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企業利潤承壓,爭奪戰升級

動力電池企業利潤承壓,爭奪戰升級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近期發佈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約8.6萬輛,同比增長82%;1-5月共計生產31.5萬輛,同比增長90%。今年5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4.50GWh,同比增長213%;今年1-5月,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12.67GWh,同比增長224%。

與車企合作深入佈局

今年以來,不少動力電池企業頻頻與整車企業達成合作,以求鎖定更多市場份額。

5月2日,日產宣佈未來將向中國投放20款電動化車型, 東風日產第一款純電動車將採用寧德時代提供的電池。戴姆勒集團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寧德時代將為戴姆勒提供電動汽車電池。此前,寧德時代還成為了大眾汽車集團的合作伙伴,與捷豹路虎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目前,寧德時代已經為北汽新能源、寶馬、吉利、長安、東風等車企提供了電池,並與上汽成立了合資公司。

比亞迪則計劃通過開放共享電池技術平臺,謀求與更多車企合作,從而搶佔市場份額。比亞迪鋰電事業部副總經理沈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正在做動力電池的業務剝離,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拆分完畢,並考慮在2022年或 2023年獨立上市。比亞迪已與長城、北汽、廣汽等各大汽車主機廠對接,預計最快於今年就會有部分電池對外銷售。此前,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僅供內部使用。

韓系動力電池企業也啟動在中國的新一輪佈局。韓國電池公司SKI 正考慮重啟其與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汽集團共同出資3.5億元建立的電池公司BESK。此前由於訂單減少,BESK 在2017年年初宣佈停產。

動力電池企業在技術、產能方面也在同步擴張。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預計 2018年產能達到 26GWh,寧 德時代計劃2020年鋰電池產量將增至50GWh,天津力神 2020年動力電池年產能將達20GWh。而億緯鋰能2017年底建成方形磷酸鐵鋰電池、圓柱三元電池和軟包三元電池生產線,2018年將新增方形三元電池產能。2017年,國軒高科的新一代三元622方形鋁殼電池產業化及三元811電池、軟包電池產品研發項目取得進展。

動力電池已出現產能過剩

不過,隨著產能的飛速擴張,國內動力電池行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現象,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 數據顯示,2017 年底動力電池單體價格較2017 年初下滑20%~25%。但動力電池原材料的價格總體並未呈現下降趨勢。這意味著,動力電池企業將承受較大的成本及利潤壓力。力神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寶興曾直言,由於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而電池售價因國家政策影響不斷下調,電池企業的成本壓力巨大。

愈發激烈的競爭也在加劇行業洗牌,使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數據顯示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EV +PHEV)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36.24GWh。其中,裝機總電量排名前10的動力電池企業合計約26.22Wh,佔整體的72.3%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介紹,2015年至2017年,動力電池相關配套企業已從150家降至100家左右。這意味著,1/3的動力電池企業已出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