱小脚?缠足的历史是何时开始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古代妇女们开始纷纷裹小脚呢?

根据一些靠谱的说法,裹小脚起初是上层贵族为了炫耀自家婢女、女性脚小而兴起的。唐朝之后,北宋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皇帝喜欢脚小的女人,那时候还是比较正常的小脚,是天然的小脚,不是裹出来的。但大家也知道,有句话叫做“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喜欢剑客,于是当朝就有许多剑客,百姓被剑客刺伤的很多。楚王喜欢腰细的,宫中的女子就多自己饿自己,捆扎束腰。

小脚也是这样的,起初可能是宫中女子开始裹小脚来讨好皇帝,后来就是各地的富豪,让婢女裹小脚,继而家里的女子也裹小脚。

什么是上行下效?

元朝的富户为了炫富,模仿宫廷,让仆人割屌,假冒自己也有个后宫,让太监伺候自己的女人。那么五代到北宋的富户,自然也靠让家里的女人裹小脚来炫耀自己的门第。在北宋末年之前,裹小脚的风气主要是在贵族之间流行,到北宋末和南宋,就渗透到了民间了。不是说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小脚,是中国宋朝以后的人,都不知道裹小脚是为啥,偏偏习惯了这种恶习,但凡描写女子之脚,自然就是“写小脚”了。

为何写小脚的文人多?

因为不是文人,普通人连识字都做不到啊。就算识字,写了也没人看啊。要是说普通男子对裹小脚深恶痛绝,那不裹小脚的女子怎么可能嫁不出去?

理解了这点,就能晓得,裹小脚,既不是为了逼迫女子足不出户(事实上客观上的确有这个后果,但宋朝以前也有后宫和闺房),也不是为了满足男子性瘾,它就是一个自上而下争相效仿的恶劣风气。和当年八旗子弟喜欢遛鸟,到后来京城的百姓也喜欢遛鸟,以至于清末、民国、现代,各城市老城区的人更喜欢遛鸟一样。又比如,上层婚礼必用豪车,到平民间,婚礼不找几辆豪车他就感觉面子上过不去,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裹小脚这个风气,过了几十年,人们就已经忘记了它究竟是为了什么。当年富户夸耀门第,效仿宫中,到民间相沿成俗以后,八九百年来,使女子受尽苦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